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魏国庆

山东德实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 德州  253000

摘要:装配式施工技术通过在工厂预制建筑构件,并在现场进行组装,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施工质量,并且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施工方式。然而,在应用装配式施工技术时,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在整个建筑工程中施工管理需要对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协调和监控,才能确保施工进度的准时和质量的合格。因此,装配式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就变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装配式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应用

前言:装配式建筑施工主要包括预制和装配两部分,具有施工效率快、安全系数高、施工成本低、节能环保等诸多优势,是建筑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装配式建筑在其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的运用是影响工程施工质量最为关键的因素。因此,新时期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必须加强对建筑施工技术的把控,切实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升建筑工程经济效益。

1、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

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具有多种技术优势,具体表现在: (1)施工效率和质量大大提升,因为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下其以预制装配式施工模式为主,其中,绝大多数零部件均可在工厂中进行加工,并将其运送至工地进行装配。”采用装配式装配方式,可突破常规施工操作的局限性,可有效防止各类错误,对于提升工程的品质与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2)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建造的管理方式。由于组装式建造的工艺与传统的建造工艺不同,因此,在进行建造过程中,必须要按照相关的部件生产程和制造标准来进行,用标准化的操作来保证总体的建设效果和品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工程建设与管理方法。(3)建造的“绿色”和“环境友好”,通过对建造中的建设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合理使用,可以大幅降低建筑材料消耗,达到“绿色建造”的目的

2、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从我国现阶段建筑行业的发展来看,我国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上的应用已经非常之多,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不免会出现一些问题,首先,部分建筑工地的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够高,对器械的控制也不是特别的规范,这就容易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同时由于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够,他们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了解也不够全面,就很容易导致建筑材料的浪费,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一定要重点关注这一问题。
  除此之外,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中还存在着工程设计质量不管管的情况,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其所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他有可能对整座建筑物的安全性都有严重的影响,因此在未来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之前,我们一定要对事前的工作进行仔细的详查,只有这样才算是对建筑工程的负责,对装配式建制施工技术负责,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严格的关注这一现象,以此来保证我国建筑行业将康而稳定的发展,让它成为推动我国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强大助力。

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3.1构件的浇筑

混凝土浇筑是整个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整个工程施工的质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因此需要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在对构件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前,需要对相应的模具进行全面检查,保证模具符合各项设计和生产需求。(2)在完成模具的检查工作之后,需要对构件内部的成品钢筋质量进行全面检查,之后就能开展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在浇筑的过程中要保证浇筑的均匀。(3)浇筑作业完成后,还要对构件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要保证构件的表面足够平整,如果在检测的过程中发现构件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形,则需要立即采取补强措施,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全面养护工作。

3.2预制梁和柱的生产制造

结合原有的工作要求可以发现,预制件在生产制作过程中极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在生产控制过程中,会有很多限制预制板的进度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引入的工程设备的先进性能和工人的建造行为的标准化。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组装式施工工艺,要先将所需的模板进行制作,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将其放置于合适的地点,并清除其上的杂物。在作业过程中,工人通过对模板与套管接头的位置进行定位,将其放置于所需的固定加固孔内,从而增强了预埋件的装配工艺;能有效地确保外部因素对封条的安装造成不良的作用。在进行砼浇筑时,应确保砼的表层光滑,作业完成后,工作人员应依次查看管线有无阻塞,并在浇筑前对模板进行清洗;预先对模板进行定位,并对已安装的部件进行固定,并对其进行平整

3.3预制构件吊装

在吊装预制构件时,要保证这一阶段的施工顺利进行,就要明确施工方案,制订有效的可行性施工安排,施工过程中明确分工,避免出现混乱。同时,还要明确施工人员自身承担的职责,听从管理人员的工作安排,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要求,严格按照科学的施工准则进行施工作业活动,规范施工人员的施工操作行为,将吊装构件的数量和编号结合在一起进行建筑的组装。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在工作中遇到问题一定要及时向管理者反映,及时发现问题才能够更好地、快速地处理问题。只有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并严格执行,才能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为后续的工作安排奠定良好的基础。

3.4预制叠合板安装

预制拼装结构是一项十分常见的建造工艺,是一项十分普遍的工程技术。在实际的装配中,工人们一般都是把板材与工作层的间距控制在30厘米以内,再按照特定的建筑要求和特征进行制作;对层板的定位进行正确的调节,以保证精确的定向。为了防止板材被破坏,需要对板材进行防护,避免板材的浪费。

施工中应结合工程现场的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预制模板。在施工过程中,为确保挂篮间的紧密和稳定,一般采用模板法进行吊装。为确保其稳定,应在其下方增设临时支撑。在吊装结束之前不能拆卸临时支撑。层板的安装顺序为一层一层,待某一层完成后,即可采用浇注混凝土。施工中应注意对砼结构进行维护,经常进行维修,加强砼的稳定性,避免砼开裂。

3.5预制内剪力墙施工技术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对提升施工质量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实际现场施工中,要求施工人员加强对连接件的检查,避免构件连接不紧密而出现安全隐患,同时还会降低建筑工程的防震性能,因此,要想达到工程质量的施工要求,必须强化施工的有效性。在构件连接中施工人员采用螺栓连接处理方式,能够有效保证连接的紧密性。在预制构件的安装和操作阶段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提前将水泥浆的灌注工作准备完善,再将底层的楼板全部插到预制板的螺栓孔内,强化连接的紧密性才能展现出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特点。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来说,需将剪力墙连接螺栓安装在结构的中心位置,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剪力墙的稳定性作用。

结束语:装配式建筑主要是在施工的时候由工厂完成部分构建的预制,在构件完工之后送入到施工现场,并且对这些构件进行组装,这样形成的建筑就被称作为装配式建筑。通常条件下由工厂完成大部分构件的预制工作,这样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能够减少现场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污染。在施工现场需要提前进行孔洞和钢筋的预留位,为组装构件打下坚实的基础,接着使用混凝土进行浇灌就可以了,可以有效的提高施工效率。

参考文献:

[1]梁正雄. 初探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 建筑·建材·装饰,2020(15):81-82.

[2]江向东.论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陶瓷,2021(01):134-135.

[3]肖亮.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1(06):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