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毛得宏教授“四结合原则”治疗慢性疼痛的经验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运用毛得宏教授“四结合原则”治疗慢性疼痛的经验与实践

邓娇

重庆市永川区中医院  重庆永川   402160

摘要:目的 探讨毛得宏教授提出的“四结合原则”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有效性,以提供一种更为全面和个性化的慢性疼痛管理策略,从而推动相关临床实践的发展。方法 采用毛得宏教授的“四结合原则”,结合具体病例分析,来评估这一方法在实际临床应用中的效果。结论 毛得宏教授的“四结合原则”在慢性疼痛管理中表现出显著的治疗优势。这一方法不仅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疼痛症状,还改善了患者的整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通过综合多种治疗手段,该原则满足了患者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层面的需求,提高了治疗的个性化和综合性。研究结果支持将“四结合原则”作为慢性疼痛治疗的有效策略,推荐在更广泛的临床实践中应用,以提供给慢性疼痛患者更优质、更全面的治疗选择。

关键词:四结合原则;慢性疼痛;实践

1 引言

在全球范围内,慢性疼痛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影响约20%的成年人,导致个人生活质量下降和医疗资源的重大负担。慢性疼痛通常定义为持续或反复的疼痛,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常见于各种病理状态。当前对慢性疼痛的治疗多依赖于药物,如止痛药和抗炎药,但长期依赖可能导致副作用和依赖性。毛得宏教授是中国现代中医耳鼻喉科的权威,提出了“四结合原则”来治疗各类疑难杂症,包括慢性疼痛。该原则包括整体与局部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药物与非药物相结合以及治疗与养生相结合。这种方法不仅强调了治疗的全面性,而且提高了慢性疼痛管理的有效性和个体化。本研究旨在探讨毛得宏教授的“四结合原则”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应用,评估其有效性和实际应用中的潜力,为慢性疼痛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策略,推动相关临床实践的发展。

2 毛得宏教授的“四结合原则”概述

2.1 整体与局部相结合

毛得宏教授的第一个原则是整体与局部相结合,这个原则强调在处理慢性疼痛时,应当考虑到病症的整体状况及其局部表现。在实际应用中,这意味着治疗不仅仅局限于疼痛发生的特定部位,而是包括对整个身体系统的考虑和治疗。例如,治疗腰痛不仅关注腰部,还应考虑患者的整体姿势、肌肉平衡及潜在的生理和心理因素,以达到更全面的治疗效果。

2.2 内治与外治相结合

这一原则主张在内部用药(如口服药物、注射等)的同时,配合外部治疗方法(如外敷药物、物理疗法等)来增强治疗效果。在慢性疼痛管理中,这可以体现为结合使用药物治疗以减轻疼痛和炎症,同时运用针灸、推拿或温热疗法来进一步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2.3 药物与非药物相结合

该原则旨在通过多种治疗手段提供一个全面的疼痛管理方案。毛得宏教授提倡在使用药物的同时,结合非药物疗法如心理治疗、行为疗法、生活方式调整和社会支持来处理慢性疼痛。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减少对药物的依赖和可能的副作用,还能帮助患者从心理和社会层面上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疼痛,例如通过瑜伽和冥想等方式改善身体功能和增强心理韧性。

2.4 治疗与养生相结合

治疗与养生相结合这一原则强调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应关注患者的整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升。该原则主张,在进行慢性疼痛的治疗时,也应加强患者的日常养生,如通过合理膳食、适度运动和足够休息等方式来维护和促进健康。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加速患者的康复过程,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整体福祉和生活满意度,从而有效预防疼痛的再次发生。

3 “四结合原则”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3.1 应用总述

毛得宏教授的“四结合原则”提供了一种系统性的治疗框架,用于管理慢性疼痛。这种方法特别强调个体化的治疗计划,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病史以及生活环境制定。在临床应用中,这意味着每个病例都会接受一套量身定制的治疗方案,不仅包括药物和物理疗法,还包括心理支持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例如,对于慢性下背痛患者,治疗方案可能会包括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定期使用,定期的物理疗法,心理咨询以及指导适当的运动和饮食习惯,以全面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疼痛管理效果。

