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肾功能衰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不可不知的肾功能衰竭

刘静

(蒲江县中医医院,四川  成都,611630)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并且也是泌尿系统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过滤血液内各类杂质以及维持体液与电解质平衡的重要职责,所形成的尿液通过尿道排出体外。除此以外,肾脏也能够帮助调节血压以及发挥一定的分泌功能,在正常状态下人体的腰部两侧后方分别分布着一枚肾脏,肾脏的健康直接关系着机体的健康。然而随着近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工作生活节奏的增快,肾脏疾病的患病率也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与此同时肾功能衰竭的患病人数也在逐年增多,然而很多人对于肾功能衰竭并不十分了解。本文将着重对肾功能衰竭的疾病知识做以介绍,希望能够对大家的肾功能衰竭疾病防治有所帮助。

1、什么是肾功能衰竭

肾功能衰竭是指各种原因而引起的肾功能减退,并可诱发机体代谢紊乱以及多系统症状表现,是一种常见的综合征,近年来肾功能衰竭的患病率较高。比如有研究发现约5%的住院患者可能出现急性肾损伤,尤其是在重症监护室内急性肾损伤的发病率可达到30%左右。慢性肾脏病特别是终末期肾脏疾病近年来的发病率以及住院率均呈现出显著的升高趋势,对于人类的健康安全状况构成了严重威胁。慢性肾脏病逐渐成为了人群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然而很多患者对于自身所患有的肾病并不自知,然而伴随病情进展肾功能恶化其治疗难度提升,死亡风险大大升高。

2、肾功能衰竭有哪些类型

根据病程时间的长短肾功能衰竭可划分为急性肾功能衰竭与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原因较多,比如手术创伤、败血症、外伤、心力衰竭、脱水、大出血、肾血管性疾病以及休克等。而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病因为慢性肾炎、高血压以及高血糖等。其近年来研究发现,原发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以及糖尿病肾病是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最主要病因。

3、肾功能衰竭有哪些表现?

典型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结合病程可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即起始期、维持期以及恢复期。患者的主要表现为尿量改变、水电解质紊乱和不同程度的多系统症状表现。而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更为复杂,通成划分为代谢紊乱以及多系统症状,这主要与患者的基础疾病类型及其肾脏病所处的阶段有关。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典型表现主要为头晕、恶心、低血压。在维持期通常出现少尿或无尿、身体浮肿、贫血、食欲减退、心律失常、恶心、呕吐以及呼吸困难等。处于恢复期则通常出现多尿现象,随着时间的延长多尿情况可逐步恢复至正常。广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主要可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和一系列的全身多系统症状表现,如消化系统症状主要有缺乏食欲、恶心、呕吐。神经系统症状主要为身体乏力、精神不振以及头痛、头晕等。呼吸系统症状表现主要为气短、胸闷、气促。血液系统症状表现主要为贫血。心血管系统症状表现主要为血压水平升高、心律失常等。

4、肾功能衰竭如何诊断?

当发现有少尿、无尿、身体水肿等症状表现,尤其是肾功能减退时,此时需警惕肾功能衰竭应及时就医。而已经确诊的肾脏疾病抑或患有某些可能诱发肾功能损害的原发性疾病,应做到定期检查,避免肾功能衰竭。通过进行体格检查、血液检查、尿液检查、超声影像学检查等通常能够明确判断是否为肾功能衰竭,一旦确诊为肾功能衰竭,那么要及时治疗以免肾损害程度加重影响肾功能恢复。

5、肾功能衰竭的危害性

肾功能衰竭患者通过早期发现并及时诊治能够获得良好预后。一般来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预后情况主要与发病原因、是否产生并发症及其严重程度等有关。由于肾前性或肾后性病因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若能做到早期诊治,大部分患者的肾功能能够获得良好的恢复。由于肾实质损伤而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如果同时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器官功能衰竭,那么患者的死亡风险较高。慢性肾功能衰竭是由于各类慢性肾脏疾病缓慢进展而导致的最终结局,此类患者的治疗周期较长,并且比较容易引起相关并发症,并且该类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了较大的影响,随着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情进展可能诱发各类心血管疾病,这也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死亡的一个常见原因。如果该类患者如若未能尽早妥善治疗可能出现相关并发症,如常见的各类心血管疾病、代谢性酸中毒、感染以及高钾血症等,特别是感染是肾功能衰竭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并且也是导致此类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肾功能衰竭患者在病情进展过程中罹患各类心血管疾病,那么这对患者的预后将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积极防治心血管并发症是提升肾功能衰竭患者生存率以及降低死亡风险的一个重要环节。

6、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对于肾功能衰竭做到早期的诊断并积极妥善的治疗,有利于减轻患者的肾功能受损的严重程度,帮助延缓疾病进展,甚至部分患者肾功能还可能恢复或趋近于正常。目前对于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手段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基本病因的防治;第二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第三营养支持;第四是防治各类并发症;最后肾脏替代治疗。通过进行营养支持治疗能够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并确保机体的正常代谢,这是提升患者存活率的一个重要手段。一般来说肾功能衰竭患者在饮食中要严格限制钠盐的摄入,同时还要对磷、钾等微量元素摄入进行适当的控制。推荐肾功能衰竭患者保持低钠盐、低磷以及低蛋白的饮食。当患者通过常规的药物保守治疗仍然无法缓解,甚至产生了尿毒症的临床表现时,通常需进行透析治疗,常用的血液透析治疗、腹膜透析治疗等。如果患者的病情状况较为稳定,并且符合移植的相关条件,还可采取肾脏移植手术治疗。

7、如何预防肾功能衰竭?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以及规律的起居作息,坚持适当的活动锻炼,维持情绪状态的平稳并做到劳逸结合,同时密切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定期进行健康查体是预防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方法。对于患有各类慢性肾脏病的患者,那么要特别注意肾脏的保护,比如严格执行医嘱用药治疗,控制血糖水平、血压水平,严格戒烟戒酒,维持体重处于正常范围内,并定期进行健康查体,尤其是要定期检查肾功能以及尿常规,从而尽早预防或发现肾功能衰竭。

确诊为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一方面要遵医嘱配合治疗,另一方面还要密切关注自身的身体变化,严密监测血糖、血压等指标,及时戒除不良的行为习惯。

肾功能衰竭的人群患病率高且危害性大,了解该疾病并做好早期防治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