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换乘站客运服务标识设置解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4
/ 2

地铁换乘站客运服务标识设置解析

兰思琪佟瑶

福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事业部,福建 福州 350001

摘要:在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对缓解城市人民出行压力有着一定积极影响。许多城市都开设了多条地铁线路,为了使广大群众获得良好的出行体验,应当保证地铁换乘具有一定的顺畅性以及规范性,因此客运服务标识的设置至关重要。下面将针对地铁换乘站客运服务标识中设置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深入探索,在这一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正确引导与组织乘客在地铁内进行换乘,提升出行效率。

关键词:地铁;换乘站;客运服务;标识设置

  在现代化生活中,地铁成为了人们出行首选的交通方式,随着地铁线路的不断增加,换乘站的数量也随之提升。而换乘站具有客流量比较大、流向比较多的特点,促使地铁客运管理难度显著提升。为了能够促使地铁客运组织工作顺利开展,应当做好换乘站客运服务标识的设置工作,促使客流快速且安全的疏散。

  1. 目前地铁换乘站客运服务标识设置存在的不足

当前我国对地铁标准车站客运服务标识设置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但是许多发达城市的地铁线路比较多,在后期建设过程中,与当前运营线路以及车站之间换乘之间的关系不协调,主要是因为在前期缺少综合全面的考虑,设计依据不完善、客运组织结构比较复杂,对应的标识设计形式比较单一等问题都充分被彰显出来。下面将进行详细分析:

1.1设计前期缺少全面的考虑

对应一些比较复杂的地铁线路,标识设计人员需要站在发展的角度,能够找到合适且有效的方式,实现乘客快速、准确、安全疏散的目标,进而才能够达到地铁换乘站标识设置的基本要求。如果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目光比较短浅,并没有考虑后期建设将会给后来的换乘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许多地铁站在设计的过程中一直考虑美观、色彩等方面,并没有考虑其功能性,使标识设置失去了最终的价值。

1.2缺少科学有效的设计依据

我国目前对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标识设计的要求基本都是局限在标准车站,缺少对换乘车站的细致化规定以及及标准。因此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基本都是依靠设计师的工作经验以及个人主观意识,根据对客运组织的理解来设计换乘站。但是许多设计师的工作阅历比较少,无法实现对系统且科学的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进行标识设计,进而信息传播方面出现了误差。

     1.3组织结构复杂

   换乘站与一般的车站以及客流组织存在明显的区别,是将两条或者多条线路联系到一起的多种目的客流客运有机体。因此车站乘客可能并不是单纯的进、出站,还可能出现其他选择,对应的客流组织发生变化,标识设计也需要进行调整[1]

    1.4标识设计形式比较单一

换成车站可能会存在高峰客流时段,而这与常规客流客运组织情况有着一定的不同,如果一直延续着以往比较静态且单一的标识设计方法无法达到乘客换成信息获取的需求。比如扶梯系统可以根据客流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方向或者停止运行。设计师针对不同地区需要做好模式化设计。而广大群众之间的文化以及地区认知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可能会出现信息在该地没有问题,但是在其他地区出现错误的现象。

  1.  地铁换乘站客运服务标识设置的有效措施

地铁使用全封闭性的交通工具,在地下车站内,不同方向通道之间相互交错,站台与站厅看起来都比较相似,且人流比较大,乘客可能会出现定向困难,随波逐流的情况。为了能够使乘客高效出行,需要通过标识明确地铁内部方向[2]。尤其是在人流比较大,多岔道的空间内,为了能够快速判断,寻找自己的目标以及乘坐的线路,标识设置至关重要,对乘客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下面将针对标识设计方案以及标识设计管理方法进行深入探索,保证为地铁换乘客运服务标识设置工作的科学性奠定坚实基础。

