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中苗木培育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6
/ 2

林业工程中苗木培育技术分析

聂勇

230832197411181811

摘要:林业工程的健康发展,依赖于先进的育苗技术及造林方法,尤其是苗木培育具有基础性,必须确保苗木培育的质量。林业工程中的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都有很强的专业性与复杂性,其中涉及较多的技术和要点,必须充分掌握和熟练应用。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林业工程中苗木培育的要点和移植造林的方法,并提出了移植造林的保障措施。在林业工程的苗木培育中,要着重抓好四个方面的要点,即种子的选择与处理、土壤处理、种子播种、幼苗抚育。在林业工程的移植造林中,应有效应用两种方法,即插条造林法、栽苗造林法。

关键词:林业工程;苗木培育;移植造林

引言

在国民经济中,林业经济有重要地位,也因此让林业工程得到高度重视。现阶段的林业工程建设中,已经能够有效应用多种成熟技术手段,尤其是在苗木培育和移植造林这两方面进行了较多尝试,也积累了较多成熟经验和做法,对林业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不过,苗木培育和移植造林都较为专业与复杂,实际操作时会遇到问题和挑战,会影响林业工程建设与发展的质量,因此要认真研究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的要点[1]

1严选育苗地,保证地理位置优势

在苗木培育工作正式开始之前,首先要对育苗地进行选择。在选择过程中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地质条件,结合待培苗木的具体种类和特性,提供针对性的作业方案。为了加快作业效率,提高苗木质量和成活率,在土地选择与规划方面尽可能选取地势平坦开阔、视线良好的位置,地势相对较高,避免积水情况影响苗木根系生长,育苗地周围应尽可能避免存在积粪池或是污水池等类似的设施,避免污水影响附近地下水资源,给苗木生长带来不利影响。林木生长需要较为充足的光照条件,因此在育苗地的选取上应尽可能做到背风向阳,避免强风吹折苗木,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周期。考虑到后续的苗木移植工作,在选择育苗地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其周围的交通条件,为苗木搬运和向外运输提供便利。育苗地之前如果经历了几茬种植活动,应先进行轮休,保证土地具有充足的肥力,为后续苗木的培育提供充足养分,保证苗木正常生长。

2做好选种处理,提高苗木成活率

种子选择影响着苗木的出芽率、成活率、抗病虫害能力等,因此,严格选种是保证苗木成活率和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在科学选种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考虑到此种植物生长的周期和环境适应能力,尽可能选择与当地气候相适宜的苗木种子,在时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可以先将移植的苗木与当地植物进行嫁接,使用嫁接后收获的种子开展苗木培育工作,提高种子的环境适应能力,使其更加容易适应当地的土壤环境和气候条件。在选种完成后需要对种子进行处理,以此来提升种子的出芽率。通常情况下工作人员需要先进行催芽处理,用温水浸泡种子,通过这种方式杀死种子表面的细菌,让其吸收更多的水分,缩短出芽时间。如果在催芽处理过程中出现如出芽速度较慢、休眠时间较长的情况,工作人员可以使用层积法,将种子与湿润的沙土混合在一起,并存放在0~7℃的条件下进行保湿冷藏处理,通过这种方式解除种子的休眠状态,促进种子萌发。如果苗木种子属于长期休眠或是隔年出芽的类型,也可以使用变温催芽法,用温水浸润种子后在白天将其存放在25~30℃的环境中,夜晚将其放置在15℃的环境中,如此持续10~20天以后即可促进种子发芽,降低苗木生长周期,满足造林需求[2]

3处理苗木土壤,建设良好生长环境

在苗木培育工作正式开始之前进行土壤处理,能够有效提升苗木的存活率,缩短生长周期,提高经济效益,保证苗木质量。在土壤处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先对育苗地进行规划,根据不同的作用将土壤划分为不同的区域,首先运用机械设备对土壤进行清理,打碎土块,拣选出垃圾石块等杂物,做好土地平整工作。为保证土体肥力充足,能够为苗木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在工作中需要先行施浇底肥和基肥,补充土壤肥力。为了避免土壤和植被中的病虫害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在苗木栽培过程中需要喷洒农药,杀菌消毒,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在正式播种一周前,需要先对土壤进行灭菌消杀,如喷洒1%~3%浓度的硫酸亚铁水溶液,平均每平方米的土地喷洒3.5公斤,保证溶液充分浸润播种沟与苗木床面,保证灭菌效果。在病虫害防治方面需要做到定期对生产工具和土壤进行消毒,除了喷洒农药等化学处理方法外,也可以使用生物防治法,在育苗地周围保留一定的植被,利用无公害的生物防治危害苗木生长的害虫,或是在育苗地周围饲养以害虫为食的鸟雀,达到以虫治虫、以鸟治虫的目标,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减少了化学药剂对土壤的污染,实现苗木培育可持续发展。土壤的酸碱度也是影响苗木生长的关键要素之一。在播种之前工作人员需要先对育苗地的土壤进行采样处理,确定土壤当前的pH,并根据苗木生长偏好环境设计pH调配方案。如果土壤环境偏酸性,不利于植株成长,则可以通过在土壤中添加碳酸钙、细石灰等粉末状物质适当增加土壤pH,调节土壤酸碱度;如土壤对于苗木生长来说偏碱性,则可以在土壤中施加添加了硫黄铁、亚酸亚铁、细硫黄粉等物质的有机肥,以此来降低土壤pH,为苗木生长提供一个适宜的土壤环境

[3]

4优化播种作业,做好水肥管理

当苗木种子进入萌芽期的状态下技术人员可以进行播种准备。通常情况下春天最为适宜播种,春季的土壤条件良好,温湿度适宜,大部分地区春季土壤的水分含量较为充足,光照时间较长,有助于幼苗生根发育。不同苗木的种子对于环境的喜好存在一定差别,部分苗木种类适宜在干燥温暖的气候播种,部分幼苗适宜在阴雨天气播种,因此技术人员需要根据苗木的种类和喜好的生长环境选择不同的天气情况完成播种。在播种完成后的繁育阶段,容易遭遇春旱或是春季寒潮情况,为了帮助苗种更好地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人工干预的形式调整土体温度和湿度,为苗种提供一个更加适宜的生长环境。例如在春旱情况出现后进行人工灌溉,保证土壤湿度,在寒潮到来之前使用土地覆膜技术保证土体温湿度,使幼苗良好生长。在播种完成后的繁育阶段,容易遭遇春旱或是春季寒潮情况,为了帮助苗种更好地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人工干预的形式调整土体温度和湿度,为苗种提供一个更加适宜的生长环境。例如在春旱情况出现后进行人工灌溉,保证土壤湿度,在寒潮到来之前使用土地覆膜技术保证土体温湿度,使幼苗良好生长。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推动国家环境治理的重要举措,需要做好苗木的培育和移植工作,明确其中的关键性技术要点,保证苗木在培育过程中能够健康地存活生长,推动林业事业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苏龙静.林业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要点[J].广东蚕业,2024,58(03):86-88.

[2]盖志君.鲁北速生法桐苗木培育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2024,(01):57-58.

[3]王呈哲,李运涛.简述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J].新农民,2024,(01):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