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原则及防治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2
/ 2

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原则及防治技术

麻春花

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农业农村局 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摘要:在有机茶园的管理中,有效的病虫害防治原则和技术至关重要。采取科学的方法,保护环境,确保茶叶生产安全,是每一个有机茶园主人的责任和使命。需要深入了解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和技术,以期实现茶园生态系统的平衡和持续发展。

关键词: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原则防治技术

引言

有机茶园的病虫害问题一直是茶农面临的挑战,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不仅对环境造成危害,还会影响茶叶的质量和安全。研究和应用绿色、环保的有机病虫害防治技术,既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给茶园带来的危害,又能保证茶叶品质,并最大程度地保护生态环境。

1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原则

1.1生物多样性维护原则

在有机茶园中,可以种植不同种类的植物,如花卉、草本植物、香料植物等,以增加植被的多样性。这些植物可以为益虫、天敌提供食物和栖息地,吸引有益昆虫,形成天敌与害虫之间的平衡。有机茶园管理中应尽可能保留和培育天敌和益虫,如蜻蜓、瓢虫等掠食性昆虫,它们是天然的病虫害防治者,能够帮助控制害虫的数量,降低病虫害危害。有机茶园可以采取种植不同作物进行交替栽培的方式,避免连作连种,有助于减少土壤传播的病害和害虫,改善土壤环境,促进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通过合理设计茶园的景观,可以创造适宜生物繁衍和繁殖的环境,吸引各类昆虫建立家园,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增加,形成自然生态平衡。

1.2合理施肥原则

有机茶园施肥的首要任务是调理土壤,保持土壤的肥力和健康。可以采用有机物质,如有机肥、堆肥、腐熟禽畜粪等,进行土壤改良和有机质的补充,增加土壤的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提高土壤生物活性,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和发育。有机茶园施肥要根据茶树的生长发育特点和土壤肥力状况,科学确定施肥时机和施肥量。可以通过土壤测试和茶树生长观察,了解土壤的养分含量和茶树的养分需求,合理选择施肥品种和施肥量,避免过量施肥和养分浪费,减少土壤污染和环境压力。有机茶园施肥主要采用有机肥料,如腐熟堆肥、畜禽粪便等,避免使用化学合成肥料和化学农药。有机肥料能够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有机物质,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和生物活性,促进土壤的健康和茶树的生长,提高茶叶的品质和安全。

1.3技术和科学原则

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倡导循环农业的理念,通过合理利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和能量,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例如,利用有机废弃物制作堆肥,改善土壤质量,提高茶园的抗病虫能力。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注重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遵循生态科学原理,保护和增强生态系统的功能,提高生态系统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通过增加生物多样性、建立生态廊道、改善生态环境等手段,促进自然调节,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强调科学监测和评估,及时了解茶园内病虫害的发生和分布情况,为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防治技术

2.1农业防治

建立定期的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观察和记录茶园内的病虫害情况,掌握其发生规律和趋势,以便提前预警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选择抗病虫性强、适应性好的茶树品种进行种植,以增强茶树的抗病虫能力,维持茶园生态平衡,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频率和量,确保茶叶品质和安全。倡导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理念,利用天敌、捕食者和寄生虫等自然敌害因素,建立适宜的生态环境和平衡系统,调节病虫害的数量和传播范围。在茶园内种植对茶树病虫害有抑制作用的间套作物,如大蒜、洋葱和马铃薯等,以减少害虫数量和病菌传播,维持茶园生态平衡和多样性。采取落叶清除、病树淘汰和鸟害防治等人工干预措施,清理茶园内的废弃物和杂草,减少害虫和病菌的生存环境。

2.2理化诱控

通过诱虫剂、诱杀剂等化学物质对茶园内的害虫进行引诱和控制。这些化学物质可以模拟害虫的性信息素、食物气味等,吸引害虫聚集或直接杀死害虫,从而达到减少害虫数量的目的。化学诱控技术可以精准作用于目标害虫,减少对非目标生物的影响,是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利用生物制剂或生物防治剂对茶园内的害虫进行诱导和控制。这些生物制剂可以是微生物、植物提取物或动物源物质,通过其特殊的气味、味道或化学物质对害虫产生诱导作用,引导害虫远离茶树或直接杀死害虫。生物诱控技术具有环境友好性和生态安全性,对茶园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小,是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的可持续发展方向之一。利用物理手段对茶园内的害虫进行诱导和控制。这包括利用光线、声音、温度等物理因素对害虫的生长、繁殖和活动产生影响,从而减少害虫数量。物理诱控技术无需使用化学物质,对环境无污染,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防治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对茶园内的害虫进行诱导和控制。通过布设监测装置或传感器,实时监测茶园内的害虫数量和活动规律,结合专家经验和数据分析,实现对害虫的精准控制。

2.3生物防治

将对害虫有天敌作用的昆虫或动物引入茶园,建立起自然的天敌与害虫之间的平衡关系。例如,引入蚂蚁来捕食茶圃内的害虫,引入瓢虫来控制茶圃内的蚜虫等。放养能食用害虫的捕食性昆虫或动物,帮助控制茶园内的害虫数量。捕食者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的繁殖,从而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将有益微生物如病原微生物、真菌等引入茶园,利用其对特定害虫的致病作用,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这种方法可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土壤质量。引入能够寄生于害虫体内并控制其数量的寄生性昆虫,如寄生蜂等。

2.4药剂防治

生物农药是指来源于天然物质的农药,如植物提取物、微生物制剂等。这类农药具有天然的原料来源,对环境友好,不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有机茶园中广泛使用。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提取物,如辣椒素、薄荷醇等,具有较好的驱除害虫和杀菌效果。植物提取物可以有效控制茶园内的常见病虫害,同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利用对病原微生物或害虫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制剂,如叶面施用的枯草芽孢杆菌等,可以有效控制茶园内的害虫和病害,提高农作物的免疫力。将多种药剂配比混合制成的复合制剂,综合利用各种原料的优势,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3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发展趋势

未来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技术将更加注重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提倡多样性的生物控制措施。通过增加森林覆盖、建设生物多样性种植园、引入多样性的益虫等方法,实现病虫害防治的生态平衡。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技术将更加智能化。利用传感器、大数据分析、无人机等技术,实现对茶园病虫害的实时监测和精准防治,提高防治效果和生产效率。未来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技术将更加倾向于绿色、天然的农药及抗病力剂。通过挖掘植物提取物、微生物制剂以及植物内源性抗病力物质等,开发绿色、无残留的防治产品。

结束语

有机茶园病虫害的防治和管理,不仅关系到茶农的收益和茶叶的品质,更与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息息相关。在实践中,珍惜生态资源,积极推广绿色、有机的病虫害防治技术,致力于打造生态友好型的有机茶园,为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志博,王东辉,汪秋红,等.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原则及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23,(22):73-76+79.

[2]周煜.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J].河北农机,2023,(11):157-159.

[3]杨虹琴.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8,(15):144+146.

[4]李琼华.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03):183+169.

[5]林成业.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技术措施[J].福建农业,2018,(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