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数字化应用助推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提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0
/ 3

机场数字化应用助推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提升

申雅洁

云南省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摘 要:发展低空经济已然成为培育竞争新优势、增强发展新动能的战略选择。对于处于低空经济产业链上游的通用机场,如何在低空基础设施建设、飞行服务保障、场景应用等方面深入探索实践?以信息技术为引领,以“数字化”应用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给出了推进智慧机场建设的答案。

关键词 :低空经济;通用机场;数字化应用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今年全国两会,“低空经济”四个字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凸显了以低空经济为代表的新兴战略企业在打造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国内低空经济发展现状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将低空经济纳入了我国发展蓝图。低空经济广泛体现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中,在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保障、服务国防事业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一)低空经济的概念

低空经济是指在垂直高度1000米以下、根据实际需要延伸至不超过3000米的低空空域范围内,以垂直起降型飞机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载体,以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业态。

低空经济为产业链型经济,具有多领域、跨行业、全链条的特点,其构成包含产业链上游的基建端、产业链中游的飞行器制造端和产业链下游的场景应用端。核心是航空器与各类产业形态的融合,所涉及的领域及行业广阔。

(二)低空经济的顶层规划

2010年《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发布,拉开了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序幕。2016年《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成50个以上通用机场,基本实现地级以上城市拥有通用机场或兼质通用航空服务的运输机场,通用航空业经济规模超过1万亿元,初步形成安全、有序、协调的发展格局。2021年《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提出构建运输航空和通用航空一体两翼、覆盖广泛、多元高效的航空服务体系。

(三)低空经济中通用航空的规模和发展潜力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低空经济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值约为4000亿元,同比增长29.03%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超5000亿元,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5万亿元;根据《国家立体交通网络规划纲要》,到203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期超6万亿元。

地面基础设施是各类低空经济活动的关键载体,当前地面基础设施的主体是通用机场。截至2023年底,我国通航企业达到689家,在册通用航空器3173架,通用机场451个,已超过运输机场,全年作业飞行135.7万小时,近三年年均增速超过12%。地面基础设施作为低空经济产业链上游,在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增加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通用机场数量的同时,提升通用机场的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优化服务品类,也是提高管理效率助力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机场数字化应用的必要性

2018年底,民航局“四型机场”汇报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加快建设“平安机场、绿色机场、智慧机场、人文机场”标杆体系,以“四型机场”建设推动新时代民航高质量发展。2020年民航1号文件(即《中国民航四型机场建设行动纲要(2020-2035年)》)明确提出:要以智慧为引领,通过智慧化手段加快推动平安、绿色、人文目标的实现。

随着航空运输需求的持续增长,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排除疫情因素影响),诸多大型机场面临高频次飞行冲突、大范围空域拥堵和航班延误等系列问题,机场服务保障受到挑战。根据航班管家发布的《2023年民航数据总结报告》,2023年我国民航旅客运输量预计完成6.2亿人次,同比2022年增长146.1%,整体恢复至2019年的93.9%;民航客运航班总量预计达492.2万班次,日均13513班次;国内41座千万级机场去年全年起降约751.3万架次;去年全行业共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188.3亿吨公里、货邮运输量735.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98.3%21%

数据是新型生产要素,对于人流量密集、信息量庞大的机场,只有提高数据分析准确性和处理能力,具备快速的反应效率,才能打造更高效的运营流程,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质量,提升机场的安全保障能力。机场数字化应用是实现民航业务数据化,发挥数据业务价值,构筑行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的重要举措,而系统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化和完善,是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中之重。

国外一些先进的国际机场已经全面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和可视化,能为旅客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化服务。近年来,我国也加快了智慧机场的建设步伐,一些大型国际机场持续推进智慧机场建设。机场

数字化应用能提高航班准确率、降低延误率,让服务更精准,机场数字化应用的实现需要在全面梳理机场业务的基础上,建设一套功能强大、使用灵活、技术规范的企业服务系统

三、机场数字化应用的搭建及实施步骤

机场数字化应用需要依托先进的技术支持,如云计算、大数据等,数据应用会涉及大量的旅客信息和企业商业信息,要做好数据安全保障,还需要多个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一)机场数字化的实施方案

