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及肢体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8
/ 2

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及肢体功能的影响

张金梅

青海红十字医院,青海西宁 810000

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3月期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脑卒中患者98例,随机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对照组(49例)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49例)则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对两组干预前后的吞咽功能、肢体功能、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吞咽功能、肢体功能、生活质量数据较对照组提升显著,组间比有差异(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措施,有助于吞咽功能及肢体功能的改善,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借鉴。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功能;肢体功能;早期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5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近几年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患上该病的患者日益增多,脑动脉主干出现粥样硬化、脑血管狭窄或闭塞所导致的脑部供血不足是造成该病发生的主要诱因。特别是一些自身存在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是脑卒中的高发人群。虽然近些年,医疗水平提升显著,该病的死亡率得到降低,但由于神经功能受到损伤,治疗后仍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吞咽障碍等,从而造成生活质量下降。该病临床治疗方式多样化,但均需配合康复护理才可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以往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时,多是将康复措施教给患者及家属后,让其自行训练,且多在出院后才开始进行。有研究发现,越早开始康复训练越有利于各项功能康复。本次研究中,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发现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3月期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脑卒中患者98例,随机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各49例。对照组男33例、女16例,年龄57~73岁,平均年龄(65.22±2.17)岁,缺血性及出血性的例数分别为34例、15例;观察组男35例、女14例,年龄56~73岁,平均年龄(64.89±2.12)岁,缺血性及出血性的例数分别为32例、17例。两组脑卒中患者相关基线数据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根据病情均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根据病情择期实施相应的康复护理。

观察组则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措施,时间段为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48h,具体为:①被动训练:指导并协助患者取侧卧位,用软枕垫高患侧躯体,肩关节微前曲,患者头部向后并保持高于躯干,之后拉伸固定肘关节并保持掌心向上,将患侧上肢放于患者面前软枕之上,患侧下肢弯曲至舒适角度并垫高。约2小时左右指导并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应注意将患者头部、肩部、臀部垫高,之后每2小时更换一次卧姿。协助并指导患者主动翻身,直至患者及家属完全理解翻身方法,尽量由患者自主完成,如前期需要帮助,可给予一定辅助及支持,并与家属一起给予患者鼓励,提高患者积极性,直至自主完成翻身。②坐位训练:指导患者使用翻身方法,向健侧翻身并缓慢朝床边移动,健侧上肢支撑慢慢坐起,背部放置软枕方便倚靠,使大腿和身体保持垂直角度,膝关节则弯曲至约50°,并于膝关节下放置软枕。③步行及日常训练:医师根据患者病情评估,对于肌力达到4级及以上患者,医师同意后进行步行训练,指导并辅助患者熟悉站立技巧,患者掌握技巧并站立平稳后由医护人员或家属搀扶缓慢步行,直至患者可自行行走。鼓励患者进行患侧手吃饭、刷牙、梳头等动作,并指导其方法,使其更好的完成动作。每个动作训练10分钟左右,每天2次。④吞咽功能训练:指导患者进行相应的张口、微笑及伸舌等训练,根据患者状况,每次训练次数保持在10~20s之间,每日反复训练10~15次。在患者空腹时,可采用冰棉棒,对其进行吞咽反射训练,每次训练时间为5~10min,每日反复训练2~3次。可采用吞咽治疗仪对患者颌下及环状软骨之间进行刺激,根据患者耐受度进行调整刺激强度,依次从低到高,刺激时间保持在每次15~20min,每日反复训练2~3次。

1.3观察指标

①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吞咽功能进行比较,以SSA(吞咽功能)量表为基准,分值1~5分,分值越低则吞咽功能更好;②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肢体功能进行比较,包括:Holden步行功能,分为0~5分,越高步行功能越好;步行距离;③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以SF36(生活质量)量表为基准,包括:躯体功能、生理功能、总体健康,每个条目分值单独计算0~100分,分值高则生活质量相应提升。

1.4统计学方法

两组脑卒中患者数据均行SPSS23.0处理,吞咽功能、肢体功能、生活质量均采用t检验,以χ-±S表示,例数等数据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论

生活质量,见表1。

表1生活质量(χ-±S,分)

躯体功能

生理功能

总体健康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39.51±3.64

58.28±3.26

37.07±2.39

57.85±3.18

41.25±2.53

61.27±3.22

观察组

39.42±3.47

76.81±4.15

36.93±2.41

77.67±4.03

41.17±2.51

80.26±4.07

t

0.001

6.727

0.001

6.879

0.001

7.004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脑卒中是临床上一种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及致残率的神经疾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造成该病的发生多与患者脑血栓的形成存在较大关联,而动脉粥样硬化是造成患者脑血栓形成的主要诱因。患者发病后,由于脑组织局部缺血、缺氧,导致氧自由基大量产生,使患者的神经缺损增加,神经功能遭到破坏后,会造成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等,从而造成生活质量的下降。有研究发现,脑卒中患者的预后与早期康复时间有密切关系,尽早进行康复训练,才可得到良好的预后效果。

进行康复训练,才可得到良好的预后效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对其实施了早期康复训练,在患者病情稳定后的48h后即可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对患者进行被动、主动、坐位及步行等康复训练,可全方位的促进各项功能恢复。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均较对照组提升显著,组间比有差异(P<0.05)。通过进行早期康复训练,使患者具备更好的关节稳定性及平衡能力,同时为患者提供顺应性阻力,使其肌肉强度及承受上线得到强化,提高了患者后期恢复的活动效率,从而使其生活质量得到了相应的提升。有研究发现,存在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极容易发生吸入性肺炎,所以尽早进行吞咽功能的训练极为重要。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较对照组提升显著,组间比有差异(P<0.05)。通过对患者进行张口及伸舌等训练,同时配合冰棉棒吞咽反射训练,有助于缓解患者咽部肌肉麻痹,对反射性刺激中枢神经系统起到了较好的恢复作用;配合吞咽治疗仪对患者颌下及环状软骨之间进行刺激,可起到提高患者吞咽所用肌肉的收缩能力,从而使患者能够尽快的恢复吞咽功能。

4结论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措施,有助于吞咽功能及肢体功能的改善,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借鉴。

参考文献

[1]覃心如,邹伟,王穆.中国居民1990—2019年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和死亡趋势年龄–时期–队列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23,39(08):1024-1031.

[2]王竹敏,杨雪,张英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缺损程度与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以及社会参与能力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药,2022,17(06):846-849.

[3]赵桂华.早期专项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药,2023,45(15):2398-2400.

[4]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卒中学组,中国卒中学会急救医学分会,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急救中国专家共识(2018)[J].临床急诊杂志,2018,19(6):351-359.

[5]朱亚芳,张晓梅,张钦缔,等.中文版经口摄食功能评估量表在摄食-吞咽障碍脑卒中患者中的信效度检验[J].实用医学杂志,2017,33(22):3826-3829.

[6]李春波,何燕玲.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的介绍[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2,29(2):11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