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2
/ 2

PCR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赵志刚   赵志虎

河南米立方食品有限公司;河南省淇县;456750

摘要:食品安全关乎民生福祉,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PCR技术作为一种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快速、定量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和质量控制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系统阐述了PCR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转基因食品检测、食品成分分析、食品病原体溯源、食品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应用,总结了PCR技术的优势和最新进展,展望了PCR技术在食品产业健康发展中的广阔应用前景。本文旨在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食品生产企业、科研机构等提供参考,推动PCR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创新应用,为守护国门食品安全筑牢技术防线。

关键词:PCR技术;食品安全;微生物检测;病原体溯源;质量控制

引言:食品安全是全球性挑战,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食源性疾病、食品掺假、农兽药残留等问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饮食安全。如何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升食品安全监测和质量控制水平,已成为各国政府和食品行业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PCR技术以其独特优势在食品安全领域崭露头角,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本文将全面阐述PCR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和质量控制各个环节的应用,展示PCR技术在守护食品安全方面的重要价值,为推动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新思路、新方案。

1.PCR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PCR技术可以通过特异性扩增目标微生物的DNA片段,实现对食品中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检测。这种方法灵敏度高,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样本的检测,对于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例如,通过检测肉制品中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可在8小时内检测出沙门氏菌,灵敏度可达到10CFU/mL。同时,多重PCR技术的发展使得同时检测多种病原菌成为可能,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PCR技术在食品腐败微生物检测中也有重要作用。食品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腐败微生物污染而变质。通过PCR检测腐败微生物的特定基因片段,可快速评估食品腐败程度,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有力支持。研究表明,利用PCR技术检测牛肉中假单胞菌的pheS基因,可在2小时内判断牛肉腐败程度,为肉品货架期管理提供依据。

此外,益生菌在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其在食品中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通过PCR技术检测食品中益生菌的特定基因序列,可评估食品中益生菌的含量和活性,为益生菌食品的开发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2023年发表的一项研究利用qPCR技术对酸奶中的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益生菌的存活率与其特定基因的拷贝数呈正相关。

2.PCR技术在转基因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PCR技术可以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实现对转基因食品中特定基因片段的扩增和检测,从而实现对转基因成分的快速筛查。这种方法操作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样本的检测,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转基因食品检测技术。例如,利用PCR技术检测转基因大豆中的CP4-EPSPS基因,灵敏度可达0.1%,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监管提供了有力工具。

PCR技术结合实时定量qPCR技术,可以实现对转基因食品中外源基因的定量分析。qPCR技术通过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探针,利用荧光信号累积实现对目的基因的定量,可以准确评估转基因食品中外源基因的含量和表达水平。这种方法定量准确、重复性好,是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估和监管的重要技术手段。2023年发表的一项研究利用qPCR技术对市售食用油中的转基因成分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93.3%的样品中检出了转基因成分,且含量在0.1%-5%之间,为食用油的转基因标识和监管提供了依据。

此外,随着多重PCR、数字PCR等新技术的发展,PCR在转基因食品检测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宽。多重PCR可实现多个转基因成分的同时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通量和效率。数字PCR通过将反应体系划分为大量独立反应,可实现对低拷贝数外源基因的绝对定量,灵敏度可达0.01%以下,在转基因食品成分的痕量检测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3.PCR技术在食品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PCR技术可以通过检测食品中特定营养成分的基因序列,实现对食品中营养成分的快速检测。这种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可以为食品营养价值的评估和食品开发提供有力支持。例如,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大豆中的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可在2小时内准确定量大豆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大豆食品的营养评价提供依据。

食品中过敏原的存在可能导致过敏反应,影响人体健康。PCR技术可以通过检测食品中过敏原的特定基因序列,实现对食品中过敏原的快速筛查和检测,为食品过敏风险的评估和预防提供重要依据。目前已建立了多种食品过敏原PCR检测方法,如花生、坚果、大豆、小麦等。2023年发表的一项研究利用数字PCR技术对芝麻酱和芝麻蓉中的花生过敏原成分进行定量检测,灵敏度可达0.0001%,为防控花生过敏原污染提供了有力工具。

此外,PCR技术在转基因食品成分检测中也有重要应用。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备受关注,PCR技术可通过扩增转基因特异性DNA序列实现对转基因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是转基因食品检测的主要技术手段。我国自2023年4月起实施转基因食品标识新规,PCR技术在确保转基因食品合规性和消费者知情权方面将发挥更大作用。

4.PCR技术在食品病原体溯源中的应用

PCR技术可以通过特异性扩增病原体的特定基因片段,实现对食品中病原体的快速鉴定。这种方法不仅灵敏度高,而且特异性好,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食品中病原体的种类和来源。例如,利用多重PCR技术可以同时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常见致病菌,灵敏度可达到1-10CFU/mL,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

PCR技术结合其他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建立食品中病原体的溯源体系。通过检测食品中病原体的特定基因序列和遗传标记,可以追溯病原体的来源和传播途径,为食品安全事件的调查和处理提供重要线索。2023年发表的一项研究利用全基因组测序和数字PCR技术,对一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事件中分离到的菌株进行溯源分析,确定了污染源为一家养鸡场,为事件的处置提供了关键依据。

此外,随着PCR新技术的不断涌现,食品病原体溯源的手段也日益丰富。例如,荧光PCR可实现对病原体的定量分析,助力传染源的准确判定;PCR-芯片技术可一次性检测多种致病菌,提高了食品安全监测的通量和效率;四重荧光PCR可同时对病毒进行鉴别和溯源,在传染病调查中发挥重要作用。

5.PCR技术在食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PCR技术可以应用于食品生产过程中的监控。通过检测食品中特定微生物或成分的基因序列,实现对食品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和控制,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例如,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生产过程中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的污染情况,为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提供依据。2023年发表的一项研究利用数字PCR技术对食品生产车间的空气、设备表面进行微生物检测,灵敏度可达1CFU/m³,为食品生产环境卫生监控提供了新思路。

PCR技术还可以应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检测。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食品质量,通过检测包装材料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的基因序列,可以评估包装材料的安全性,为食品包装的选择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利用PCR技术可以快速检测食品包装材料中的双酚A、邻苯二甲酸酯等有害物质,灵敏度可达0.01mg/kg,为食品包装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持。

此外,随着PCR新技术的不断涌现,PCR在食品质量控制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宽。例如,多重PCR可同时检测多种食源性致病菌,提高食品安全监测效率;数字PCR可实现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绝对定量分析,助力转基因食品监管;基于荧光探针的PCR技术可实现食品掺假的快速溯源,维护食品市场秩序。

6.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PCR技术以其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快速、定量等优势,在食品安全检测和质量控制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PCR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完善,PCR技术必将在保障食品安全、提升食品品质、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价值。未来,PCR技术有望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构建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实现食品安全问题的智能预警和精准溯源,为人民群众的“舌尖上的安全”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白瑞.PCR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的国内标准使用现状及应用进展[J].工业微生物,2024,54(02):66-68+91.

[2]刘赛,严一粟,张帆.食品检测中生物技术的应用探究[J].食品界,2024(03):108-110.

[3]张德花,王璐,黄佳琪,等.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J].食品安全导刊,2024(06):17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