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图书馆智库服务建设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2
/ 2

高职院校图书馆智库服务建设研究

赵龙 田宏 安立华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154007

摘要:本文围绕高职院校图书馆智库服务的开发建设,首先分析高职院校图书馆智库服务建设的重要性,其次探讨了高职院校图书馆智库服务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基于以上内容提出促进高职院校图书馆智库服务建设的主要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 图书馆 智库

一、高职院校图书馆智库服务建设的重要性

智库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不仅有助于政府决策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还能服务国家“十四五”规划及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拥有丰富文献资源和特色优势的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利用自身优势在智库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通过开展智库服务,高职院校图书馆能够拓展服务对象,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鲜明,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扎实的实践技能,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图书馆就可充分利用学校的专业特色,为学生和企业提供专业化的智库服务。其次,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传统服务范围仅为用户提供基本的文献借阅服务,然而这些服务已无法满足用户需求,同时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促使图书馆进行调整。开展智库服务有助于图书馆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满足不同用户的多种需求,加快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

二、高职院校图书馆智库服务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智库服务内容形式单一

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智库服务主要以校内为主,而对于校外的地方经济发展、党建重大理论创新等内容涉及不多。这极大限制了智库服务的作用。只有整合自身资源,做到校外领域与校内领域相对平衡,使两者服务内容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才能更好地发挥高职院校图书馆智库服务作用。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独立开展或作为主体开展智库服务的较少,更多的则是以智库理念优化原有服务为主,或是嵌入到其他机构智库服务的流程中构成其一部分。在智库服务建设初期这种服务形式尚可,但图书馆想提升自身影响力,则应进一步探索如何立独立开展智库服务。

2、信息资源结构不合理

当前高职院校图书馆存在信息结构与智库服务不匹配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信息资源内容时效性和精细性不高。高职院校图书馆在选取与更新信息资源内容时,往往忽视了对时效性和精细性的甄别,智库服务所依托的信息资源要有深度,但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不够系统精简,无法缩短时间内向用户提供深刻明确的分析与对策。第二,信息资源形式不广。已涉及到生活各方面智库服务需要大量且多样的信息作为支撑,但由于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大多以文献、数据库资源为主,未来需要结合其自身特点,构建多种形式的信息资源结构。

3、专业化服务人才匮乏

基于智库服务涵盖面广、内容深刻的特点,智库服务人员应该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水平,拥有足够的知识广度,具有交叉学科知识能力,对不同领域知识有足够认识。但高职院校图书馆因其传统的工作流程,现有的人才结构大多是以专业性、学科型人才为主,研究型、复合型人才极其匮乏。虽然部分学校在短期内通过聘用或联系校内人才开展智库服务,且校内人员多是从校内现有部门中抽调组建临时性工作小组,且对抽调人员多以开展临时培训班进行业务培训,不仅方式单一,还极容易导致出现团队协作性不强等问题,效果差强人意。

三、促进高职院校图书馆智库服务建设的主要对策与建议

1、完善信息资源结构

智库服务离不开对信息的获取,高职院校图书馆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信息结构形式,才能更好地开展服务工作。特色馆藏资源不仅是高职院校图书馆有效开展智库型服务的基础及重要信息来源, 更是能通过传递和馆际互借文献服务来弥补自身其他学科资源的不足。所以高职院校图书馆必须把特色馆藏作为智库服务的常备项目来进行建设,在现有资源基础上不断整合更具职业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类型多样的馆藏资源,如涵盖主题、档案、历史、学科、胶卷、照片、图书、访谈资料等多种类型的特色资源,从而使智库服务作为一种以信息共享理论为指导的新型服务能够有更好地发挥作用。如职业院校图书馆可通过搜集行业情报及发展动态建立职业教育资源库等,展现智库服务特色与优势。

2、优化智库服务模式

我国高职院校图书馆智库服务的发展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其核心目标是推动资源与服务的深度整合,以实现服务优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图书馆智库服务可以从服务政府决策、事业单位决策、企业决策等方面展开工作。首先通过积极参与政府政策法规的调研与制定,并寻求与其他院校的合作,深化智库合作业务,共同开展如电子信息资源数据库构建等项目,支持其政策制定。还可以与企业开展智库服务活动,提供行业动态助力企业商业活动。总之,高职院校图书馆智库服务的发展应注重信息生态理论的引导,不断优化智库服务模式,推动资源与服务的深度融合,以满足政府、事业单位和企业决策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智库服务。

3、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智库服务的核心建设任务之一是组建一支兼具智库服务提供和管理的专业团队,同时,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策略,以确保智库服务有人力资源的支持。首先,可以根据培训的紧密程度,将人才培养策略分为两类:集中培训和日常培训。集中培训是指在特定时间段内,对相关人员进行的素养和技能提升的教育活动。日常培训则是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定期举办专家座谈会等开展的常规培训。其次,可以从培训地点的角度构建组织内部与社会层面。内部培养即设立合理的培养体系,如轮岗制度,使智库服务人员对智库服务全过程有全面了解,能够提升整体工作的协调性。社会培养方面,鼓励智库服务人员积极参与到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兼职工作中,掌握第一手的政策动态和行业资讯,确保智库服务的项目实施与实际需求紧密结合。

注:本文为2023年度佳木斯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高职院校图书馆智库服务建设研究》(课题编号为230082)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陈建平.新型智库建设视野下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1(08).

[2]任河.高职图书馆开展智库型服务的可行性和策略研究[J].智库时代,2021(06).

[3]陈红梅.新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新型智库建设路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