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管理措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0
/ 2

化工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管理措施探讨

李荣华

身份证号:622722199102061416

摘要:在新时代的发展环境中,化工行业成长为国家支柱型产业,发展势头愈加迅猛。在化工成产过程中,安全生产以及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部分,备受瞩目。化工原材料中含有大量有毒、易燃易爆的物质,如果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将会引发程度不等的安全事故,同时也会危及化工企业所在地的周边生态环境,引发环境保护问题。因此,为了促进化工企业健康、安全发展,化工企业不仅要注重化工安全生产,同时要做好环境保护管理措施,确保生态环境与化工行业协调发展。

关键词:化工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引言

化工行业的发展对资源的依赖度较高,随着产业规模的逐步加大,在给环境带来污染问题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国家和社会对绿色生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节能降耗、环境保护、低碳生产已成为当前化工行业的生产目标。

1化工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1.1优化安全生产管理机制

化工企业要想实现安全生产,就要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切合企业实际并具备较强可执行性的安全管理体系,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以优化和完善,以确保其持续运行。一方面,应结合外部同类型企业安全事故和企业生产日常中的隐患和安全事故进行原因分析,对不安全状态背后的内在因果、外部因素和管理问题等充分分析后,并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则制度等要求,制定或修订出与公司现行生产条件相匹配的安全管理机制,例如应在管理机制中明确安全用品穿戴方法、换新周期和清洗要求等,保障操作人员、外来人员和安全管理者都切实的了解掌握,并执行相关安全管理机制。另一方面,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应做实做细,相关要求明确到人,明确到岗。对不同岗位职员责任加以明确,在部门内部建立起巡查发现-上报主管-上级部门上报的通畅事故反馈机制,鼓励员工在上级接到隐患报告后不作为的情况下,直接向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或职工代表大会进行报告,确保隐患整改有效落实。企业应该建立隐患台账和定期开展隐患公示,做好隐患情况分析,以便吸取经验,为后续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更高效开展提供有力的实践参考。

1.2树立安全管理意识

企业在管理过程中需要采用先进的理念,就现在的生产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能够转变以往所采取的单一性管理模式。在工作展开的时候一定要确保科学有序,对于工作人员有一定的约束性。同时现代化工企业需要对安全生产进行积极的宣传,让工作人员能够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在工作过程中将安全作为主要的思想观念,配合各部门职能展开相应的工作,能够确保各项工作安全顺利展开。同时需要与工作人员签订安全责任书,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实处。在生产的过程中,针对于安全工作要进行监督,确保生产顺利实行,达到生产目标。如果说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事故,需要明确处罚力度,例如在禁烟区,如果工作人员出现了抽烟的行为,企业对其惩罚一定要严格,并不只是草草了事,这样能够警示工作人员,避免再次出现这样的安全问题。

1.3加强应急救援培训

化工生产管理者应当在传统一对多、面对面培训的基础上,引入方式灵活的教材自学、计算机模拟培训、网络学习培训。根据应急救援人员、应急指挥人员、化工生产企业职工、化工生产环境周边人员所肩负的职责的不同,化工生产管理者应适当调整培训内容,确保培训演练系统能够覆盖到全体人员。其中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应急救援操作、应急救援预案、园区发生概率较大的安全事故分析等;应急指挥人员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整体统筹协调技巧、规划方法、各部门责任制度与监督机制等;化工生产企业职工的培训内容主要有安全操作、自救互救技巧等;化工生产环境周边人员的培训内容主要为应急疏散、协同参与技巧等。

2化工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2.1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进行生产

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进行生产这一举措旨在确保化工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不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我国政府和企业积极推动采用绿色环保原料,包括无毒无害的化学物质和可再生资源,这些原料具有较低的环境风险,可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危险物质排放。例如,替代传统的有毒化学品的绿色原料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降低了对环境和工人健康的潜在威胁。此外,我国也鼓励企业开展绿色原料研发和创新,以提高生产的可持续性,包括开发新型无害材料,以替代传统原料降低对环境带来的影响;政府还提供了一系列激励措施,鼓励企业投资绿色原料的生产和使用,以推动绿色化工发展。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进行生产是我国发展绿色化工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降低原料的环境和健康风险,可有效减少化工生产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推动绿色化工可持续发展,这一举措体现出我国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

2.2加大技术投入,实现节能减排

化工企业应牢固树立安全环保生产观念,做到清洁生产、安全生产。第一,增加资金投入力度,不断追求生产工艺创新及技术更新,引入智能化清洁生产设备,优化生产环境。第二,做好安全生产设计,从源头减少危险性因素。做好生产设计是提高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质量的前提条件,在设计层面针对生产过程中的隐患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有效规避安全隐患。第三,重视企业管理人员及生产人员的技术培训,掌握清洁生产技术及清洁设备的使用方法,提高职工的专业素质。第四,改进污染治理技术,优化清洁生产工艺,对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排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从源头对排出的污染物进行二次处理,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减少生产污染物排放,严格控制污染物指标,提高排污工作的质量及效率。

2.3绿色清洁技术的应用

在化工工程工艺中,化工企业可以利用绿色清洁技术降低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与其他技术不同,绿色清洁技术侧重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化工生产活动造成的污染,在不影响最终产品质量性能的前提下,科学选择化工原材料,实现绿色环保目标。过去一段时间内,化工企业采用的是从末端处理污染物、控制环境污染的思路,通过处理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等污染物,促使这些污染物符合国家相关排放标准。实际上,这一过程并不会影响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还需要花费大量费用进行废弃物的处理,难以提升化工生产效益。应用绿色清洁技术,选择适合的化工原料进行化工生产,可以从根本上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不仅提升了化工生产效率,还能节省企业成本,有效提升化工工程的经济效益。

2.4加强排污监督管理力度

在化工企业日常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其排放出的废物符合环保要求,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排污监管管理力度,避免其排出的废物影响周边生态环境质量。化工企业、地方职能机构要加大合作力度,化工企业也要积极对环保技术进行研究,降低排放物的污染程度,同时加强企业自我监督管理,避免化工企业出现私自排放废物的行为。另外,地方职能机构要负责对企业的日常排污情况进行监督,加大监管力度,如发现问题要立即督促化工企业整改,确保生态环境质量不会因化工企业日常生产而产生影响。

结语

总之,在化工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强设备管理,加大技术投入,做好安全环保生产知识的宣传教育,建立行之有效的生产制度体系,加强从业者专业素养的培训,方可提高企业安全环保生产水平,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瑞,李启兴.我国化工事故的发生规律及其对策研究[J].山东化工,2023.

[2]张桂芝,王殿明.新时期下化工安全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分析[J].石化技术,2023.

[3]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2022年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情况[R].北京: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