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5
/ 2

海口市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周邦平

海口市美兰区大致坡镇农业服务中心 海南海口  571135

摘要:海口市地区具有丰富的阳光资源和温暖湿润的气候,非常有利于辣椒的生长和发育。本文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主要对海口市辣椒栽培高产栽培技术

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辣椒栽培种子选择  科学定植 病虫害防治

辣椒是海口市农业种植领域的重要作物,具备全年生产的条件。辣椒在栽培和管理过程中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劳动强度低,经济效益相对稳定,因此辣椒种植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辣椒栽培和田间管理过程中,种植人员应掌握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做好辣椒田间管理工作,为辣椒产量和质量提供保障。

1 种子的选择和处理

(1)种子的选择。市场上的辣椒品种较多,不同辣椒品种的生产管理条件不同。在选种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土壤和水分等条件,选择适应能力较强的辣椒品种。另外,分析市场对辣椒品种的需求,在满足市场定位的同时选择抗逆性强、产量高、易贮存和市场销路好的辣椒品种。

(2)种子的处理。与其他蔬菜相比,辣椒的种子萌芽速度较慢。为了提高辣椒种子的萌芽速度,应做好种子处理工作。一是浸泡。将种子放在冷水中浸泡12 h,之后再将其放在50℃的温水中搅拌均匀,30 min之后捞出,能促进辣椒种子萌发,提高萌发率。二是消毒催芽。选择晴天晒种4 h即可,之后清洗和筛选,挑出瘪粒,选择籽粒饱满的辣椒种子,放在55~60℃的温水中浸泡。浸泡完成后消毒,选择300-400倍的高锰酸钾浸泡30 min即可,之后将种子水分晾干,催芽处理,温度在25~30℃为最佳,每隔4~5 h翻动1次,当种子露白70%后可以播种。

2 选地和整地

(1)选地。辣椒喜光,应选择光照充足的土壤,并且土壤肥沃和靠近水源,以满足辣椒的养分和水分需求。另外,选择轮作,前茬作物不能是辣椒、西红柿、土豆等农作物,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2)整地。选好地块之后应做好整地工作,促进根部生长,提高抗病能力,深翻土壤。在辣椒种植的周围开沟,并且制作厢,将其制作成龟背形,有利于覆盖地膜。

(3)施入基肥。为确保辣椒产量,应施入农家肥45000~60000 kg/hm2,同时科学搭配氮磷钾肥,比例为1∶1∶1,并施入适量复合肥。

3 育苗

翻耙床土,整平,设置阳畦,以分层的方式施入有机肥。准备小拱棚与棚膜或遮阳网,以应对恶劣的天气。每个苗床用种量约 50 g。均匀播撒,播种后盖土(1.0 cm 的厚度为宜),上铺草帘,再根据实际条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如搭设小拱棚并铺设棚膜。

加强对小拱棚内环境的控制,日间温度以26 ℃较为合适,合理控制湿度,正常情况下4~7 d 便可出苗。实际出苗量达到40%~60% 时,则揭开前期设置的草帘,提供光照,叶子色泽由黄色逐步变为绿色。当幼苗长出 3~4 叶时,剔除弱苗,加大通风量,改善幼苗的生长条件。此时期施肥不宜过量。

4 科学定植

定植阶段应注意定植时间,辣椒出苗后,种植区域温度超过15℃进行定植,如果定植过早,土壤温度相对偏低,不利于辣椒幼苗正常生长。一般情况下,辣椒植株生长至7片真叶时即可定植,在定植过程中应合理控制植株密度,可提高辣椒产量,每垄定植两行,定植行距40 cm、株距40 cm,控制定植深度,不能掩埋子叶,每穴1株,完成后及时浇水。

5浇水排水

辣椒定植除栽后浇水,5~7 d后还要再浇1次水,以利于缓苗,浇水时间应掌握在上午10:00以前、下午4:00以后,或者在阴天时进行,避免在阳光较强的中午和午后浇水。生育期内地面要见干见湿。低洼积水地块要及时排水,避免积水造成幼苗窒息死亡。浇水或雨后造成积水的一定要及时排水。

6中耕除草

辣椒缓苗后遇雨或者浇水后要进行中耕锄草,消除土壤板结,减少杂草危害,一般于开花前进行1~2次中耕,到盛花期时不在进行中耕锄草,如还有杂草,要及时拔除。

7 追肥

根据辣椒生长情况,适量施用肥料,一般每亩追施45%复合肥硫酸钾型氮磷钾15 kg。雨水较多会造成辣椒落花落果,遇雨后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同时摘掉老叶、病叶,以加大通风,利于透光,减轻病虫害的发生。选用生长调节剂协调好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追施保花保果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加速花的分化,防止落花落果。

