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杭州市澎博幼儿园

小班幼儿在建构区中材料使用能力的观察与研究

沈蓓

杭州市澎博幼儿园 

一、问题提出

建构游戏是一种比较开放、富有灵活性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可以开发幼儿的大脑,锻炼其思维想象能力,建构区是最宽阔的,可以容纳许多幼儿,在此过程中也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的交际交往能力、同伴之间的合作能力。在幼儿建构游戏过程中,教师会关注幼儿的各种建构行为,分析幼儿在游戏中运用的建构技能及不同材料的使用使建构行为所反映的建构水平。

小班幼儿往往在建构时通常都是物意识、目的的进行搭建,对材料使用能力一般,我们大家都知道,建构游戏是一直都是深受幼儿喜欢的一种游戏类型:它给幼儿快乐、经验、学识、思想、健康,是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重要的教育手段。它之所以深受幼儿喜爱是在于它的操作性,幼儿通过建构操作,在认识形、色、增强空间概念的同时,相互启发丰富了生活经验,提高认识能力,也学习了平铺、延伸、叠高、架空及围封等技能。既然如此,游戏的可操作物即游戏材料便显得尤为重要。幼儿游戏是在作用于游戏材料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老师在投放游戏材料时,必须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原有的经验,同时也要考虑到材料投放的方式,包括数量种类和种类的搭配,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幼儿游戏的发展,下面我将通过一学期在建构区中投放材料观察幼儿对材料的使用进一步分析小班幼儿是如何运用投放的材料以及不同的表现,并探析如何增加他们对材料的使用能力,最终提升小班幼儿在建构区中对材料投放的使用能力。

二、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的

1. 通过观察,分析小班幼儿在建构区中对材料的投放与使用能力有哪些不同的表现,并探析使用原因。

2. 探寻提升小班幼儿在建构区中材料的使用能力的方法策略,并帮助小班幼儿提高搭建游戏水平以及材料的使用。

(二)研究对象

    小二班全体幼儿

(三)研究方法

定点观察法、追踪观察法、照片记录法、轶事描述记录法等。

二、事件描述

镜头一

大宝、苏苏、汉堡三个小朋友安安静静在建构区搭建,我走到他们旁边默默地观察他们的游戏过程。大宝说:“老师,快看!我们的水上城堡。” 苏苏说:“这个积木放在下面当做房子,这个当做屋顶。”大宝说:“我们把水上城堡搭的高一点吧!”汉堡说:“你要把这个大积木放在下面、小积木放在上面,才能搭的高。”大宝说:“水上城堡是有围栏的,不然小朋友被坏人抓走了怎么办?”苏苏说:“这里有还有纸砖,我们用纸砖来当做围栏,把我们的水上城堡保护起来。”

镜头二

今天东东、大宝还有小翊等小朋友在建构区选择材料准备玩搭建,一起讨论选择什么材料,不一会儿,东东说:“我们用牛奶杯搭建一个城堡吧。”大宝说:“好呀,那我们就一起来搭建城堡吧!他们一起把牛奶杯全部搬出来,搭着搭着多宝也加入了:“咦?怎么才能搭建成大的城堡呢?为什么牛奶杯老是坍塌呢?”小翊说:“我们多试一下吧,没关系的。”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终于不在坍塌了,渐渐的城堡越垒越高。

镜头三

游戏时间开始了,乐乐说:“我们一起来搭建高楼吧。”歌扬说:“好呀我们一起来搭建一个超级大的高楼吧。”大麦说:“好的,我们家住普福南区,我要搭的像我们小区一样高的楼房。”郁心何小朋友先把纸筒一个一个叠在一起,和收玩具的时候一样,显然没有成功。这时,楷楷小朋友说:“老师上次告诉我一个可以搭高的办法,我们一起试一试吧!”于是,四个小朋友的高楼就开始搭建起来了。一开始也是没有搭高,后来小朋友们逐渐增加地面的纸筒,高楼就慢慢变高了,还用纸杯变成一个围栏。

三、观察分析

通过对这三次事件的观察发现,不同的幼儿在建构区中材料使用能力的发展情况也有所差异。由于家庭教养方式、幼儿自身个性和气质等方面的不同,会导致幼儿语言交往能力发展的差异性。对于镜头一、二、三中幼儿的表现,我进行了如下分析:

因为不同的建构材料使用,对于幼儿的游戏感受和体验都是不同的,这也能够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所以本文将针对幼儿建构区当中的材料与投放使用,进行观察分析与策略引导。

(一)选用合适的材料

在幼儿教师对幼儿建构区当中的材料进行相关的投放与使用时,就需要幼儿教师能够对幼儿的动手能力产生充分的了解,并且在这一程度上能够根据幼儿的动手能力来选用合适的材料,从而能够更加在能力的培养上提供一定的帮助。并且在选用材料的过程当中,也要能够严控材料的选择,选择一些可塑性较强的材料,激发学生在动手过程当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且在使用材料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可以适当的掺杂一些游戏环节,使这些有细节能够充分的激发幼儿对游戏的兴趣,能够在不断进行游戏的过程当中,通过相关的互动来促进幼儿的综合性发展。并且的选用材料的过程当中也要选择具备充分拓展探究性的材料,使幼儿能够在不断探究的过程当中,充分的激发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提升他们的动手和实验探究能力。

(二)充分的结合生活

教师在安排低结构材料的投放和使用的过程当中,就应该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投放一些适合于他们的材料,使这些材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真正的对他们起到一定的帮助。并且在投放材料之前,也可以选择一些和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这样就更容易使幼儿产生一定的亲切感,在生活实际联系的过程当中,促进对于材料的使用和操作。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行材料的投放,也能够加深幼儿对这些生活材料的了解,提升他们的综合性能力,也能够更好的培养幼儿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

四、策略导引

针对镜头一、二、三中孩子在建构区中材料使用的现状,教师应该如何调整、应对?

(一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

教师在进行材料投放的过程当中,可以积极地使用一些粘土材料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再将粘土捏出不同造型的过程当中,也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粘土来进行搭配,这样的材料投放和活动都能够激发幼儿相关的思维能力,培养幼儿在一定程度上的动手操作能力。与此同时,在开展相关游戏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游戏操作,可以使用沙子和水进行混合来引导小班的幼儿能够和教师一起进行观察,在不断观察的过程当中,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进行发展和提升。在建构区投放更加多样化的材料充分的培养小班幼儿的动手能力。

(二)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积极的对建构区划分层次,可以在手工区摆放一些工艺品和相关的绘画材料,使幼儿可以在手工区积极的进行手工制作。并且,在对资源的划分过程当中,也要对幼儿进行分组,使每一组都能够拥有不同的材料,保证幼儿之间可以进行充分的交流和互换,在这样的和谐氛围当中,积极的进行手工的创作,同时,也可以促进每一位幼儿充分的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和同伴交流的过程当中,激发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更好地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

五、反思跟进

在对小班幼儿建构区进行材料的投放与使用的过程当中,就需要幼儿教师能够充分对幼儿的能力进行考察,选择一些适合于幼儿使用的材料来进行投放,通过这些材料和资源的使用能够真正得对幼儿综合能力的提升起到一定的帮助,更好地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