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造口袋用于腹部伤口渗液收集的临床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2
/ 2

尿路造口袋用于腹部伤口渗液收集的临床应用研究

王月萍

秀山县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腹部伤口渗液收集过程中应用尿路造口袋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为70例腹部伤口以胆汁为主要渗出液的普外科患者为观察对象,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两组均接受渗出液处理,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换药方法;观察组接受尿路造口袋换药处理方法,比较两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的舒适度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的伤口周围皮肤潮红发生率更低、换药次数及换衣物次数更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伤口渗液收集期间应用尿路造口袋的临床效果较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降低换药次数与换衣物次数,可推广。

关键词:尿路造口袋腹部伤口渗液收集临床应用

外科临床工作开展期间,受到患者病情变化较大或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更容易导致腹部伤口出现持续渗液的问题,如拔出引流管后伤口继续渗液、引流管周边渗液、切口裂开渗液等[1-2]。若这些问题出现后,没有采取恰当的处理措施,导致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明显增加,还会则影响患者的舒适感,给其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增加医疗纠纷的发生率[3]。因此,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其腹部伤口渗液采取科学的处理,本研究探讨腹部伤口渗液收集期间应用尿路造口袋的临床效果,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为70例腹部伤口以胆汁为主要渗出液的普外科患者为观察对象,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区间30~76岁,平均(43.12±3.77)岁。观察组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龄区间31~77岁,平均(42.56±3.81)岁。两组资料比较差异不大,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为腹部瘘或腹部伤口,胆汁是主要渗出液的成分,生命体征稳定,可以进食或接受肠外营养支持。排除合并其他慢性病发展、器官功能缺陷、无法进食者。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换药服务,定期观察敷料情况,如有渗液及时更换,观察组使用尿路造口袋收集腹部伤口渗液,对患者股部伤口与渗液的情况进行分析,选择康乐保5855这一具有抗反流效果的尿路造口袋。操作时,先借助生理盐水棉球将瘘口或伤口皮肤周围清除,而后使用纱布块将其抹干。以伤口大小为依据,剪裁造口袋底盘,保证中央孔与伤口对比大1mm。若发现周边皮肤出现凹凸不平的问题,则给其填防漏条与防漏膏。将黏贴纸撕开,黏贴造口袋后,徒手按照内到外的方法抚平并按压3min,完成黏贴后让患者平卧10min,而后将造口袋底盘黏着力增加。若发现造口袋底盘有渗漏问题,则及时更换,若无渗漏且瘘口或伤口周围发生感染,则每日更换一次,若无感染,可以3至5日更换一次,但最长不超过一星期。在此期间,定期观察渗液的量、颜色与性质,若渗液残渣较多或比较粘稠,则需要观察造口袋的过滤的通畅情况,同时了解其有无堵塞问题。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方法

观察两组舒适度,从自我感觉不适、伤口局部疼痛、伤口有异味,如有则代表不舒适[4]

观察两组伤口周围皮肤情况与渗液处理效果,主要从伤口周围皮肤潮红、换药次数、换衣物次数几个方面观察。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数据的计算应用SPSS24.0软件,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可以表示为(±s)、率(%)。以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舒适度

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舒适度更高,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舒适度[例,(%)]

组别

例数

自我感觉不适

伤口局部疼痛

伤口有异味

对照组

35

9(25.71)

8(22.86)

7(20.00)

观察组

35

1(2.86)

0(0.00)

1(2.86)

2

-

7.467

9.032

5.081

P

-

0.006

0.003

0.024

2.2对比两种伤口周围皮肤情况与渗液处理效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伤口周围皮肤潮红发生率更低、换药次数及换衣物次数更少,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种伤口周围皮肤情况与渗液处理效果[例,(%)]

组别

例数

伤口周围皮肤潮红(例)

换药次数(次/d)

换衣物次数(次/d)

对照组

35

6(17.14)

4.26±0.25

4.56±0.32

观察组

35

1(2.86)

0.23±0.11

0.02±0.03

2

-

3.968

27.417

24.261

P

-

0.046

0.000

0.000

3讨论

腹部伤口渗液收集是外科临床治疗工作的重点内容,关系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传统的换药方法以患者疾病的处理为主,对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视度不足[5]。腹部伤口渗液收集期间应用尿路造口袋已经成为临床上常用的方法,该方法处理的效果较好。本研究发现,观察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腹部伤口渗液收集期间应用尿路造口袋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主要因为造口袋的应用,可以避免对患者皮肤的刺激,且不会出现伤口持续渗液的情况,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同时,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伤口周围皮肤潮红发生率更低、换药次数及换衣物次数更少,P<0.05,提示腹部伤口渗液收集期间应用尿路造口袋有助于降低伤口周围皮肤潮红发生率,降低换药次数及换衣物次数。主要因为造口袋的应用不会出现渗液的情况,因此周边皮肤干燥清洁,降低了换药次数及换衣物次数。

综上所述,尿路造口袋应用再腹部伤口渗液收集的临床效果较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降低伤口周围皮肤潮红发生率,缩短换药次数及换衣物次数,可推广。

参考文献:

[1]刘艳红.腹部引流管周围渗液收集中的一件式尿路造口袋应用分析[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7(12):69-71.

[2]程清.一件式尿路造口袋在胃癌术后腹腔引流管周围渗液收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8,25(11):63-65.

[3]何晓花,黄红,朱畅惠.尿路造口袋联合丝线固定法在腹腔置管渗液管理中的应用[J].福建医药杂志,2020,42(4):152-154

[4]王艳.造口袋在患者伤口渗液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35):168-168.

[5]邱丽霞,胡珍,陈丽萍.尿路造口袋用于经皮肾镜术后肾造瘘管口渗液收集的应用效果[J].广州医学院学报,2017,45(2):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