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S技术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房屋建筑调查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7
/ 2

3S技术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房屋建筑调查中的应用

陈序稳

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210019

摘要: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房屋建筑调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基础性工作。通过调查,摸清湖里区房屋建筑风险隐患底数,客观认识全区房屋建筑综合风险水平,为全区有效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切实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权威的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满足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对房屋建筑承灾体信息需求,支撑全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评估。

关键词:房屋建筑调查;3S技术;APP

0 引言

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房屋建筑调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基础性工作。通过调查,摸清湖里区房屋建筑风险隐患底数,客观认识全区房屋建筑综合风险水平,为全区有效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切实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权威的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满足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对房屋建筑承灾体信息需求,支撑全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评估。由于房屋建筑结构复杂、数据量大、存在的风险突出等问题,要在短时间内调查清楚每栋房屋结构、产权、面积、变形损伤等基础数据,传统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工作需要,本文对3S技术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房屋建筑调查中的应用进行介绍。

1概况

湖里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房屋建筑调查范围为湖里区所辖5个街道,包括:湖里街道、殿前街道、禾山街道、江头街道、金山街道。任务区总图斑27825个,其中其中城镇图斑10969个,农村图斑16856个。

2普查准备

2.1 3S技术

1.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探测灾害范围、灾害类型、灾情受灾程度等信息。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得到一幅区域内的矢量和栅格数据,用于分析及进行灾后评估。在房屋建筑调查中,可以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建筑物的位置、形状、层数、建造年代等信息,较大程度上减轻了人工普查的工作量,也提高了普查的准确性和效率。

2.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可以对各种数据进行管理、分析、表达和展示。例如在灾前对建筑物进行有效的分类,以及确定各种建筑物的分布区域,以帮助实现规划和减灾。在灾后,通过灾情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分析建筑物所受的损害范围和程度,提高抗震减灾的效果,为救援和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3.全球定位系统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可以通过卫星定位技术获取地表物体的经纬度坐标等位置信息,对于房屋建筑调查,可以通过GPS定位技术获得建筑物的准确位置信息,实现高精度、高效的数据收集和处理,有效提高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2.2普查软件

“全国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调查系统”为开展全国房屋建筑调查工作提供信息化支撑。该系统提供数据采集功能,实现房屋建筑空间信息及相关属性信息的采集。系统提供数据质检和核查功能,可以对调查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和抽样核查,以保障数据采集质量。系统分PC端和移动APP端应用,提供高效、便利、自动化程度高的调查手段,以提高调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PC端工作平台主要服务于房屋调查的数据质检和核查、数据审核等工作;APP端用于房屋调查的核查工作。

2.3组织分工

建立区级部门联动协调机制。按照“统一组织、部门协作、分级负责、多方参与”的原则,由区建设局牵头成立区房屋建筑普查工作组,区建设局负责牵头协调房屋建筑调查等有关工作,各街道具体实施房屋建筑调查,做好内业资料整理、配合第三方工作人员外业调查等工作,各区行业主管部门配合做好相关外业信息采集工作。

3普查流程

3.1数据收集

由自然资源部门提供地籍调查数据,房地一体化、不动产登记数据,地形图数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相关成果资料及影像资料,以及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提供农村危房及危房改造等基础信息资料。按风险普查对承灾体数据的要求进行统计、整理入库。采取技术手段获取房屋建筑等承灾体的分布、轮廓特征信息,通过互联网数据抓取、现场调查与复核等多样技术手段,结合移动APP端采集承灾体数量、价值、设防水平等灾害属性信息,以提高风险普查精准度,准确性。

3.2房屋建筑调查

移动APP端是对内业调查的成果进行现场核对,以及补充调查。利用移动APP端开展现场房屋建筑基本信息调查,流程如下:

(1)核对建筑位置和范围,提供的底图只显示建筑面积大于20平方米的房屋建筑轮廓,调查现场如有小于20平方米房屋建筑以及连片建筑,需要在已有底图上进行改动(绘制或拆分)。

(2)对房屋基本信息,抗震设防基本信息,房屋使用情况及调查结论进行核实、修改、补充、完善、拍照,经确认无误后上传。

(3)现场影像资料应包含房屋建筑总体风貌,基本使用情况,特别要注意采集其裂缝、倾斜、变形等情况图片。

现场调查的基础数据要准确、完整且格式符合调查要求,单体房屋建筑调查工作结束前转往下一建筑调查前,调查小组应进行初步调查数据完整性及合规性自查。

调查中获得的房屋建筑资料时,调查人员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拒绝、抵制调查工作中的违法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篡改、对外提供、泄露调查资料或用于调查以外的目的。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虚假的调查资料。

调查实行质量控制岗位责任制,调查人员应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执行岗位工作导则,保证各自的工作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

核对建筑位置和范围,提供的底图只显示建筑面积大于20平方米的房屋建筑轮廓。

3.3内业整理

平台为调查人员提供了信息查询修改功能,当预先填报的信息与实地调查的信息有不符的时候,调查人员可以及时修改,并重新上传提交。调查人员以房屋的编号或者房屋调查状态为关键字进行查询,完善房屋信息,避免出现漏调、错调的情况。

3.4数据质量检核

1.软件质检情况

数据质检检查主要用于对调查员提交的任务数据进行自动化数据检查,检测数据是否符合标准从而保障调查数据质量。湖里区最终完成房屋建筑调查27825栋,完成率为100%。通过“全国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调查质量检查软件”,生成全区5个街道的质检任务,进行逻辑关系全面检查,质检数量27825栋,质检比例100%,软件质检合格率达标。

2.人工核查情况

为提高调查成果质量,抽检湖里区5个街道的房屋建筑。其中内业检查数量27825栋,检查比例为100%;外业抽检数量150栋,抽检比例为0.54%。外业抽检房屋建筑中涉及城镇房屋建筑数量58栋,农村房屋建筑数量92栋。抽检覆盖率和数量占比符合区级自检工作要求,人工核查合格率达标。

4普查成效

根据“全国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调查系统”显示,湖里区累计完成房屋建筑调查27825栋,完成调查房屋总面积6412.12万平方米,调查完成率100%。其中:城镇房屋总栋数10969栋,调查完成10969栋,城镇房屋调查总面积5035.96万平方米;农村房屋总栋数16856栋,调查完成16856栋,农村房屋调查总面积1376.16万平方米。

5总结与展望

本研究通过对3S技术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房屋建筑调查中的应用进行评估,发现其在提高调查效率、减少人力成本、增强数据准确性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通过遥感影像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实现了对灾害风险区域的快速识别和精准定位;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实现了数据采集的高效性和准确性。同时,借助遥感技术,能够实现对于灾害影响的快速评估,为灾害防治和应急救援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综上所述,3S技术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中展现出了显著的效果和潜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史铁花.标准助力第一次全国房屋建筑普查工程[J].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05):34-36+67.DOI:10.13924/j.cnki.cecs.2021.05.005.

[2]史铁花,王翠坤,朱立新.承灾体调查中的房屋建筑调查[J].城市与减灾,2021,(02):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