     2.1标识设计方法

     首先,地铁换乘站标识设计之前,设计人员应当查找并且翻阅国内外预支相似的工程,实现对案例现状的科学有效分析,进而总结一定的经验,并且获得相应的启发。除此之外,还应当建立起与专家、地铁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实现技术分享。在这一基础上围绕着国家新出台的标准进行全面的设计,保证能够形成属于自己的系统理论参考资料,为对应的标识设计奠定坚实基础。其次,设计人员需要不断寻找科学有效的方法,保证乘客在换乘站能够快速且准确的找到出行方向,实现对客流的安全疏散,进而才能够发挥出地铁车站标识设计的作用。最后,在进行标识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还应当实现对客流组织的分析反证建筑、规划的合理性[3]

   2.2科学分析客流

在进行标识设计的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客运设计的情况,分析换乘车站客流量,在这一基础上围绕着客流密度、客流量等方式找出主、次客流方法。通过电子可变化牌体、多媒体信息显示中单与静态标识现结合的方式,使整个标识设置更加明显。在这一基础上,可以利用先进的电子技术可变标识,完善电子查询、终端显示等方面的内容,保证对应的信息更加完善,能够解决以往比较单一且静态的标识设置现状。

2.3完善通用设计

在换乘站设置标识,主要就是为乘客提供良好的服务。所以在进行标识设计的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当地区域特点以及客流组成结构、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内容[4]。传统的标识设计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需要在这一基础上完善视觉标识设计、开发听觉标识设计、细化触觉标识设计。可以进一步分析与研究多维感官标识系统,进而使整个设计呈现出人性化的特点。

2.4实现对地铁换乘站重要信息的充分设置

   在地铁换乘站客运服务标识中,对一些比较重要的换乘信息应当重复设置,基恩人才能够使乘客更加准确且直观的找到出行线路。对一些比较重要的换乘信息,需要在通道或者换乘的路径上连续性的设置,即便是在复杂的环境下也能够明确方向。并且这样的方式还会给乘客带来心理上的欣慰,以免对自己的出行方向产生质疑。

   2.5根据现有问题实现修编

通过对当前大部分城市地铁标识的调查,及时的发现问题并且反馈给相关部门,由地铁复杂人员进行核实后作出回复。而大部分地铁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当时标识设置人员的考虑角度不一样。在以往条件下,很多换乘站是虚拟换乘,需要出站后再换乘,乘客进站后发现非付费区不连通,需要折返回地面,会造成不便[5]。目前,大多数换乘站已经实现站内换乘,乘客购票后在付费区可以进入任意一条线路站台,从方便乘车人员的角度出发,出入口有必要标注所有线路号。因此地铁还需要进一步调整站内换乘站的相关标识,加上线路号,并在后续标准修编时考虑进一步优化。对于非付费区不连通的情况,车站可增加友情提示、指导说明等;票务处理方面,乘客若走错,可到服务中心办理不扣费出站。

  1. 结束语

    根据文章叙述,地铁出行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随着地铁线路的增加,换乘站越来越多,而在面对较大的客流时,如何引导比较重要,由此地铁客运服务认识到了标识设置的重要性。然而当前地铁标识设置中存在许多有待优化的问题,影响了人们的出行。为了优化这一现象,应当进一步创新标识设计方法以及管理理念,为地铁乘客换乘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邱少婧. 基于行人特征分析的地铁换乘站安全疏散仿真研究[D]. 大连交通大学, 2023.

[2]张建红. 近期建设的地铁换乘车站及换乘方式研究[J].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3, (03): 20-23+328.

[3]田郝青. 地铁换乘站客流组织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研究[J]. 甘肃科技, 2022, 38 (23): 32-36.

[4]王晓飞, 赵留杰. 基于灰色层次分析法的地铁换乘站服务水平研究[J]. 菏泽学院学报, 2019, 41 (02): 63-67.

[5]杨令, 沈增涛. 既有地铁车站功能性改造的客流适应性分析[J]. 铁道标准设计, 2019, 63 (11): 14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