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检验中电梯运行共振原因及解决措施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8
/ 2

电梯检验中电梯运行共振原因及解决措施探析

杨光

 120103198511031430

摘要:在现代都市生活中,电梯作为不可或缺的日常承载工具,其高效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电梯的性能瑕疵,尤其是可能引发的共振问题,往往牵动着公众的心弦,因为任何微小的故障都可能潜在地威胁到乘客的安全与福祉,甚至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共振,这个物理学中的微妙现象,它涉及机械运动的复杂互动和声波的共鸣效应,对于电梯工程来说,无疑是一道亟待破解的难题。

关键词:电梯检验;电梯运行;共振原因;解决措施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电梯的普及率也随之攀升,它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的生活质量。然而,伴随其便利而来的是日益增长的电梯安全问题,这一现象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深度关注。面对这一挑战,中国政府积极响应,强化了电梯的维护与检测力度,以期揭示故障频发的根本原因。

1电梯管理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频繁遭遇电梯安全挑战,新闻媒介对此议题的关注度日益提升。据统计,2015年我国因电梯故障引发的事故共记录48起,其中不幸夺走41条生命,与过往年度相比,这一数据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面对严峻形势,我国政府强化了对电梯安全事故的管控力度。事实显示,通过严格的管理,电梯故障导致的事故比例已有所下降,这充分证明了有效管理在预防安全事故中的关键作用。在电梯管理上,我们不能仅局限于提升乘坐体验,还应着重考虑其使用寿命。为防范因电梯老化引发的潜在风险,对超过服役期限的设备,我们提倡进行更新升级或改造。此外,定期对电梯维修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至关重要,这是确保电梯正常运行、降低安全隐患的基础保障。因此,我们必须将这两方面并重,以期最大程度地减少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

2电梯共振的危险和影响

电梯运行中的共振现象不容忽视,它对电梯的稳定性和乘客体验构成了双重挑战。首要的隐患在于,当电梯的运转频率与机械元件的固有频率相吻合时,会引发剧烈的振动,加速机械部件的磨损,进而诱发突发性的设备故障。这样的后果不仅是对电梯性能的直接冲击,更是对乘客生命安全的潜在威胁。此外,共振带来的不适感也影响了乘客的使用体验,强烈的振动和噪音可能引发乘客的身体不适,如眩晕、恶心,特别是对于对高频噪声敏感的人群,这无疑增加了他们的心理压力,甚至可能引发恐慌情绪。共振的潜在风险还表现在可能导致电梯运行的不稳定,可能造成电梯突然停止、失去控制等严重事故。在高层建筑中,这种问题的后果尤为严重,直接威胁到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电梯共振问题的深入理解和有效防治显得尤为重要。必须采取积极措施来抑制共振效应,确保电梯在运行中始终处于稳定、可靠且舒适的环境。这需要电梯行业持续进行科研创新,通过技术进步降低共振风险,提升电梯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

3电梯运行中共振问题的解决对策

3.1解决钢丝绳问题

一旦通过诊断确认钢索存在问题,首要步骤是评估故障的严重性。若钢索磨损严重到无法支持电梯的正常运作,那么替换新的钢索是必要的决策。对于轻微的故障,如钢索停滞、松动或运行不稳定,首先应聚焦于解决这些问题,比如重新定位并加固有问题的卡槽。为了增强稳定性,可以采用附加的支撑方法。例如,针对钢索偏离中心的情况,可通过精确调整,使它回到正确路径,并在适当位置放置一块钢板。在钢板上钻孔,让钢索穿过,然后通过外部螺栓确保钢板牢固。这样的强化措施有助于提升钢索的稳固性。在日常维护中,钢索的状态监控至关重要。任何迹象表明钢索过紧或松弛,都应立即视为警示信号,细致检查其受力是否均衡,及时进行调整,确保电梯运行时的平稳性始终得到保障。

