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建工作深度融入思政课教学研究——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5
/ 2

高校党建工作深度融入思政课教学研究——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

赵巧军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831100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将高校党建工作深度融入思政课程教学中,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分析党建工作与思政课教学的内在联系,提出具体的融合策略和实施路径。通过揭示党建工作对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为高校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高校党建;思政课教学;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融合

项目来源:2022年度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资助课题(课题批准号:XJNZYDJ202203);学院“双高”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究中心”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课教学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思政课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他们的政治觉悟和使命担当。本文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探讨如何将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课教学相结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党建工作与思政课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意义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伟大事业的指导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一系列重要理论,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1]。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如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等。将毛泽东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业,坚定信仰信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背景下总结实践经验、回答理论问题的伟大成果。这一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学生通过将理论融入思政课,能够系统地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理论创新和实践成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三)党建工作与思政课教学的内在联系

党建工作与思政课教学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党建工作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主要任务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贯彻执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而思政课教学则是党建工作在高校的重要途径和载体,通过思政课教学,可以向学生传授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使命担当。通过将党的建设工作与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紧密结合,能够有效推动两者之间的相互提高与协同进步,这对于培育具备资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值得信赖的新一代领导者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党建工作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党建工作在思政课程中的实施现状

近年来,高校党建工作在思政课程中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方面,高校通过开展党员教育、红色教育等活动,将党的历史、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等融入思政课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刻理解党的伟大事业[2]。另一方面,高校还通过组织党员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党的宗旨和使命,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但是当前高校党建工作在思政课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内容单一,较多的集中在党的历史和理论教育,而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解读和实际应用不够充分;再就是形式化现象严重,部分高校的党建工作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认同感不强。

(二)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与现实脱节、教学方法单一等方面。教学内容与现实脱节,使得学生难以将所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影响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单一,过多的采用灌输式教学,缺乏互动性和参与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积极性不强。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党建工作与思政课教学的内在联系认识不够深刻,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一方面,部分高校对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将其与思政课教学相分离,使得两者相互促进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部分思政课教师对党建工作缺乏深入了解,难以将其与教学内容有效融合,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为解决这些问题,高校应充分认识党建工作与思政课教学的内在联系,加强党建工作与思政课教学的深度融合,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认同感;同时,加强党建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党建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思政课教学。

三、党建工作深度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策略

(一)创新党建工作的内容与形式

为了使党建工作与思政课教学紧密结合,需要创新党建工作的内容与形式。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党建工作应该与时俱进,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

[3]。党建工作可以结合学生党员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点,开展更加个性化的教育培训,例如,针对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可以着重讲解科技创新在国家和民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党员在科技创新中的先锋模范作用;针对文科专业的学生,可以重点讲解党的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党建工作可以通过搭建网络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拓宽教育渠道,例如,建立党建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发布党建资讯、理论知识、互动话题等,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党的理论和政策,提高党建教育的覆盖面和实效性。党建工作可以与思政课教学中的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模拟辩论等互动教学方法相结合,使学生党员在模拟实践中提升政治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例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就重大历史事件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站在不同立场分析问题,从而加深对党的理论和实践的理解。党建工作还可以通过组织参观革命历史纪念地、开展红色旅游等方式,让学生在现场教学中感受党的光辉历程,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

(二)优化思政课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应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党的伟大事业,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在讲解党的发展历程和理论时,可以结合当前国家的发展状况和国际形势,让学生看到党的理论和政策在现实中的具体运用和成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案例教学可以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现实问题或典型案例,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党的理论和实践;互动式教学则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案例教学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或现实问题,如毛泽东领导的红军长征、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等,让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观点,从而提高学生对党的理论和实践的理解。

(三)构建党建工作与思政课教学的互动机制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组织思政课教师参加党建工作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这可以通过组织定期的党建工作研讨会、专题培训、实地考察等形式进行,让思政课教师深入了解党的最新理论和政策,以及党建工作的实际情况和经验。开展教学研究,鼓励教师探讨党建工作与思政课教学的有效融合方式,提高教学质量,这可以通过组织教研活动、教学竞赛、课题研究等方式进行,让教师分享彼此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共同探讨如何将党建工作与思政课教学更好地结合起来。在课程中,教师可以组织教研活动,探讨如何将党建工作与课程内容有效结合,通过教学研究,教师可以找到党建工作与课程教学的切入点,如在讲解党的基本理论时,结合党风廉政建设等内容,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党的伟大事业。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课堂讨论、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使命担当。

结语:

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思政课教学,是新时代高校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不断创新党建工作与思政课教学的融合方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胡飞雄,马逸凡,李洪全.探究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课教学的有机融合[J].时代报告,2023,(07):62-64.

[2]单向东.浅谈高校思政课教学与学生党建工作协同发展[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1):30-32.

[3]胡飞雄,周伟荣,谢静娴.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课教学协同发展研究[J].吉林教育,2022,(35):10-12.

第一作者简介:赵巧军(1973-),女,汉,陕西兴平人,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硕士,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