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预防长时间侧卧位患者中压疮发生的作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0
/ 2

手术室护理预防长时间侧卧位患者中压疮发生的作用探讨

罗霞君

邵东市人民医院  湖南 邵阳  422800

[摘要]目的研究长时间侧卧位患者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时的影响。方法2021年1月~2023年1月,选取64例我院长时间侧卧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满意率、Braden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长时间侧卧位患者的应用中效果显著,在提高满意率,也能起到预防压疮的作用。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长时间侧卧位;压疮

压疮在实施手术的患者中属于常见并发症,而且近年来随着诸多精细化手术操作的应用,手术时间较长,因此术后压疮也称为高发性并发症。侧卧位作为目前手术期间常用体位,虽然可以帮助医师获取更好的施术视野,但是因为体位的影响,导致血液循环受阻,增加术后压疮发生的可能性[1]。所以在手术室内,如何选择合理的体位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这也是本文深入探索的目的所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1年1月~2023年1月,选取64例我院长时间侧卧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男女各16、16例,年龄24~83岁,平均(58.32±3.84)岁;对照组男女各15、17例,年龄23~84岁,平均(58.63±3.74)岁。比较以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患者在手术室内做好体征监测,为受压处放置海绵垫予以保护。

观察组采取体位护理,具体内容包括:(1)对于压疮发生低风险者,需要参照手术类型选择的体位不同而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首先需要将患者放置于常规体位,使肢体近端关节高于远端关节,将上肢外展区外展的幅度不可大于90度,并用海绵或软垫将受压处支撑。如果在施术期间观察受压处出现皮肤异常情况,需要与医师商议是否改变体位。(2)中风险者可以选择高分子聚氨酯凝胶体位垫放置在受压处,同时在该部位贴敷安普贴凝胶敷料,使受压点的抗压性更高,降低压疮发生。(3)高风险者选择侧卧位时,需要与医师商议,可以在施术停歇的小间隙,略微对患者的体位加以调整,每次体位调整幅度不可过大,应当控制在5度左右。此外,护士实属期间也需要加强对受压处的按摩,如果在协助患者调整体位时,需要有至少两名护理人员协同;切记不可用力,以防止对皮肤造成损伤。

1.3观察指标

满意率指标为满意、良好、一般、不满意:护患间发生冲突。Braden量表共计分为六项指标,可以较为全面地为患者压疮发生风险作以评估,其中包括活动、感觉、移动、营养、潮湿、剪切力与摩擦力,各指标满分4分,得分高者,说明压疮发生风险越大。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处理,计量资料以[n(%)]表示,行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满意率对比

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满意率对比[n(%)]

组别

n

满意

良好

一般

不满意

满意率

观察组

32

13(40.63)

11(34.38)

7(21.88)

1(3.13)

31(96.88)

对照组

32

12(37.50)

9(28.13)

5(15.63)

6(18.75)

26(81.25)

/

0.066

0.291

0.410

4.010

4.010

P

/

0.798

0.590

0.522

0.045

0.045

2.2 Braden得分对比

观察组Braden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Braden得分对比(,分)

组别

n

活动

感觉

移动

营养

潮湿

剪切力与摩擦力

观察组

32

1.23±0.13

2.16±0.25

2.21±0.32

2.23±0.32

2.08±0.28

1.89±0.15

对照组

32

3.65±0.32

2.96±1.17

3.38±1.66

3.12±1.28

2.99±1.12

2.75±0.98

T

\

4.471

4.324

4.571

4.571

5.574

5.241

P

\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压疮的出现通常是由于局部长期受压而造成组织坏死,在手术患者中也是术后高发性并发症。其中选择侧卧位时,身体受压侧所承受的压力较大,因此如果手术时间过长,极易导致术后压疮发生[2-3]。在以往学者的研究中也发现,如果手术的持续时间超过三小时,那么会增加压疮出现的风险性。一旦压疮出现,不仅仅会影响手术效果,同时护理的难度也会进一步提升。

当前针对手术室压疮的预防,仍然强调护理措施为主。尤其在以往的研究中也发现,术后压疮发生实际上有着较多可控因素,所以在施术期间通过良好的护理维护,能够显著降低术后压疮发生的可能性[4]。在本次研究中选择专业的体位护理,根据不同压疮发生风险等级的患者,实施专业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防止压疮出现。本次护理中,比较两组满意率、Braden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根据低风险、中风险以及高风险人群在体位调整上存在差异。低风险则注重施术时体位的摆放以及支撑;中风险则选择更抗压性的支撑软垫;对于高风险人群,在体位护理时则需要加强施术过程中微小的体位移动,这些措施均能够有效减少受压处所承受的压力,从而减少压疮的发生。在以往的研究中也发现,手术患者在手术室内选择恰当的体位摆放,可以有效减少皮肤组织的受压,从而使其压疮发生率下降,这与本文的研究基本一致。

综上可以看出,在侧卧位手术患者中,手术室内选择专业的体位护理,能够有效防止压疮出现,而且患者的满意度更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吕亮,马娟. 手术室改良体位护理结合保温护理对长时间侧卧位手术患者压疮及舒适度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9):173-175.

[2]周宇雯. 手术室护理对长时间侧卧位患者中压疮的发生率分析[J]. 养生保健指南,2020(50):100.

[3] 胡宇涛. 手术室护理对长时间侧卧位患者中压疮的发生率分析[J].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2023(20):156-158.

[4] 姚连芳,苏爱红. 手术室护理对长时间侧卧位患者中压疮的发生率分析[J]. 健|康必读,2021(29):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