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的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7
/ 2

“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的融合

李斐

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滨海外国语学校  天津市  300480

摘要:将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相结合,并非是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彻底的否认,而是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了创新,让信息技术和美术教学相结合,可以对美术教学的不足之处进行改善,从而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这就要求美术老师们要从目前的美术教学状况入手,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信息技术和美术教学的结合切入点,把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更合的进行融合。美术老师可以通过教学设计、实践探索、专题美术课件的制作等手段,把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成果与传统美术教学相融合,使美术课堂的教学更加高效。

关键字:互联网+;信息技术;美术教学

引言:随着“互联网+”战略的实施,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多。在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将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相结合,可以有效地利用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学生的美术学习范围进一步扩大,提高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创新思维,使他们能够深刻地体会到美术课程所包含的多种美学内涵,同时有助于老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学,让学生建立自己的美术知识体系。总的来说,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的融合既能提高学生的核心艺术素养,又能提高其美术艺术学习能力。

1、“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融合的意义

1.1有利于促进信息化教学的发展

在开展美术教学过程中,将信息技术和美术教学相结合可以实现信息技术的高效实施,让学生在熟练利用多种多样互联网学习资料的同时又能培养出创新思维。当学生学会了怎样有效、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时,学生在美术实践中的应用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例如,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美术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美术学习程度,将多种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1]。老师可以从网上下载与美术教学内容有关的视频和照片,让学生以“美术评价者”的身份介绍和评估美术作品。没有被评选为“美术评价者”的学生也可以通过美术评论的过程,对美术作品进行直观化和形象化的学习。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运用各种美术设计软件进行美术创作,提高学生对各类信息技术的运用水平,使其真正融入到美术教学之中。

1.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互联网+”背景下的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是当前美术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美术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老师们可以将互联网上丰富的网络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让学生们的美术学习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对美术知识的学习范围进行有效的扩展,让学生们利用信息技术与美术学习知识相结合,从多个角度来开展美术学习。同时,通过信息化手段将美术知识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美术学习的乐趣,充分调动起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老师也应当主动的指导学生发挥自己的美术想象能力,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使学生能在课堂上进行独立思考和独立学习,使学生成为美术学习的主体。将信息技术和美术教学结合起来,可以让它们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更好的发挥美术教学的长处,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

2、当前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融合的现状

2.1学生对美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们把美术课当作“画画”课,在上课时认为美术课仅仅是一堂选修课,对美术课的重视程度不够高。但这并不是说学生们对美术课没有兴趣,而是由于老师们传达了一种“美术课程就是为了放松”的思想,让学生们转变了对美术课的认识,把美术课当成了打发时间的课程。另一方面,由于应试教育的存在,让学生们默认美术课不在考试范围内,没有必要认真研究和学习。

2.2美术教师对美术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

在很多院校的教学计划中美术课程的占比很小,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和传统的应试教育有很大关系。但是,对于学生而言,美术课却是为数不多的可以让他们放松下来的课程。在美术课上,他们可以欣赏到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可以通过绘画来释放精神上的压力,提升自己的审美趣味[2]。如果美术课程太少,得不到学校和老师的足够关注,不仅会影响到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还会让他们的压力得不到缓解和释放,从而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另外,在教育信息化的大环境中,美术课程数量少,教师本身对美术课程的关注不够,都将对美术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

2.3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能动性各不相同

在目前阶段,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利用有着一定的优势,他们往往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和创造性。但是,年长的老师们有着自己的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法,如果要想让这部分老师开始信息化教学,这就需要他们要克服一定的心理障碍,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进行新的教学设计。并且,学校忽略了对教师的信息素养的培养,缺少现代化信息技术设备,这就造成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积极性不高,很难在短时间内在课堂上进行信息化教学。

3、“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融合的具体策略

3.1采用信息化教学方式,增加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美术老师可以利用网络这个媒介开展美术课程教学。通过对信息技术手段的科学合理运用,使美术教学的知识范围进一步扩大,使其呈现出更为丰富的形态。在开展美术教学之前,必须对美术教学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可以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部分,并通过网络平台对丰富的美术教学资料进行收集和下载,然后,对网络美术教学资料进行进一步的整合并对其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在信息化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美术的知识性和趣味性都体现出来,使学生们可以实现动态的学习,让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得到最大程度的调动,最终让学生们对美术的学习有一个更为深刻和全面的认识。

例如,在上《标志设计》这节课的时候,因为该美术知识比较抽象,所以要把已经设计好的 logo样品,放在整个标志圈中去观看和比较。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了解到设计和制造出的标志是否符合标志使用环境的整体设计理念和设计风格。若找不到一致性,那就需要在标志的设计上做一些适当的调整,使之与标志的使用环境相适应。然而,在传统的美术课堂上,因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学生们不能对各种各样的标志进行反复观看以及把设计出来的标志放在相关标志使用场合中去观察和比较,从而找出哪一种标志更符合标志使用的环境[3]。而运用信息化美术教学方法,则可以引导学生运用 PS, CAD等工具来完成标志的设计,在进行标志设计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对所要设计的标志进行深度的剖析,对学生对其有一个综合的认识和理解。

3.2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互动和评价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出现了很多新型技术,其中网络游戏作为受学生欢迎程度较高的一项,美术老师可以将其引入到美术课堂教学当中。在信息化美术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参考这种模式,在课堂上进行互动游戏,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在不经意间把枯燥的知识用游戏互动的方式传授给学生,用奖励和成就方面的成就感来吸引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从而提升美术教学的效果。

例如,老师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们进行绘画,增加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的学习乐趣。同时,当学生们的作业结束后,老师们也可以让学生把作业上传到“作业互评”上,然后再利用“点评”功能进行交流和评价。

结语:现代化教育要求教师应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并能灵活使用信息技术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在美术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有利于拓展美术教育资源,提高学生的美术绘画水平。与此同时,信息技术还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它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学习材料来激发学生的感性思考,让他们更快地感受到美术角色所蕴含的审美意义。另一方面,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学生能够更快地获得美术知识,增加创作灵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1]周国刚. 信息化视域下中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优化策略 [J]. 学周刊, 2024, (11): 161-16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4.11.054.

[2]张蕊. 与时俱进,创新导向——基于“互联网+”的小学美术教育模式的应用研究 [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 2023, (10): 119-122.

[3]蒋薇. “互联网+”下的中职美术教学路径分析 [J]. 试题与研究, 2023, (30): 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