3.2解决导轨导靴的问题

电梯的核心驱动系统——导轨和导靴,如同电梯的心脏,确保其顺畅运行。它们通过精确调控摩擦力,确保电梯平稳上下移动。然而,摩擦力的微妙平衡至关重要,既不能过低导致滑动,也不能过高引发磨损。为此,引入专业的监测设备来监控它们的摩擦系数,确保其始终保持在理想的作业区间。此外,导轨和导靴的关键接合处和间隙处理同样关键。通过适时的润滑,可以维护这些部位的紧密接触,防止松动导致的问题。在安装过程中,选择高质量的配件并严谨测量,确保导轨定位精确,完全遵循安全规范,避免可能引发的共振问题。主导柜与副导轨的区分和安装精度同样不容忽视。精确划定边界,确保两者间的缝隙恰到好处,既不过大影响稳定,也不过小引发故障。同时,务必关注油层和油粘间隙的清洁度,避免因缺乏润滑或杂质积累导致的卡滞问题。定期的维护工作中,细致检查所有间隙区域,确保系统的持续高效运行。

3.3解决曳引机的问题

曳引机性能问题的根源往往源自其精密组件,如齿轮和涡轮的微小故障。一旦发现曳引机运作异常,维修人员需细致地逐个检查这些微部件,着重于识别齿轮是否存在磨损或老化迹象。对于明显的磨损,他们倾向于采取果断措施,即替换受损的齿轮。然而,如果齿轮的状况尚可,他们会采用专业润滑,提升其表面的滑动效率,以维持正常运转。在评估所有齿轮的顺畅性和灵活性时,任何不适配的现象都会被及时纠正,以确保曳引机能稳定无阻地运行,不容忽视任何可能的卡滞环节。为了消除曳引机的噪音和振动,维修策略还包括在基础结构上进行改进。他们会在曳引机基座处安装特别设计的减震层,这种橡胶组件能有效吸收冲击,确保曳引机在运作过程中保持平顺,极大地提升了整体的运行舒适性。这种细致入微的维护措施,旨在全方位提升曳引机的性能和耐用性。

3.4解决轿厢的故障问题

电梯作为承载乘客的封闭空间,其安全性至关重要。因此,在对电梯进行全面检查时,务必强化对轿厢故障的处理能力。一旦电梯轿厢遭遇问题,比如受力失衡或重心偏离,可能导致轿厢倾斜,这时应立即停止运行,以保护乘客安全。首要任务是定位并确认那些关键操控组件,确认它们是否出现松动或变形迹象。如发现零部件松动,应用专业设备进行紧固;若部件变形,则需更换新品,并为相关部位涂抹适当的润滑剂,以保持其良好运作。在轿厢安装初期,增设平衡杆装置至电梯基座是提高稳定性的关键步骤。平衡杆有助于保持轿厢整体平稳运行,均衡重心分布,减少偏移风险,促进轿厢与轮子间的协调合作,构建更为高效稳定的控制系统。这样的设计不仅利于日常维护和检修,还能确保电梯始终处于最稳固的状态。

结论

总结来说,电梯共振现象在电梯性能评估中占据核心地位,其背后复杂的成因包括但不限于钢丝绳承受负荷不均衡、导轨与滑轮运作不顺畅、曳引机功能障碍以及轿厢内部故障。解决策略需依据具体情境和科学推理定制。若钢丝绳的问题在于承载压力不足,务必严谨评估其状况,必要时需替换新的钢索以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对于导轨与滑轮的摩擦问题,可借助专业设备检查其系数,并确保其保持在标准范围内。

参考文献:

[1]石莉,朱垚,关岳.电梯运行共振原因及解决措施[J].装备制造技术,2022(05):124-126+139.

[2]章雨璐.电梯检验中电梯运行共振原因及解决措施探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2(18):22-24.

[3]胡战生.电梯检测中电梯运行共振原因及解决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1(33):125-126.

[4]王海元.电梯检测中电梯运行共振的原因和对策研究[J].河南科技,2021,40(08):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