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来袭,中医预防有妙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流感来袭,中医预防有妙招

胡艳

(德阳市旌阳区孝泉镇卫生院,四川 德阳,618005)

每年春季是流感的高发季节,尤其是在学校、医院等人群聚集区域比较容易出现流感的大规模发病。中医将流感称作为“时行感冒”,并纳入“时疫”的范畴中,中医认为流感的发生是由疫气侵犯机体所导致的,并且流感具有显著的传染性特征和流行性特征。在“治未病”理论的指导下中医在流感的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就介绍一些中医预防流感的小妙招,希望能够对大家的流感防治有所帮助。

1、什么是流感?

所谓流感即流行性感冒,是指由于流感病毒感染而诱发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在我国流感是丙类传染病,每年的冬春季节最为常见,一旦患病可引起身体发热、全身肌肉酸痛、乏力、咳嗽以及头痛等症状表现。流感病毒比较容易出现变异,并且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特征,人群普遍易感并且发病率较高,在全世界范围内有多次大规模的流感爆发性流行,所以流感是全球密切关注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感染人的最主要和最常见流感病毒为甲型流感病毒当中的H1N1病毒、H3N2亚型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等。流感的传播速度较快,比较容易造成人群的大规模流行,且具有季节性流行特征,尤其是在学校、养老院等人员聚集的场所内容易出现流感的爆发性流行。流感的患病者和流感隐性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一般流感患者在发病后的一周内具有传染性,尤其是在发病的两至三天其传染性最强,所以做好流感的预防降低流感患病率非常重要。

2、中医预防流感的妙招

(1)穴位保健预防

容易患流感的人群可以通过进行穴位按摩来提升免疫能力,降低流感的患病率。比如可以对足三里穴进行按摩,中医认为足三里穴是人体足阳明胃经穴,可以健脾化湿以及生发胃气,通过按摩足三里穴可提升机体免疫能力。足三里穴位于我们小腿的前外侧,在犊鼻和外膝两者连线上,找到足三里穴后可利用拇指或利用中指指腹对该穴位进行按揉,如果能够准确定位足三里穴,那么在按揉过程中会产生比较明显的局部酸痛、酸胀感,按压的力度以能够引起局部酸痛、酸胀为宜,每天可坚持按揉2~3次,每次按揉3~5分钟。

通过进行艾灸关元穴也能够提升机体免疫能力并预防流感。保持仰卧体位,充分放松腹部正前中线上,大约在脐部指下4横指处,手持艾条与关元穴皮肤相距大约8~10cm,伴随着热感的逐渐变化对艾灸距离进行调整,时间约15~20分钟,以产生微微出汗的状态为宜。此外还可进行按摩涌泉穴进行卷足,大约在足底前1/3处有凹陷,通过手指按压有明显的酸胀感,该处即为涌泉穴,利用对侧手掌以涌泉穴为中心进行揉搓约50~100次,双侧交替进行,以局部产生热感为宜。

(2)中医沐足法

在流感患病初期阶段如果自觉有鼻塞、恶寒以及头痛和身体发热等症状,可可及时采用中医沐足法,可促进通阳解表并改善上述不适症状。准备艾叶30克以及带皮生姜100克,添加清水煮沸10分钟,待水温降至42°C左右时双足浸泡15分钟,在此过程中避免水温过高以免皮肤烫伤。

(3)刮痧法

在风热感冒的初期,可运用刮痧法来缓解头痛、恶寒以及发热等临床症状。例如有头晕、头痛症状时进行头部刮痧,抑或对头部进行按摩、梳理,有发热症状可对大椎、大枢两穴进行刮痧。

(4)中医预防食疗方

中医食疗方的合理应用能够防治疾病,提升机体免疫能力,可促进消化并补充营养,推荐几个中医食疗方来预防流感:

食疗方一:清肺润燥防感汤

该中医食疗方适合的人群为体质偏热并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心烦、咽痒以及咽痛的人群。材料包括瘦猪肉300克、枇杷叶5克、南杏仁10克、北杏仁10克、蜜枣1个、灯芯草1扎、生姜5片以及食盐适量。将猪肉充分洗净并焯水,添加适量清水煮沸,将上述食材加入其中,以温火煲40分钟,适当调味即可食用。该中医食疗方具有化痰止咳、清肺止咳、润肺通便以及清心除烦等功效,有利于清肺润燥并帮助预防流感。

食疗方二:紫苏叶饭团

该中医食疗方适宜的人群为平素气虚偏寒者、易疲乏及卫表不固者,材料包括南瓜100克、白米饭两至三碗、洋葱1个、新鲜土豆300克、紫苏叶片适量、食用油、食盐以及胡椒粉等。锅内热油起锅,将洋葱丁煎炒盛出备用,加入土豆丁翻炒变色后放入南瓜,待土豆、南瓜均有所变软后添加适量开水,以能够没过食材为主,炖煮10分钟,将白米饭添加其中搅拌,放入适量食盐与胡椒粉,最后拌入洋葱将其捏成饭团,并放于紫苏叶内即可食用。该中医食疗方具有发表散寒以及芳香化湿等功效,对于改善肠胃机制以及预防风寒感冒均有一定帮助。

食疗方三:木棉花化湿汤

该中医食疗方适宜的人群为气虚偏湿、易疲劳、消化不良以及肢体沉重者。准备材料为新鲜瘦猪肉300克、生姜3片、赤小豆与红腰豆各50克、食盐少量、陈皮1瓣以及干木棉花2朵。猪肉切成小块添加清水将其煮沸,上述材料均加入其中,利用小火煲煮1小时,添加适量食盐即可食用。该中医食疗方可发挥清热、利湿、解毒等功效,有助于健脾祛湿并增强机体免疫能力,从而预防流感。

食疗方四:川芎土茯苓红枣鱼头汤

该中医食疗方适合瘀湿体质,易患感冒及颈肩僵硬和肢体麻木者。材料包括川芎15克、大鱼头1个、土茯苓30克、红枣3枚、瘦猪肉100克、生姜5片以及食用油、食盐适量。大鱼头洗净后将其煎至两面微微发黄,添加适量温水煮沸10分钟,上述食材均一并加入,以小火炖煮1.5小时,添加适量食盐即可食用。该中医食疗方具有祛风除湿以及活血止痛等功效,对于预防流感有所帮助,同时还可有效缓解由于风湿、肝郁和血虚而诱发的头痛症状。

(5)情志起居保健

日常要注意保持心情愉悦平和避免发怒,这有利于气机调畅以及促进固护卫阳。尤其是进入春季属于阳气生发的季节,要特别注意保持规律的起居作息,尽量做到早睡早起,每天要保证晚间7~8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晚间入睡前应注意情绪的安静平和。青少年儿童则要确保每天至少9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日常要结合个人喜好以及身体状况来适当的参与体育锻炼,例如跑步、体操、八段锦、游泳、太极拳等,以运动后微微出汗的状态为宜。日常应注意维持居室的卫生整洁以及空气流动,还可借助中药香薰法来优化居室环境。日常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尤其是要做到勤洗手、佩戴口罩,并采用公筷、公勺,避免与感染患者进行接触。

通过采用以上中医小妙招能够帮助改善身体机能,可提升免疫能力,对于预防流感有一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