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手术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5
/ 2

微创手术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探讨

刘萍

隆回县中医医院   湖南邵阳 4222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针对妇科疾病患者治疗时,将微创手术应用于其中的效果,本次研究以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为例。方法: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录入我院中资料登记有效的60名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研究,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组内各设置30名患者。在对患者进行分组后,对照组患者采用宫腔镜下刮宫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时,由医务人员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作为治疗方案,在治疗完成后研究人员针对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和恢复状况进行评价,对两组患者的个体状况进行对比。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和治疗效果明显更优,差异对比显著存在,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手术在目前临床上的应用逐渐趋于广泛,而为了使患者的临床疗效得到提升,研究人员认为在宫腔镜治疗基础上,配合电切术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获得更为良好的效果。本次研究通过实验对比证实了宫腔镜电切术应用于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中,相较于传统的刮宫手术来说明显更优,具有良好的可应用价值,值得进行推广。

【关键词】宫腔镜电切术;宫腔镜手术;子宫内膜息肉;妇科疾病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医学界对妇科疾病的治疗方式进行了深刻的革新,特别是微创技术的引入和发展,为患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治疗体验和效果。微创手术作为一种最小化侵入体内的手术方式,因其对患者身体的损伤较小、恢复时间短、疼痛感减轻等优势,已成为现代医学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1]。在妇科领域,这种手术技术的应用尤为广泛,它不仅能够有效治疗多种妇科疾病,还能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影响。微创手术的核心在于利用先进的医疗器械和技术,通过患者体内的微小切口完成手术治疗,这一技术的突破性发展,离不开医学影像技术的支持,如宫腔镜、腹腔镜等成像设备的应用,使得医生能够清晰地观察到患者体内的病变情况,从而进行精准的治疗[2]。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微创手术的适应症也在不断拓宽,其应用范围已经从最初的简单疾病治疗,扩展到了复杂疾病的治疗和管理。探讨分析在针对妇科疾病患者治疗时,将微创手术应用于其中的效果,本次研究以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为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录入我院中资料登记有效的60名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研究,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组内各设置30名患者。在对患者进行分组后,对照组患者采用宫腔镜下刮宫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时,由医务人员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作为治疗方案。实验组患者年龄在28-52岁之间,平均年龄(36.2±4.2)岁,病程3~10个月,平均病程(4.5±1.6)月,对照组患者年龄在30-53岁之间,平均年龄(36.8±3.8)岁,病程4~8个月,平均病程(3.6±1.5)月。
  临床统计审核后确认通过,本次研究基本资料可录入数据库进行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时,研究人员接受宫腔镜下刮宫术,作为治疗方式,在宫腔镜直视条件下,根据子宫内膜息肉大小以及位置和数量状况,为患者选择合适的刮匙,将患者的息肉完整刮取,并采用负压吸引方式将息肉去除,随后采用宫腔镜针对患者的息肉状况进行观察,确定无残留息肉将宫腔镜移除完成手术。

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时,选择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进行治疗,在手术过程中,医务人员在直视状态下采用环状电极刀针对患者宫腔内内膜息肉的基底位置进行电切处理,电切期间工作人员将电切功率调整至70~90w,将电银功率设置为40~60w,随后根据患者的息肉状况将息肉以及息肉根部血管完全切除,确定无残留息肉的状况下将宫腔镜移除,并且完成手术。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口服达英-35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个体状况,对用药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

1.3 评价标准

显效:在治疗完成后,患者经宫腔镜检查,息肉切除完整,患者的阴道出血和腹痛症相关症状完全消失,患者手术过程以及手术完成后未见不良反应发生;有效:在治疗完成后,患者经由宫腔镜检查,息肉切除完整患者的阴道出血和腹痛症状明显改善;无效:在治疗后患者临床病情未见改善,经宫腔镜检查患者存在不完整切除的情况。

研究人员针对两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和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进行记录分析组件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统计学软件采用 Spss21.00 for windows,分析患者基本资料以及本次研究结果中实验资料,计数资料应用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统计方法,显著性水平设定为P<0.05。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完成后总有效率对比

     在研究结果中,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总部有效率进行记录,发现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更高,差异对比显著存在(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完成后总有效率对比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实验组(n=30)

11

17

2

93.33%

对照组(n=30)

9

11

10

66.67%

X2

9.9564

P

0.0000

2.2 两组患者手术时长、住院时长、出血量对比

    针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进行记录后发现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明显更优,差异显著存在(P<0.05)。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对比(x±s)

组别

手术时长(min)

住院时长(d)

出血量(ml)

实验组(n=30)

22.62±5.35

4.85±1.72

96.65±12.33

对照组(n=30)

26.53±4.60

7.25±2.54

123.51±20.53

T

9.1987

6.1889

10.1954

P

0.0000

0.0000

0.0000

3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良性子宫疾病,表现为子宫内膜组织的局部增生,形成类似息肉状的结构。这些息肉通常发生在育龄妇女中,但也可以在绝经后妇女中发现。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表现多样,部分患者可能无任何症状,而一些患者则可能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月经流量增多或不孕等问题,因其症状的不特异性,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往往依赖于超声检查和宫腔镜检查[3]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率在不同年龄段的妇女中有所不同,其在中老年妇女中更为常见,尽管大多数子宫内膜息肉是良性的,但仍有少数情况下会发生恶变,因此,对于有症状的患者,推荐进行息肉的切除和病理学检查[4]。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发现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的实验组在手术指标和治疗效果上均明显优于传统的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的对照组,宫腔镜电切术在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中具有显著优势,这可能是由于电切术能够更精确地定位并切除息肉及其基底部分,从而减少了术后复发的可能性,并且减少了手术中的出血量。

综上所述,宫腔镜电切术在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中表现出了较传统方法更优的手术效果和患者恢复情况,表明了其在妇科微创手术领域的重要地位和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陈春林, 蒋冰阳. 妇科恶性肿瘤微创手术中的无瘤防御[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23, 39 (01): 10-13.

[2]贾诗瑞, 阿孜古丽·依马木, 格日丽, 邓朝红. 快速康复理念在妇科微创手术中的应用与分析[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2, 9 (31): 97-99.

[3]李晓梅. 丙泊酚麻醉在妇科微创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22, 17 (11): 127-129.

[4]陈旭花. 妇科微创手术在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憩室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 吉林医学, 2021, 42 (10): 2487-2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