机场数字化的主要内容包括机场智能化运营管理系统、机场智能化安全管理系统、机场智能化服务管理系统和机场智能化设备管理系统的搭建。

机场智能化运行管理系统通过实时监控航班起飞、降落、停靠等状态,提高运行效率;合理分配机场跑道、停机位等资源,优化航班调度;加强航空公司、空管、海关等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决策,提高整体运行效率,实现航班动态、地面资源的协同决策。机场智能化安全管理系统采用智能安检系统和监控设备,提高安检准确性和应对各种紧急事件的响应效率,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手段,加强机场安全隐患排查与预警,防范安全事务。机场智能化服务管理系统通过提供机票查询、预定、支付等一站式服务方便旅客出行;根据旅客偏好和需求,精准推送个性化服务信息,提升旅客满意度;运用数据分析与评估,持续改进服务质量,提升旅客满意度和忠诚度。机场智能化设备管理系统通过实时监测机场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预警并处理故障,确保设备稳定可靠;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优化设别资源配置,降低运营成本;采用绿色建筑和新能源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设备使用效率的提升和节能减排。

以上系统的搭建需要在信息共享、数据高效存储、保障网络安全和监控预警管理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数据集成平台,实现各业务系统间的数据和信息交互,提供高效的通信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通过信息化手段及时进行信息发布和舆情应对。

(二)机场数字化的实施步骤

机场数字化建设首先要着眼于机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依托高速、可靠的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实现机场内各业务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强化信息安全管理,确保机场数字化系统的安全性;部署先进的数据中心和灾备中心,保障机场数字化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次是实现机场信息化业务整合,通过对机场各业务部门进行全面梳理和整合,实现各项业务流程的数字化管理;构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各业务系统间的信息共享与交换,提升整体业务办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推进机场各业务部门间的数字化协同,提高整体经营效能。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机场数字化系统的开发与优化。针对机场业务实际需要,开发具有针对性的信息化应用系统,如自助登机牌打印、智能安检等。在机场数字化系统基础上进行持续优化和升级,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用户体验感。同时,加强与其他民航单位的信息交流与共享,通过借鉴业内各单位数据治理组织架构、责任分工等管理机制经验,数据资产目录、数据标准构建、主数据管理等数据架构建设经验,数据质量评价与监测、问题分析与改进等数据质量治理经验,分享数据共享机制和共享平台建设、数据安全分级与安全防护、面向业务的数据分析和数据应用开发等实践方案,推动行业机场数字化应用系统进一步完善,更好地将规范标准与实际操作融合,对机场数字化应用实施效果进行科学评估。

(三)机场数字化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机场数字化的经济效益主要从提升机场运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和增强市场竞争力四个方面进行研判。

以上海机场集团为例,20213月,上海机场集团发布《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数字化转型、智慧化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0)》及其《白皮书》,根据《规划纲要》将把智慧机场建设作为推进上海机场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坚持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的“一条主线”,全面将新技术融合生产运行、服务、安全、商业、管理、物流、交通、能源环境等业务领域的数据,实现全业务的全景可视化,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智慧化发展。

2023922日,“上海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空运通AviPort”开通,空运通平台通过整合机场、海关、货站等航空货运全链路信息,实现货物进出港流程数字化、可视化,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显著提升上海空港口岸货物处理和通关效率、降低货运企业通关物流成本;截止2023年底,上海浦东机场连续实现第24个安全年,虹桥机场实现第36个安全年;目前上海机场航空影像数据能真实记录机场面貌,机场在准确掌握飞行区内航空器、车辆、跑道、停机位等要素信息后,将实现航班避让、无关车辆禁入等自动化操作和对飞机的自动引导。

机场数字化通过智能化系统管理,优化了航班调度、行李处理和安检等环节,在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机场运行效率方面有一定效果。通过提高机场运行效率,一定程度减少了航班延误和拥堵等情况,从而提升了机场的经济效益。

机场数字化的社会效益体现在通过智能化服务,保障运营安全,提高旅客满意度,提升机场在国际国内的形象,采用信息化的协同合作方式,优化能源使用,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同时,机场数字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市的智慧化水平,为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欧伟君.《低空经济概述》.中信建投证券研究.20240401

[2] 刘九阳.《低空经济 新兴新质迸发新活力》[J]今日民航IFLY202403

[3] 解读《智慧民航数据治理典型实践案例》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展计划司.中国民用航空局网站.20230524

[4] 张晓鸣《上海航空市场稳步恢复,枢纽建设有序推进》文汇报2024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