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研究

何茜

 西安市房产交易管理中心 710000

摘 要

建筑行业在全球范围内通常被视为危险程度较高的行业之一。施工安全事故不仅会对企业的经营目标和建筑领域声誉造成影响,还可能导致人员伤亡以及严重的社会财产损失。本文将基于安全管理理论,就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安全管理现状展开分析,并总结出针对当前存在问题的相关内容,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关键词: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1 前言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核心在于针对施工现场潜在的事故危险点进行有效管理。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和相关研究资料,结合具体施工现场的情况分析,可以归纳出十种主要安全事故类型:包括高处坠落、机械伤害、起重伤害、物体打击、触电、建筑坍塌、车辆碰撞、火灾以及化学物中毒、窒息与爆炸等。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必须针对这些潜在风险加强预防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以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根据数据显示,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和起重伤害以及触电等事故是最为常见的施工安全风险。这些意外事件不仅发生频率较高,还给经济带来了显著损失。具体数据统计显示,高处坠落占总事故数的42%,触电占20%,物体打击占13%,机械和起重伤害占10%。综合分析表明,这几种事故类型约占全部事故的85%。因此,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应特别关注这几类高风险事故,并将其作为防范工作的首要内容。加强管理措施以处理可能引发这些事故类型的地点或情况是必要且有效的做法。通过提高警惕性并建立相关规章制度来预防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和起重伤害以及触电等意外事件,有助于有效减少安全风险水平,并提升整体施工现场安全性。

2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建筑工程安全交底流于形式

在施工过程中,安全技术交底通常由安全员负责。然而,目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交底内容的不完善和缺乏针对性;其次是口头传达形式的交底,没有书面记录和人员签字,缺乏后续安全检查的依据。此外,在施工人员中很多人对安全交底工作重视不够,更倚重个人经验进行操作,导致安全交底未能起到实际作用。而在一些不规范的施工企业中(例如个体挂靠企业、乡镇集体建筑队以及技术水平较低的三级企业),根本没有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当面对检查时,他们可能采取随意找人签字的方式,并伪造交底记录来蒙混过关。这种行为导致违章操作和冒险行为频繁发生,进一步增加了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

2.2 监理工作有待加强

目前,在我国监理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监理人员的管理职责尚未完善。其中一个突出问题是监理员被安排同时监督多个工地,这导致他们无法有效履行其监管职能。由于时间和资源有限,他们很难对每个施工专项方案进行充分而科学的审查。

此外,一些监理人员对相关技术规章、法律法规了解不够深入,这使得他们无法及时发现违章违规行为并加以纠正。这给建筑工程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风险。缺乏熟悉和了解规定要求以及敏锐察觉问题的能力,可能导致施工中存在各种合规性问题,并可能引发事故。

3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3.1 更新现场管理理念,强化减量化资源管理意识

工程项目具有一次性特点,其生成的建筑产品不仅体积庞大而且价值较高,在整个项目的现场施工过程中,实施不同的管理理念会带来不同的结果。精细化管理较粗放式管理往往产生更好的节支增收效果,因为在工程的现场管理中,每一个细微的浪费,累加后会变成一笔较大的开支。由于施工现场平面图设计存在问题,例如钢筋加工场、木料加工场、小型混凝土构件现场位置不合理,导致材料需要进行二次搬运,造成巨额费用支出。另外,工序安排混乱,不同施工队伍交叉作业时未注意成品保护,可能会无意中损坏或污染前道工序的产品,从而导致需再次施工或补救措施,带来显著浪费。仅有更新现场管理理念,并确保每位管理者、施工班组和全体参与者努力消除浪费行为,他们共同实施的节约措施将极大地降低企业成本。任何时候都应该以降低及节约成本、追求更大效益为目标和原则,这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

针对现场施工管理中存在严重材料等资源浪费问题,在物资管理方面应当注重资源减量化管理意识培养,并着眼于减少因各种原因而产生的建筑废弃物。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 我国当前已累积数十亿吨建筑废弃物, 占城市垃圾总量 30%-40%,这不仅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同时也涉及到现场管理成本问题。

在工地操作上,必须精确计量和细心检查材料及构件,并且应与财务部门密切合作,定期核对账目,以保证记录准确无误。关于库存物资,需要建立清晰的登记制度,在确认无误后进行备案,并根据工程进度凭借出库单发放并使用这些储备物资。此外,管理人员还需定期、准时盘点存货,并采取相应措施保护特殊材料。

3.2 打造多元化的安全责任主体

在建设项目的投资者角色中,承担关键职责的是建设单位,他们在项目管理中扮演着组织和协调各方合作的重要角色。他们对施工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其他参与方的态度。然而,相对于质量、进度和经济等因素,通常情况下,建设单位并未充分关注施工安全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强化业主对施工安全问题的重视:首先,在相关法规中明确规定业主应当承担的施工安全责任,并将其列入其中。透过明确法定义务,业主将会更有动力去关心并有效管理施工安全方面的事宜。其次,在政府监管部门角度上加强执法力度,并重新审视施工安全管理的切入点。充分发挥现有法律法规的作用,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和监督力度。这样一来,业主将会感受到更大压力和风险意识,并提高他们自身在施工安全管理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3.3 以浮动的保险费率机制作为重要的经济激励手段

随着建筑施工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全球范围内已普遍推行建筑施工企业为员工购买职业伤害保险的制度。引入可调节保费制度后,保险体系成为一项关键经济激励措施,激励建筑公司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事故率。这些措施有效推动了安全意识文化的增进,使整体工地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并促进了行业可持续发展。保险在事故预防方面的核心作用实际上取决于业主的行为。通过可调整的保费策略,企业只需支付较低的保费,如果其安全记录良好。

4结束语

总的来说,安全生产一直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也是所有工作展开的基础。在建筑工程中,如何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有效地控制和降低事故发生率成为了施工管理人员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需要认识到,在安全工作方面并无穷尽之路;只有确保领导高度重视、各项措施得到切实执行、考核制度贯彻执行以及奖惩机制严格执法等方面逐步完善和发展建筑行业中的安全管理工作。此外,还需进一步推动安全技术的发展,提升广大从业人员在安全领域的素养,从而实现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鹏卓,李小超.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重要性探究[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23,(18):119-121.

[2]唐书童. 水利工程施工组织管理与技术措施探析[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23,51(09):186-188.

[3]段乾冰. 建筑施工管理安全问题和管理措施研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27):13-15.

[4]宋海滨. 交通工程施工的隐患防治和监管研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27):22-2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