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运动康复护理对起搏器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早期运动康复护理对起搏器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李莉君 夏琼

三明市第一医院  心内科 365000

【摘要】目的:探讨起搏器术后,通过早期运动康复护理干预手段,患者肩关节功能与生活质量的恢复情况。方法录入日期范围:2022年11月—2023年11月。选取接受起搏器植入术治疗的病患。共有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处置。两组均分到28例。参照组、试验组接受常规、早期运动康复护理干预,比较肩关节功能、生活质量指标的改善程度。结果术后3个月,试验组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参照组,生活质量分数值比另一组大,P<0.05。结论早期运动康复护理实施后,起搏器术后患者的肩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均有积极改变。

【关键词】起搏器术后早期运动康复护理生活质量肩关节功能

心脏起搏器属于刺激心脏起搏的一种工具,植入心脏内需要通过手术方式操作。虽然该种手术能够使患者的生命得到挽救,但是随着术后卧床时间的延长,患者发生肩关节功能障碍的风险会增加,从而导致其生活质量降低[1]。早期运动康复护理在术后1d开展,强调多维度训练,意在帮助患者加快康复速度[2]。本研究探讨早期运动康复护理对起搏器术后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取56例起搏器植入术病人。日期、分组办法、每组样本数据:2022年11月—2023年11月、随机数字表法、28例。参照组:男、女比为15:13。年龄42~66岁,均值(55.94±4.29)岁。试验组:男、女比为16:12。年龄41~67岁,均值(56.01±5.38)岁。各组资料无统计意义,P>0.05。

1.2方法

参照组:所选定的干预方案为常规护理。病人术后,与其沟通,简单说明注意事项,让其处于卧床休息状态,时间为24h。对病人进行口头教育,尽可能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沟通期间做到耐心,帮助患者增加对术后知识的认知水平。

试验组:以参照组干预形式为前提,结合早期运动康复护理模式。如下:(1)术后1~3天。由专业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功能状态进行评估。严格遵照循序渐进地原则,指导患者在术后早期开展相关锻炼。首次锻炼,以患侧腕屈伸活动为主。指导患者正确的握拳方式,可选择让其手握弹力球。与此同时,针对伸指运动的技巧,也需要告诉患者。单次训练3-5分钟。每日干预1至2次。(2)术后4~5天。让患者处于平卧状态,然后1名护理人员在其非手术侧站立,以右手将其托起,另一名护理人员扶病人的肩部,抬起其术侧的手臂。以后伸、前屈运动为主。(3)术后6~7天。让患者处于半坐卧位。帮助患者进行屈伸、外展活动。值得注意的是,患者的活动幅度需要控制在35度内。指导患者站立,将肩部作为中心轴线,向不同方向旋转。(4)术后1周至1个月。指导患者手指爬墙训练的正确方式。具体操作中,让患者选择侧面、前面站立的形式。帮助其将术侧前臂抬起。让其以食指、中指等紧贴墙面。再循着墙面以缓慢速度爬行。值得注意的是,患者抬肘角度需要控制在肩部以下。

1.3观察指标

(1)肩关节功能。测评工具:肩关节功能综合评定量表。涉及三个维度。其一为日常生活能力。包括穿衣、梳头等。总分35分,按照容易完到无法完成,以5至0分评定。其二为肩关节活动功能,涉及内收、内旋等。以30分为总分数,以7.5分至0分对应可以完成至难以完成。其三为疼痛程度,分数区间为0-35分。根据无痛感至剧烈痛感,评定为35分至0分。量表总分100分。肩关节功能良好,分数值大。

(2)生活质量。选用的测定工具为SF-36量表。此量表中需要对进行评定的项目共有8个,生活质量优质,则最终获取的分数值高。

1.4统计学方法

SPSS26.0软件统计数据。计量数据:()代表,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描述,以x2开展检验。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肩关节功能

详见表1。

表1:肩关节功能(±S,分)

组别

例数(n)

日常生活能力

肩关节活动功能

疼痛程度

总分数

术后1d

术后3个月

术后1d

术后3个月

术后1d

术后3个月

术后1d

术后3个月

试验组

28

21.52±2.51

34.59±0.24

19.09±2.22

27.87±1.14

22.89±4.28

32.72±1.16

62.60±3.18

93.19±4.14

参照组

28

21.50±2.47

29.69±2.30

19.10±2.18

23.42±1.10

22.90±4.34

27.37±2.25

62.58±3.28

79.01±4.18

t

0.0301

11.2123

0.0170

14.8640

0.0087

11.1833

0.0232

12.7539

P

0.9761

0.0000

0.9865

0.0000

0.9931

0.0000

0.9816

0.0000

2.2生活质量

详见表2。

表2.1:生活质量(±S,分)

组别

例数(n)

一般健康

生理功能

生理职能

情感职能

术后1d

术后3个月

术后1d

术后3个月

术后1d

术后3个月

术后1d

术后3个月

试验组

28

51.18±3.23

72.96±2.16

53.30±2.18

71.36±3.05

55.10±4.28

70.31±5.41

52.93±3.25

72.63±4.04

参照组

28

51.20±3.17

63.80±2.23

53.29±2.25

62.42±3.04

55.09±4.31

62.24±5.24

52.89±3.18

63.94±4.16

t

0.0234

15.6124

0.0169

10.9853

0.0087

5.6697

0.0465

7.9296

P

0.9814

0.0000

0.9866

0.0000

0.9931

0.0000

0.9630

0.0000

3讨论

早期康复护理基于患者年龄特点开展,在其理解康复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临床路径,制定各项康复训练计划。与常规护理要求患者术后活动束缚不同,此种护理手段可以科学指导帮助患者加快身体功能恢复速度,从而缩短其康复用时,改善其肢体功能与生活质量。与此同时,予以患者针对性训练,按照患者耐受度进行肩关节、肘关节外展与伸屈训练,可减少肩关节障碍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试验组肩关节功能评分比参照组高(P<0.05)。对于起搏器植入实施而言,在术后采取制动手段,会造成肩部的不适感增强。肩部长时间处于疼痛状态,并且有一定的功能障碍,均会造成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受限。而通过指导患者开展手指爬墙锻炼、摸后脑勺法等,利于促进其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基于此,患者肩关节局部血流改善,疼痛程度减轻。此项研究发现,在术后3个月,测定病人的肩关节功能,提示试验组分值大于参照组(P<0.05)。这说明,早期运动康复护理的应用,可提高起搏器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在起搏器植入术后,若对起搏器的关注过多,忽略肢体功能的康复,则极易造成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特别是对于一些年轻的患者来讲,在其肩部制动情况下,会时刻让其想起起搏器存在。而早期运动康复护理的应用,借助于一系列指导方案,利于缓解肩部制动所造成的不适感。

综上所述,起搏器术后护理过程中,选择早期运动康复护理模式,可行性良好,价值显著。这是因为此种护理手段能够促使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晓娜,郭茜.标准化早期康复护理对人工心脏起搏器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标准化,2023,(08):302-305.

[2]李真.早期康复护理对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并发症、肩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2,33(11):1388-1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