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规划与设计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1
/ 2

建筑规划与设计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策略研究

詹晓磊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天津 300202

摘要:在当前全球碳减排和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建筑产业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行业之一,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挑战。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需要各行各业共同努力,而建筑规划与设计作为影响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关键环节,具有巨大潜力和责任来推动碳减排工作。本研究的目的是深入探讨建筑规划与设计在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的作用,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和建议,为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碳减排工作做出贡献

关键词:建筑规划与设计碳达峰碳中和策略研究

引言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减少碳排放、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各国共同面对的挑战。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要领域,其绿色低碳发展对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深入分析建筑规划与设计的策略与方法,探讨其在助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实现中的潜在作用。

1.建筑规划与可持续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1.1资源有效利用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建筑行业也在逐步转向更加可持续的发展路径,资源是有限的,而建筑行业对资源的需求十分庞大。建筑材料、能源、水资源等在建筑的各个阶段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合理规划和设计建筑,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不仅可以降低建筑过程中的资源消耗,还能减少资源的浪费,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利用。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有效利用资源可以降低建筑项目的成本,并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例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技术,优化建筑结构和布局,可以降低建筑的建造成本和运营成本,提高建筑的投资回报率。

1.2能源节约

能源是支撑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而建筑行业是能源消耗的重要领域之一。因此,在建筑规划与设计中,通过采用节能技术、优化建筑结构和布局等手段来实现能源节约,有助于降低建筑在使用阶段的能源消耗,减少对能源资源的依赖。这对于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建筑在使用阶段所消耗的能源,往往伴随着大量的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对大气、水体和土壤等自然环境造成影响。因此,通过规划与设计节能型建筑,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采用高效的隔热、供暖、通风系统,智能化控制等技术手段,不仅可以降低建筑在使用阶段的能源开支,还可以提升建筑内部的舒适性,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住者的生活品质。

2.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1)建筑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会直接影响建筑设计的方向和内容。通过规范建筑行业的标准和要求,建筑规划引导着建筑设计,朝着能源节约、环境友好和碳减排的方向发展。上述规定鼓励建筑设计者采用环保和可持续的建筑材料,选择节能高效的设计理念,以最大限度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2)建筑设计的实践和创新推动建筑规划的进一步完善和实施。建筑设计者通过采用新颖的技术、绿色材料和高效能源系统进行可行的碳减排实践。这些创新不仅可以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同时为建筑规划制定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案例,有助于建筑规划贴近实际情况,符合实际操作需求。

3.建筑规划与设计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的策略

3.1建筑功能布局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对于建筑功能布局优化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合理的建筑朝向、开窗设计、遮阳措施等被动设计手段,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减少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系统的需求,降低能耗。选择高效能源设备,如LED照明、智能温控系统、太阳能集热系统等,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合理规划建筑功能空间,减少废弃空间,提高使用效率,从而降低不必要的能源消耗。选择环保、可再生的绿色建材,降低建筑对资源的消耗,减少能源用于材料制造过程中的排放。考虑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设计、建造、运营和拆除的碳排放情况,以此优化建筑功能布局,实现碳中和目标。

3.2建筑技术创新,应用节能、清洁能源技术

在建筑材料选择方面,优先选择可再生材料,如竹木材、生物基复合材料等。这些材料具有更好的可再生性和环保性,有助于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考虑采用回收的建筑材料,如再生混凝土、再生钢材等,可以有效减少对原材料的需求,降低碳排放。选择符合绿色认证标准的建筑材料,如节能玻璃、高效保温材料等,可以降低建筑的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在设计阶段考虑建筑材料的后续利用,设计模块化的结构或者可拆卸的组件,方便后期的材料回收和再利用。选择符合环保标准和认证的建筑材料,如LEED、BREEAM认证的材料,可以确保建筑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环保性。

3.3建筑材料选择,提高可再生利用性

在建筑技术创新方面,结合被动设计原理,如建筑朝向、遮阳、隔热材料等,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需求。采用先进的隔热材料和高效的窗户系统,减少建筑的能量损耗。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建筑在冷暖空调方面节能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利用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包括照明、空调、供暖等设备的智能化控制,以及智能电网技术,优化能源使用效率。积极采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通过太阳能光伏板、太阳能热水器、风力发电等技术,降低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采用先进的能源储存技术,如蓄电池、热储能系统等,以应对可再生能源波动性,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

3.4建筑生命周期管理,提高全过程碳效率

在提高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效率方面,对建筑项目从设计、施工、运营到拆除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评估,包括原材料获取、生产、运输、使用和处理等环节的碳排放情况。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到全生命周期的影响,选择环保可再生材料,优化建筑形态、布局,注重节能设计,以降低建筑的整体能耗和碳排放。建筑拆除后,尽可能回收再利用其中的建筑材料,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采用可拆卸的构件或模块化设计,方便后期的材料回收。在建筑运营阶段,通过建筑自动化系统、智能能源监测系统等手段,实时监测和管理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建筑使用者应接受相关的培训,了解如何有效地管理和操作建筑内的节能设备,促进能源的合理利用,减少浪费。遵循碳中和标准,明确减排目标,制定相应的减排计划和措施,持续监测碳排放情况,并不断改进建筑管理和运营方式。

结束语

建筑规划与设计在碳达峰、碳中和的道路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创新技术和可持续设计理念,我们可以实现建筑的高效节能、清洁能源应用,提升全生命周期的碳效率,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贡献力量。建筑行业的发展需要与环境保护、气候变化应对相结合,只有在碳减排、资源循环利用方面做出积极努力,我们才能建设出更加环保、可持续的建筑,为未来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通过不懈努力,建筑规划与设计能够成为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支柱,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凯,刘青权,于鹏,等.建筑行业碳达峰与碳中和路径探讨[J].建设科技,2023(6):95-97.

[2]吕倩茹.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优化总量减排数据质量管理的调研报告[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3,4(22):196-198.

[3]张金志.双碳背景下绿色建筑发展[J].江苏建材,2023(5):113-114.

[4]张录平,夏晶晶,张万红.“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内涵及实现路径探析[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6(5):22-27.

[5]李宜衡,王振强,朱培武.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现状及对策建议研究[J].品牌与标准化,2023(5):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