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意义及对策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5
/ 2

推进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意义及对策探析

王强

大连重工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辽宁省大连市   116000

摘要:党风廉政建设是党的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任务。在企业深入改革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尤为重要,关乎企业发展资源优化配置成效,更关乎企业未来发展命运。因此,企业要对党风廉政建设有充分、深刻的认识,从而在其运行过程中发挥党风廉政建设作用,相关领导和部门也应该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以及反腐败相关工作,并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良策。

关键词:党风廉政建设;企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当今社会,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已成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推进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对于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员工素质、强化监督执纪等对策,可以有效推动企业党风廉政建设,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展望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将越来越受到重视。企业应积极探索和实践更加有效的党风廉政建设措施,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1 新时代下对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认识

首先,企业在进行党风廉政建设时,需要具备较强的政治意识。在推动党的廉洁政治建设过程中,企业必须保持坚定的立场,端正自己的态度,培养先进的思想,采取科学和合理的方法。在现阶段,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不仅需要展示出时代特性,还应保证企业能从中获得一些经济利益,避免在党风廉政建设过程中出现贪污行为,坚决解决相关的企业贪污问题。其次,企业的党的纪律和行为规范的推进方向是独特且引人注目。在企业中,必须严厉打击基层党组织的贪污和腐败行为,积极地解决企业内部的腐败问题,同时也要主动地与员工建立良好的关系,以此来保持与社会各界的紧密联系。最后,企业可以通过研究基层的党组织行为,找出企业在廉政建设中的一些不足之处,维护企业的领导地位,增强企业的警觉性,预见企业的管理路径,进一步保证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任务能够得到全面执行。企业中党的纪律和行为规范的构建仍然需要承担责任。

2 党风廉政建设的现状分析

2.1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机制还不够健全

(1)不敢腐的机制仍需完善。对关键少数、重点领域的执纪问责力度不足,针对性不强,考核指挥棒作用发挥不充分。问责震慑警示作用还很不够,部分基层党组织对违规违纪问题的责任追究“短路失效”,咬耳扯袖、红脸出汗的“第一种形态”应用力度明显不足。(2)不能腐的制度笼子还未织密。在生产经营和安全环保等领域的追责问责链条不够完整、制度还不健全,仍然需要加大实践力度,持续在建章立制方面下功夫,真正把纪律挺起来、立起来、严起来,用制度管住党员干部、看住权力,有效防止公权力被滥用。(3)不想腐的浓厚氛围尚未完全形成。廉洁教育形式仍需要进一步创新,警示教育的载体不够多元化,针对性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在基层党员干部廉洁教育全覆盖方面,仍需要加大工作力度。

2.2 思想认识不到位,轻党风廉政而重生产经营

对于企业来说,重视企业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本没有错,但是忽略党风廉政建设是不应该的,更是致命的。在一些基层单位和部门中,前期重视安排党建工作和党风廉政工作,能做到和行政工作“同谋划、同部署”,但在“同检查、同考核”方面做得不够,后期跟踪监督力度不够,执行落实起来也存在不及时、不主动问题。部分企业内部缺少专业化的纪检工作人员,存在个别员工身兼多职的情况。当生产经营任务较重时,就可能忽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3 加强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措施

3.1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

(1)着力推进不敢腐的惩处机制。一方面,应紧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加大执纪问责力度,紧盯招标投标、基建、物资采购等重点领域环节,从严查处基层微腐败问题,有效规避从业风险;另一方面,将各项查纠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加大奖惩力度,倒逼责任落实、管理提升,持续在用好第一种形态上下功夫,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对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党员干部立即干预,采取约谈、批评教育等方式进行处理,促进抓早抓小。(2)着力推进不能腐的制度机制。应深化标本兼治,推进重点领域的制度建设,总结违纪违法案件规律,杜绝制度漏洞,加强对制度履行情况的监督机制,纳入考核体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进一步完善责任追究制度体系,完善生产经营违规问题追责制度,充分发挥制度刚性作用,促进党员干部遵循制度、规范工作。对内审外查等监督发现的每一个问题都不放过,不仅要追究问责在全面从严治党、生产经营管理、安全环保等领域的失职失责问题,还要追究问责屡查屡犯、履责不力导致的重大风险隐患问题。(3)着力推进不想腐的教育机制。一方面,用好司法警示教育阵地,引导党员干部守法纪、强作风、勇争先,用反面典型案例提升警示效果,加大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工作力度,让犯错误的干部职工知错立改、红脸出汗;另一方面,健全完善常态化警示教育机制,深刻剖析干部职工违纪违法典型案例,通过邀请属地纪委监委专家授课、参观属地警示教育基地、分层分类推进反腐倡廉教育,帮助干部职工远离违纪红线。

3.2 压紧压实“两个责任”

基层单位要牵住管党治党的“牛鼻子”,明确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进一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严格落实监督职责。一是要提高考核问责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比重,建立健全问责机制,直接与评先选优、职称晋升挂钩,确保问题责任人无法推卸责任,保证国有企业的监督职责落到实处;二是将监督责任与绩效考核挂钩,进一步明确“三线监督”的监督要求和侧重点,通过绩效考核制度,促使业务、职能、专责监督工作人员严格履行监督职责;三是完善与基层站队开展的上下联动监督工作机制,通过基层调研、季度考核、下发“工作提示”等方式,指导基层党支部纪检委员开展监督检查,防止监督缺位和错位。

3.3 融入管理,推进改革发展

企业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管理,必须将党的纪律和廉洁的建设深度融入企业的每一个环节。第一,企业需要借助“三重一大”的原则,加强对企业决策过程的监管。纪律检查部门需要利用公民提供的信息、法律法规的考核、特定的审计等各种方式来掌握“三重一大”的决策体系的实施状态,并且需要对决定的错误、操作步骤的不合理等事件进行回顾和追究。企业需要通过效率监测来加强对企业核心流程的管理,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对企业的重点和弱点进行效率监控和设计,通过检查找出管理上的缺陷,并及时进行修正和完善。第二,在进行效率监控任务的同时,不仅需要发现并修正管理过程中的失误,也需关注到建设性的制定阶段,并在这个阶段对相关的规则进行适当的修订和标准化,从而确保效率监控任务取得预期的结果。

结束语

把党的纪律和廉政建设视为企业成长的基础,这是实现企业盈利的关键步骤。然而,企业需要在实施这一理念的过程中按部就班,因为它的职责特点使它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工作架构。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企业需要掌握如何评估国内外的情况,并在二十大精神的指导下能否保持前进的工作态度,这是决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此项任务无疑充满挑战,需要企业的党员领导者与企业经营者坚定信念,建立起有效的反贪污、清正廉洁的体系,从而取得最后的成功。

参考文献

[1] 赵敏.新时代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创新[J].中国有色金属,2020(S2):130-132.

[2] 房鑫,余连勇.企业党务工作者培训体系优化[J].企业管理,2021(7):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