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4
/ 2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毕亚君1,冯嵩然2

1身份证号码21101119940701072X

2身份证号码211002198603101214

摘要:在二十一世纪,我国各行各业都取得了十分不错的成绩,其中,建筑行业异军突起,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重点关注,在此背景之下,装配式建筑应运而生,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以支持这种新型建筑形式的发展。此外,人们也更加关注装配式建筑的理念和细节内容,对于其自身所蕴含的优缺点也有了一定的掌握。建筑行业为了适应当前的市场形势,也将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在了建筑项目当中,并且进行充分的研究改进,极大程度上推动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引言

为了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大力推行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这种施工技术不仅能满足节能环保的要求,还可以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工程造价。但由于我国在装配式建筑施工方面起步较晚,所以目前尚未形成健全的技术体系。

1装配式建筑概述

装配式建筑工法是一种新的现代工法,提倡采用可持续技术生产高质量的环保建筑构件,一方面满足国家对住宅管理和节能减排的要求,另一方面可以有效解决施工空间的问题。同时预制构件工程与传统工程相比,可以将建筑构件更安全地运送到施工现场,并根据施工要求进行安装。在安全方面,装配式建筑采用标准化、机械化生产工艺,避免了工地对建筑构件质量和工艺的控制,装配结构可以按照预定的标准尺寸进行制作,显著加快安装速度和相关建筑工程的施工速度。与传统的灌注式混凝土相比,节省了建筑混凝土的支架、模板等耗时较长且具有危险性的工作。传统的建筑方式存在着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预制构件建筑的出现更完美地解决了这些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境问题的重视,预制构件建筑被广泛接受,并发挥出了它的优势。因此,加强对装配式建筑的研究,使其技术更加成熟,更好地服务建筑行业的发展,成为了当前建筑行业的当务之急。

2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2.1构件生产、运输

构件是构成装配式建筑的基础功能单元,首先在设计构件规格及参数之前,可采用3D技术为建筑整体建立三维模型,通过三维模型对建筑各节点及关键位置的受力大小与方向进行详细分析,以此为基础拆分模型来设计构件,并对构件的关键位置予以相应的强化。构件设计过程中需考虑到构件各种点位的预留,及是否方便生产运输,进而提升构件生产的可行性并降低生产难度,对构件的质量予以有效控制。而在构件的设计方法上也不应当墨守成规,应积极结合不同的生产方式尝试创造新型的设计方案,始终重视对构件设计方法进行持续性的完善优化。除设计之外还需重视构件的生产运输工作。在构件生产阶段必须保证构件各方面性能参数满足工程的实际需求,且对于构件的生产时间应严格进行控制,这就意味着在寻找用于合作的构件生产厂家时,应着重考量厂家的生产能力、技术力、设备先进性及生产人员的职业素养。完成初步的生产之后还需要对构件参数进行测试,保证构件质量合格,在此基础上再对构件进行精细打磨,以确保构件的规格符合工程的实际需求。完成构件的生产作业之后则需要慎重安排运输工作,构件在运输之前要充分核对运输工具的运载力,确保工具能够完成构件的运输工作。在对构件进行转运时应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尤其是对构件边角的缓冲和防护,此外还要做好构件的固定作业,固定应具有科学性,避免运输过程中因受力不均造成侧翻。最后,构件运抵现场之后应做好相应的存放保护工作,避免构件因其他意外因素受损。

2.2叠合板吊装施工技术

叠合板的安装采用吊装的方式进行。在吊装过程中,应切实保障各个吊点的受力均匀,并保持起吊速度均匀、稳定性良好,相关人员对吊装设备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应避免与其他结构发生磕碰,影响叠合板的质量。如吊装后的叠合板位置与预设的位置存在偏差,应立即对其进行校正,但不能使用撬棍等设备,否则会对叠合板的质量产生影响,可以尝试应用楔木对其进行调整。在叠合板铺设过程中,要观察其是否预留孔隙,叠合板的平整度是否满足要求。例如,在某项目中对叠合板进行吊装作业期间,设置4个吊点,并保持各吊点受力均匀。吊点位置选择在结构中腹筋和格构梁的交接位置,并控制每个吊装板块之间的距离约为整个叠合板长度的23%。叠合板吊装过程中使用锁链保障叠合板受力均匀,使用长3.8m的链条辅助吊装,同时在3m以下位置预留一定的空间,保障叠合板可以进行角度和位置调整,减少叠合板吊装的误差。在吊装过程中若发现叠合板之间存在大量的缝隙以及不平整的情况,要使用泥浆对缝隙进行封堵,并采用木楔对边缘位置进行调整,或者对支撑体系进行调整,使吊装后叠合板与板底位置贴合程度良好。

2.3剪力墙预制施工技术

剪力墙是装配式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结构,主要发挥承重作用,其施工质量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所以在实际施工中,必须保证剪力墙结构具备一定的力学性能。另外,由于剪力墙结构在拼接过程中有特定的连接方式,所以对尺寸精度和结构形状要求较高,一旦存在误差,将会为后期装配带来极大困难,从而引发质量问题。结合施工经验总结来看,在拼接剪力墙的过程中,想要保证拼接工作有序进行,就要施工人员在合适的位置预留孔洞,并将钢筋插入其中,而后完成浇筑作业。

2.4后浇部位及注浆施工技术

为使装配式建筑中PC构件的拼接顺利完成,还应重视后浇部位的施工作业,引导施工人员重视PC构件吊装、固定后的浇筑作业。施工前期,相关人员应提前核查装配式模板、混凝土材料配制的整体质量,分析施工质量管理需求,然后开展浇筑工作。正式浇筑前,应提前清洁浇筑面的污染物,修堵PC构件拼接过程中可能留有的缝隙。浇筑装配式建筑墙柱底部时,砂浆厚度约为30~50mm,墙柱浇筑完毕后,还应准确计算各层混凝土材料的实际厚度,使其厚度控制在40mm。为避免在浇筑过程中出现空洞现象,还应坚持快插慢拔的方式,对该区域的混凝土进行振捣,振捣结束后养护混凝土浇筑区域,实际养护时间约为14d。装配式建筑PC构件注浆施工时,施工人员应检查灌浆孔的通畅性,详细检验灌浆材料的实际强度、流动度,抗压强度试验结束后,记录浆液流动度降为260mm时损耗的时间。灌浆过程中,由于装配式预制墙体灌浆面积大、料多、灌浆施工时间长、初凝时间较短,所以,可分区进行灌浆施工作业,合理地安排施工人员使用电动灌浆泵、压力法完成灌浆工作。需要注意的是,注浆前施工人员应充分润湿注浆孔洞,避免出现开裂问题,并且由于注浆时间过长会出现注浆孔洞堵塞的情况,还应及时从其他孔洞进行补注,孔洞注浆饱满后停止注浆。注浆施工结束24h后,逐一检查注浆孔,同时对部分未注满的注浆孔进行补注。

结语

作为一种新兴的施工技术,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表现出多方面的优点,因而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为了使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项目发挥应有的作用,更需要工程设计、施工人员在把握核心技术的基础上,严格按照相应规范施工,来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程越,周双虎.论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22(10):49-51.

[2]谢秉成.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内容与应用策略探究[J].房地产世界,2022(20):134-136.

[3]刘方旭.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佛山陶瓷,2022,32(10):99-101.

[4]开璇.浅析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房地产世界,2022(18):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