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老人内心做好心理护理

/ 2

深入老人内心做好心理护理

张超

天津市河东区向阳楼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天津河东300171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身边的老年人越来越多,由于老年人的身体机能日益减退,且很多老人都有一些基础性疾病,如何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对其进行有效护理,使老年人能够健康快乐的生活,是当今社会需要重点关注的课题。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使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如何深入老年人的内心,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使其在晚年能够享受生活、身心健康,是老年人心理护理的重要内容。

一、老年人的特点

我国把60岁至74岁称为老年前期,75岁至89岁为老年,且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由于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开始退化,各脏器及组织、生理功能逐渐发生病变,导致免疫力减弱,因此发生疾病的可能性也日趋增多,且老年人的疾病治愈慢、恢复期长、易反复发病、治愈效果差,因此极易导致老年人的心理发生变化。

二、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现状

老年人的心理主要有孤独心理、怀旧心里、忧虑多疑、牵挂心理、性需求心理。

1、部分老年人会有一种日落西山的感觉,因此会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且如果身患慢性疾病,则这种负面情绪会更为强烈,且害怕连累配偶及子女,给家庭造成了负担,多见于平时自尊心强的老人。

2、一些老年人因为身患疾病需要住院长期治疗,亲人陪伴较少,且本身性格较内向,因此会感觉孤独寂寞。

3、一些老年人因为住院及接受治疗,认为自己可能患上较严重的疾病,不了解自身病情导致心情焦虑、恐惧紧张。

4、部分老年人因性格爱急躁、易生气发火、爱挑剔,因经济负担、自身病情等原因导致情绪不稳定,经常会对家属及护理人员进行责怪及发泄。

5、还有部分老年人因身体原因需要长期卧床修养,对身边的陪护人员有了依赖性,不愿意亲自去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这种情况对老人本身的健康也是不利的。

三、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途径

1、正面认识衰老,接受衰老。生老病死是任何人都不能逃脱的正常的生命发展过程,老年人要正面认识并接受自身身体机能逐渐衰老的情况,认识到自身的心里状态也发生了变化,因此要丰富自己的兴趣爱好及日常生活,积极乐观面对衰老,也同样会让自己的老年生活丰富多彩。

2、加强身体锻炼,正视疾病。很多老年人因为身体疾病,不能正常进行社交,或者行动不便,不想出门,会加重老人的孤独感寂寞感。坚持锻炼身体,与一起运动的同龄人进行交流,可有效缓解老年人的孤独感,在强身健体的同时扩大了日常社交范围,孤独寂寞的心情能得到有效舒缓。

3、积极融入社会,寻求帮助。老年人要主动的融入社会生活,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做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这样可以提高自身价值,提升自己的信心。在人际交往中交流沟通,可以摆脱孤独感,增进友谊,精神充实。如果有需要别人帮助的,要及时向家人朋友及社会寻求帮助。

4、理解儿女,和睦家庭。老年人可经常与子女进行沟通交流,增进感情,得到儿女的更多关爱。孤寡老人也可重新寻找伴侣,找回家庭的温馨感觉。

5、培养兴趣爱好,自娱自乐。老年人可以培养一些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生活,如钓鱼、打太极拳、游泳、养花、书法、画画等,不但强身健体,还能陶冶情趣。多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老年活动,如唱歌、跳舞,增进交流的情况下,有益身心健康;也可以参加老年大学,学习电脑、英语等知识,活到老学到老,跟上时代的步伐。但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不熬夜玩游戏打麻将等,做到劳逸结合。

四、老年人的心理护理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老年人的心里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1、开导法。可以与老年人做积极沟通,用能理解的方法解释其身体状况,引导老年人改变他的认知,老年人也可以有所“为”,从而体现其人生价值,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充实,生活质量更高,也更有利于身心健康。对于老年人的不满情绪也要积极化解,让其发泄不满与委屈,积极开导使其心情愉快,避免负面情绪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2、顺从法。家人要满足老年人合理的需求,顺从其意愿,以便改善其消极的状态,可在老年人身边放置其喜欢的东西安慰其精神,儿女也要经常去看望老人,给其心理慰藉。如果老年人的需求不合理,也要积极劝导其放弃不切合实际的想法,不能无条件满足其欲望。

3、暗示法。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采取暗示的方法引导老年人的心理,引导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积极暗示的影响,接触心里负担及自身负面情绪,建立老年人新的观点和认知,树立积极生活的信心。

4、音乐疗法。如果老年人的儿女不在身边,且身处环境较安静,应该考虑让老年人多听音乐,转移其孤独的感觉,但要注意音乐应符合老年人的喜好,避免引起老年人的反感。

5、信念法。利用多种方法给与老年人以精神支持,如引导、鼓励、支持、安慰等方式,减轻老年人的焦虑情绪,使其能够有安全感,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五、老年人的日常需求

1、生活环境:需要为老年人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保持室内干净整洁并栽种花草,平时要多带老年人接触大自然,让老年人的心情能够悠闲放松。

2、饮食结构:因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衰老,可能会有肠胃功能弱、牙齿脱落的情况,可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情况,为其准备合适的饮食,且日常要注意饮食均衡,多补充水分、钙、铁、锌等微量元素,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使老年人饮食结构合理,避免暴饮暴食或缺乏营养,使其心情保持愉快。

3、日常运动:老年人保持固定时间锻炼身体,对其身体健康非常有好处,因此可选择适合自身适合的运动,如打太极拳、快步走、舞剑、跳广场舞等运动,不仅锻炼身体,还能与一起运动的老人沟通交流,保证日常社交,避免孤独寂寞感,收获运动的乐趣。

4、乐观心情:老年人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一些退休老人因为突然的生活状态转变,导致情绪低落、伤感,我们也应鼓励老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找到退休后的人生价值。

六、结语

以上介绍了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特点,以及如何对老年人进行心理护理的方法和日常需求,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护理有益的帮助。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的生活定义为“不光要延长寿命,而且还要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使老年人度过有活力、健康快乐的晚年”。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但要注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也要注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确保老年人度过一个健康快乐有活力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