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急救科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2
/ 2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科普

罗明慧

盐源县人民医院  四川省 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 615700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领域的严重疾病,也是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重大隐患。因为其发病突然、病情进展迅速,急性心肌梗死通常给患者及其家人带来极大的恐慌与无助。正因如此,掌握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知识,针对在紧急情况下迅速采取正确措施,保护患者生命安全有重要的意义。本科普文章为广大读者普及急性心肌梗死急救的相关知识,帮助大家了解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原理、症状及急救步骤。将从急性心肌梗死的认识开始引导大家掌握急救技能,具体包括怎样判断病情、怎样正确施救以及注意事项等,使大家更加直观地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急救的实际操作过程,从而在紧急情况下迅速作出反应。学习急救知识,不光是对自身健康的负责,也是对家人与朋友的关爱。通过此次科普文章的学习希望大家能够掌握急性心肌梗死急救的基本技能,为家人与朋友的健康保驾护航。在此同时,也呼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注重预防,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从而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几率。

一、急性心肌梗死怎么识别?

急性心肌梗死是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症状多样,也会因人而异。以下是一些主要症状,能够帮助识别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剧烈的胸痛,患者通常会感到胸骨后或心前区出现压榨性疼痛,这种疼痛通常比心绞痛更为剧烈、持久。疼痛可能持续超过半小时,数小时,休息与服用硝酸甘油无法缓解。疼痛可能伴随烦躁不安、出汗以及恐惧感。放射痛,除了胸痛外,疼痛还可能放射至其他部位,例如左上臂、颈部或腹部,这种放射痛是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发作的常见表现。全身症状,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白细胞升高等全身症状,是因为心肌坏死物质被吸收所引发的。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例如室性期前收缩。在严重时,患者可能出现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甚至猝死。低血压与休克,因为剧烈疼痛、恶心呕吐、血容量不足以及心律失常等因素,急性心肌梗死可能导致低血压与休克。休克时可能表现出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烦躁不安、心率增快、神志淡漠、尿量减少等症状。应该知道,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差异,且部分患者可能表现出不典型的症状,例如腹痛或肩膀疼痛。正因如此,在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尽快就医,医生可以通过心电图、心脏标记物检查与冠状动脉造影等方法展开确诊与治疗。

二、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急性心肌梗死是突发性的心血管事件,发病时,需要迅速作出正确的急救措施。如果怀疑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首先要保持冷静,保证患者处于安全的环境中,避免任何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的活动。患者保持安静,选择平躺、半卧位,从而减轻心脏的工作负担。接下来马上拨打急救电话,通知医疗机构救治。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期间,如果条件允许情况下为患者提供吸氧治疗,这能够帮助改善心肌缺氧状况,并缓解胸闷、胸痛等症状。在此同时,如果患者手头有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药物,身边人指导其正确含服,从而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但需要注意,上述药物只是暂时缓解症状,无法替代专业医疗救治。在急救期间,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呼吸与循环状况。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应马上展开心肺复苏,具体包括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从而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在此同时,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第一时间清理口腔内的分泌物或呕吐物,避免窒息风险。需要强调的是,虽然上述急救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症状,但急性心肌梗死是严重的疾病,还是需要尽快送往医院进行专业治疗。正因如此,在急救期间,要保证患者得到及时且安全的转运,从而尽早接受诊断与治疗。

三、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的方法要知道!

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是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可能会导致心脏功能严重受损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下文是一些关键的预防方法,帮助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几率:首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的先决条件。戒烟是关键的步骤,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膜,从而增加心脏负担。在此同时,还要限制酒精摄入,酒精也会对心脏造成不良影响。合理饮食同样重要,建议多吃蔬菜、水果以及全谷类食物,减少食用饱和脂肪酸与高热量的食品,控制总热量,并控制体重。除此之外,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能够帮助降低胆固醇与甘油三酯的含量,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其次,适度的运动对心脏健康也很重要。每周至少展开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例如快走、骑车、游泳,能够提高心肺功能,降低心肌梗死风险。但是针对已经存在心脏问题的人来说,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展开运动。管理情绪与压力也是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的重点环节。情绪紧张与压力会导致肾上腺素等激素分泌增加,使血管收缩与血压升高,从而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正因如此,学会有效地管理情绪,例如通过冥想、瑜伽、深呼吸等方法来减轻压力,对心脏健康很重要。最后,高危人群应定期体检,是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措施。通过检查血压、血脂与血糖等指标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并控制潜在的心血管疾病风险。针对已经存在高风险因素的人群,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可以服用药物、调整饮食或者改变生活方式等,从而将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综上,预防急性心肌梗死需要综合考虑诸多方面,具体包括戒烟、饮食合理、适度运动、控制情绪以及定期体检等。通过积极采取上述预防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保护心脏健康。

作者简介:罗明慧(1985—),女,盐源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