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奶山羊优良品种与乳房炎的治疗

/ 1

关中奶山羊优良品种与乳房炎的治疗

张洁1 吉根林2

1西安市高陵区农业农村和林业局鹿苑乡镇畜牧兽医站,

2西安市高陵区职业农民协会

一、奶山羊优良品种简介

1、莎能奶山羊是世界著名的奶山羊品种之一,原产于瑞士,分布最广,除气候十分炎热或非常寒冷的地区外,世界各国几乎都有,现在半数以上的奶山羊品种都有它的血缘。

外貌特征:莎能奶山羊具有典型的乳用家畜体型特征,后躯发达。被毛白色,偶有毛尖呈淡黄色,有“四长”的外形特点,即头长、颈长、躯干长、四肢长,后躯发达,乳房发育良好。公、母羊均有须,大多无角。

生产性能:成年公羊体重75~100.0公斤,最高120.0公斤,母羊50~65.0公斤,最高90.0公斤,母羊泌乳性能良好,泌乳期8~10个月,可产奶600~1200.0公斤,各国条件不同其产奶量差异较大。最高个体产奶记录3430公斤.母羊产羔率一般170~180.0%,高者可达200~220.0%。

2、关中奶山羊

因产于陕西省关中地区而得名。系30~40年代外国传教士为喝奶之需,带入关中三原、富平、西安等地的一批莎能羊、吐根堡羊与当地山羊杂交而成。

外貌特征:关中奶山羊体质结实,结构匀称,遗传性能稳定。头长额宽,鼻直嘴齐,眼大耳长。母羊颈长,胸宽背平,腰长尻宽,乳房庞大,形状方圆;公羊颈部粗壮,2前胸开阔,腰部紧凑,外形雄伟,四肢端正,蹄质坚硬,全身毛短色白。皮肤粉红,耳、唇、鼻及乳房皮肤上偶有大小不等的黑斑,部分羊有角和肉垂。

生产性能:成年公羊体高80厘米以上,体重65公斤以上;母羊体高不低于70厘米,体重不少于45公斤。体形近似西农莎能羊,具有“头长、颈长、体长、腿长”的特征,群众俗称“四长羊”。公母羊均在4~5月龄性成熟,一般5~6月龄配种,发情旺季9~11月,以10月份最甚,性周期21天。母羊怀孕期150天,平均产羔率178%。初生公羔重2.8公斤以上;母羔2.5公斤以上。种羊利用年限5~7年。

二、奶山羊乳房炎防控技术

1、临床症状

乳房炎在临床上主要分为急性乳房炎、慢性乳房炎和坏死性乳房炎。急性乳房炎表现为乳房红、肿、热、疼、奶汁异常,有时有血、絮状物或者清水,有的挤不出奶来。这个时候病羊可能出现体温升高和食欲下降的症状;慢性乳房炎就是常见的肿块型或纤维型乳房炎,经过大量实验和研究证明,急性乳房炎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就会转变成慢性乳房炎;坏死性乳房炎是隐性乳房炎的急性发作,发病较急,一般6-12小时内乳房变成紫色,奶皮发凉,很快变成一个“紫茄子”,病羊很可能死亡或者病变乳房坏死脱落。此类型乳房炎治疗价值不大。

2、发病原因

引起乳房炎的主要病原微生物有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其他菌种。机械损伤、饲喂精料过多和肠道菌群不平衡也是引发乳房炎的重要因素。

3、预防对策

(1)、卫生良好。注意圈舍和羊体卫生,挤奶前擦洗乳头。

(2)营养平衡。每天饲喂给羊只均衡合理的全价饲草饲料,避免精料过多,避免瘤胃长期酸性环境。

(3)乳头药浴。每次挤奶后乳头药浴30秒,既能预防乳房炎,还能刺激奶眼收缩减少漏奶。

(4)中草药、微生态预防。经过大量临床实践证实,长期足量饲喂益生菌佰役安,隐性乳房炎检出率由50%下降到25%左右,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由30%下降到8%左右。

(5)适度的挤奶真空负压。尽可能使用自动脱杯的挤奶器,避免负压过大引起机械性损伤。

(6)使用干奶针。每年停奶前,乳头灌注干奶康,预防乳房炎效果确实。

(7)定期预防。定期添加治疗隐性乳房炎的药物,如公英散。

3、治疗原则

乳房炎是一种“富贵病”,治疗时要及时彻底,用药全面,剂量充足,疗程要长,避免转变成慢性乳房炎。

4、治疗方案

(1)内服中药。乳房消炎散,每只羊每次内服100克,每天2次,连续5天。

(2)肌肉注射。如炎宁注射液20毫升+头孢噻呋钠1克,每天2次,连续5天。

(3)穴位封闭。乳房根部用林可霉素(克林美)封闭,每只羊每次20毫升,每天2次,连续5天。

(4)乳头灌注。足量抗菌素如硫酸头孢喹肟10毫升灌注乳房内,一日一次,连续5天。

(5)外涂膏剂。发生慢性乳房炎时在肿块外涂抹白芨膏或鱼石脂软膏,也可以用50C°左右的硫酸镁饱和溶液热敷,每天2次,连续5天。

(6)有出血的再加止血敏10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续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