3.2 案例分析

通过具体的病例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四结合原则”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效果。一名45岁的男性患者,长期受到慢性关节炎引起的膝关节疼痛的困扰。在应用“四结合原则”进行治疗前,该患者主要依赖口服止痛药来管理疼痛,但疗效有限,并对日常活动感到不满。

治疗开始时,采用了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方法,不仅针对膝关节的疼痛进行局部注射治疗,还对整个下肢的力量和灵活性进行了评估和训练。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策略被运用,通过口服抗炎药物和外用药膏双管齐下,同时进行针灸和推拿来增强治疗效果。药物与非药物相结合的原则下,患者接受了心理咨询,以帮助他应对因慢性疼痛带来的情绪压力,并通过定制的物理治疗和定期瑜伽课程来改善体能和疼痛阈值。治疗与养生相结合的原则确保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了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改进饮食习惯和增加温和的日常活动。

经过六个月的综合治疗和管理,患者报告疼痛显著减轻,日常活动能力得到改善,整体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这个案例证明了毛得宏教授的“四结合原则”在慢性疼痛管理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展示了这种综合治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如何使患者受益。这种治疗方法的成功在于其全面性和个体化,它能够针对患者的具体需要提供针对性的治疗和支持,从而有效地管理慢性疼痛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 讨论

在探讨毛得宏教授的“四结合原则”在慢性疼痛管理中的应用,发现这一综合治疗方法对于患者来说具有显著的优势。通过将药物治疗与非药物疗法结合,不仅增强了疗效,还有助于减少对药物的依赖及其潜在副作用,这对长期受慢性疼痛困扰的患者尤为重要。将治疗与养生结合的理念强调了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实施积极的健康行为,如适当的体育活动和均衡饮食,这不仅有助于缓解疼痛,还能改善整体健康状况。对比传统治疗方法,如单一的药物治疗,毛得宏教授的“四结合原则”提供了一个更为全面的解决方案。它通过整合多种治疗方式,满足了患者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层面的需求,从而提供了更持久且有效的治疗效果。这种方法在临床上的实施表明,患者的依从性更高,因为感受到治疗是为他们量身定制的,更能够满足其个别化的需求。

然而,毛得宏教授的方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要求医疗提供者在多个领域具备专业知识,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健康以及生活方式指导,这对资源有较高的要求。这种方法的研究和数据支持相对有限,未来的研究需要通过更广泛的临床试验来进一步验证其效果和可行性。毛得宏教授的“四结合原则”无疑为慢性疼痛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为患者带来了希望和新的可能性。未来的研究可以探索如何有效地将这些原则融入现有的医疗体系中,以及如何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挑战。

5 结论

毛得宏教授的“四结合原则”在治疗慢性疼痛方面显示了显著的优势,通过整合药物与非药物治疗、内治与外治、治疗与养生,以及整体与局部治疗的方法,不仅有效减轻疼痛,还促进了患者整体健康的提升。为慢性疼痛治疗提供了一个创新且有效的框架,给患者带来了全面的治疗选择。该方法的进一步研究和推广,有望为慢性疼痛患者提供更优质、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许越淇,陈妮丹,肖航,等.刘良徛运用“畅气舒郁通络法”治疗肺癌术后慢性疼痛经验[J].中医药通报,2023,22(11):6-8.

[2]林美辰,何中美,张锋,等.毛得宏教授运用“四结合原则”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聋的经验撷英[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23,31(06):409-412+433.

[3]王健,张青新,张卫华.张卫华应用“滞动针疗法”治疗躯体慢性疼痛临床经验[J].中国针灸,2023,43(03):333-335.

[4]李玲珑,张锋,熊娟,等.毛得宏运用“内外兼顾”法预防新冠肺炎经验[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3,39(08):1688-1690.

[5]廖丽姗,于秀辰.于秀辰教授治疗慢性疼痛临证经验[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2,43(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