8病虫害的防治

辣椒病害的发生直接影响辣椒植株的正常生长,导致产量、品质、经济效益下降。因此,明确辣椒常见病害的发生情况并有针对性地予以防控十分重要。

8.1辣椒病毒病

(1)症状

辣椒病毒病主要是由蚜虫传播的。辣椒常见的病毒病症状有3种。

①花叶型。植株患病后,叶片显现出较为明显的浓绿与淡绿相间的花斑,叶片的色泽匀整度欠佳。

②畸型。分阶段考虑,植株患病初期可见其心叶叶脉褪绿,病叶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步增厚,同时,叶片边缘略微卷曲;后期植株矮化迹象明显,上部呈丛簇状。

③条斑型。叶片呈褐色、黑色,周边的侧枝、主茎均有可能受到影响,有不同程度的落花、落果现象。

(2) 防治措施

播种前以日晒种子的方式予以杀菌处理,时间在1~2 h,适当提高种子温度;而后转至55℃的温水中浸泡30 min;捞出后再用10%磷酸三钠浸种20 min,洗净并置于清水内浸泡6~7 h;转至30℃恒温中催芽。

日常种植中,若发现辣椒植株有蚜虫,可用30%啶虫脒1500倍液喷施处理;病毒发生初期,用1.5%植病灵乳剂800倍液每5~7 d喷施一次,持续2~3次。

8.2 辣椒青枯病

(1)症状

辣椒青枯病多发于坐果初期,植株在中午呈萎蔫状,早晚可恢复正常状态。植株茎基部有不定根或不定芽,部分植株的茎基部有褐色病斑。纵剖茎部,维管束呈现褐色,部分青枯病症状较重者的横切面保湿后有乳白色黏液。

(2)防治措施

辣椒种植区域具备发病条件但植株尚未显现出病症时,喷施70%琥珀酸铜500倍液予以预防;有病株时应及时将其拔除,并用20%石灰水对病穴做浇灌消毒处理,可阻止病菌向外部扩散;田间存在大范围病害时,可使用80%乙蒜素乳油2000倍液,以灌根的方式处理,每株用量0.5 L,按照每7~10 d一次的频率操作,通常2~3次后即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8.3辣椒炭疽病

(1)症状

辣椒植株生长中后期易患炭疽病,会引发不同程度的落叶、烂果现象。根据病原的不同,炭疽病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植株的叶片和果实是主要受害部位,更易见于成熟的老叶和果实。在辣椒植株生长全周期内,成熟果实易患黑点炭疽病,果实表面有相对较大的黑点。相比于黑色炭疽病,黑点的颜色略深,若现场环境湿度较高,该处会溢出黏质物。病斑具有水渍状、圆形等多种形态,斑上小点以橙红色为主,现场环境湿度较高时,病斑会溢出淡红色黏质物。

(2)防治措施

辣椒植株患病初期,用50%咪鲜胺锰盐WP 3000倍液喷施全株;发病严重时,每5 d喷1次,连续2~3次。

8.4虫害的防治

(1)小地老虎对辣椒幼苗为害较大,以啃食辣椒根茎为主。防治小地老虎时可使用吡虫啉水分散颗粒剂;也可以采用预测预报和调查方法防治小地老虎,关键是在3龄幼虫以前灭杀,此时幼虫未能扩散为害,且抗药性较小。

(2)蚜虫是辣椒生长过程中常见的虫害,主要为害辣椒叶片,对辣椒光合作用的进行产生一定影响。早期防治蚜虫时,可使用吡虫啉水分散颗粒。

(3)棉铃虫、烟青虫虫害可发生在辣椒整个生育周期,为害叶片、根茎、果实等。幼虫以蚕食叶片为生,可使用联苯菊酯喷雾进行防治。在幼虫为害期,于傍晚下田及时检查心叶,如果发现新鲜虫粪,应及时捕杀幼虫。在辣椒种植区域内布置黑光灯,可诱杀棉铃虫、烟青虫成虫。种植人员应注意保护田间棉铃虫、烟青虫天敌,如草蛉虫、瓢虫等,可有效抑制害虫繁殖。

9 结 语

辣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能够保证辣椒种植过程中产量和质量,在提高辣椒种植经济效益的同时,满足市场和消费者对辣椒质量的要求。种植人员应掌握辣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并做好辣椒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工作,降低各种不良因素对辣椒生长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陈亚丽.辣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分析[J].种子科技,2023,41(10):91-93,129.

[2] 陈强.辣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探究[J].中国果菜,2021,41(1):74-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