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矫治器在替牙期安氏II类错牙合畸形矫治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活动矫治器在替牙期安氏II类错牙合畸形矫治中的应用

吴瑞芬

内蒙古医科大学   呼和浩特 025550

摘要

替牙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高峰期,生理上发生明显变化,身高、体重迅速增长,各内脏器官功能趋向成熟,各项指标逐渐向成人标准发展。上下颌骨也在此期间发育迅速。其中上下颌骨形态有较大改变,面下 1/3 垂直距离增大,这也是儿童面型向成人转变的重要阶段。安氏II类错畸形是指第一磨牙远中关系,并伴有上颌前牙的唇倾或舌倾。此类患者在替牙期上下颌骨也生长迅速,所以在这个阶段我们要利用各种适宜的矫治器防止畸形像更严重的方向发展,本文即对替牙期安氏II类错畸形的矫治方法进行讨论,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关键词 骨性II类;替牙期;矫治器。

1.MRC肌功能矫治器:口颌面部肌功能训练作为一种有效的早期矫治方式,可以在替牙列早期诱导上下切牙正常萌出、协调上下牙弓形态关系、促进上下颌骨及牙槽骨的正常发育。临床上通常选择MRC肌功能训练器来达到口颌面部肌功能矫治的目的。MRC肌功能训练器是一种由医用硅胶材料预先制成的矫治器,其上下颌合一、可以在乳牙期及替牙期应用,具有肌功能训练和牙齿正位的双重作用。有研究表明,在矢状向上MRC对于Ⅰ类及Ⅱ类患者均有较好疗效。MRC肌功能训练器主要应用于生长高峰或高峰前期,由口腔不良习惯引起的口周肌群功能紊乱,以及由此引起的早期轻度错畸形。其适用范围包括:①牙齿的初步排齐:适用于轻度牙列拥挤。②不良习惯的纠正:纠正吮唇、指或吐舌等不良行为,促使患儿建立正确的鼻呼吸模式。③肌肉异常运动的纠正:训练舌尖的正确位置以及正确的吞咽动作,破除异常吞咽中的不良肌力运动。④颌骨位置的矫正:重新定位上下牙列,调整上下颌骨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2.上颌扩弓矫治器:上颌扩弓是口腔正畸中较常用的矫治方法。在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中,伴随着下颌后缩,上颌骨横向宽度发育不足也是正畸治疗中常见的错畸形。青少年的腭中缝待到青春期发育后才完全钙化融合。在快速上颌扩弓过程中,矫形力通过牙齿作用在作用在牙槽骨和腭中缝。其作用效果使牙齿和牙槽骨发生倾斜,使腭中缝发生分离。通过保持,使分离的腭中缝中间新骨沉积。有观点认为,II 类患者颌骨间的矢状向差异难以单独依靠下颌骨的差异性生长来弥补,上颌腭中缝的逐渐融合也使相关的正畸治疗计划更适用于早期矫治。 因此,早期前移下颌骨,扩展上颌牙弓,刺激髁状突生长及颌骨发育,对治疗骨性 II 类错畸形具有重要意义。最好在替牙期进行治疗,以避免未来手术干预的风险。在混合牙列儿童的治疗中,正畸功能矫治器是优选的,以实现生长矫正中变化突增的效果。早期功能矫治是在充分利用患者生长发育潜力的条件下进行的,动矫治的时机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过早或延迟的时机选择均不利于畸形的治疗。

3.Twin-block矫治器:下颌前导的功能性矫治器中,Twin-block(TB,双板矫治器)是近年来公认的矫治下颌后缩的Ⅱ类1分类错畸形的方法。先前的研究表明其能有效地进行下颌前移,从而获得更和谐的面部轮廓。它由 Clarke 于1977 年首次推出,由两个独立的上下可拆卸丙烯酸板组成,倾斜咬合面被设计为 70°。这些独立的板使得 TB 与其他可拆卸的功能性矫治器相比有所不同,后者基本上是整体式的。理论上来说,这种体积较小的外观会增加患者对该矫治器的接受度,患者的下颌运动也会更加自由。TB 的斜面设计已被证明即使在患者睡觉时,下颌也能有效地保持前伸的姿势。与其他功能矫治器相比,它通过将有利的咬合力传递到覆盖后牙的倾斜咬合面来实现对Ⅱ类错颌畸形的功能性矫正,同时 SNB 角显著增加。这些发现与多项研究一致,这些研究指出了 ANB 角度的有利变化。同时,独立的上下可拆卸板也为上颌矫治器提供了安置螺旋扩弓器的便利,使下颌前导功能与上颌扩弓模式可以同时进行,缩短了前期矫治时间,获得更大的生长期矫治疗效。

4.Herbst 矫治器:是一种固定下颌前移功能矫治器,24 小时戴用,不须患者密切配合,因此疗程较短,疗效较高;其矫治机理是通过下颌髁状突近中面及关节面的骨吸收,同时髁状突远中面及关节窝后关节面骨质增生,使颞下颌关节结构前移,而达到下颌前移的目的。有研究表明Herbst 矫治器能明显导致下前牙前倾,因而须加强下颌支抗,尤其对于下前牙有前倾的患者更须加强支抗。因此,Herbst 矫治器主要适用于上颌正常而下颌后缩患者的治疗,适用于下颌平面角小、正常或面下高度较小的患者,而不适用于安氏II类开牙合及高角病例;同时对于下前牙有明显前倾的患者慎用

5.Activator 矫治器:一种活动的功能矫治器,下颌因矫治器的牙导面引导而前伸、向下固定于新的位置,咀嚼肌群平衡被打破,下颌下肌群被牵拉;被牵拉的下颌下肌群反射性收缩拉下颌向后,由于下颌、矫治器、上颌已连为一个整体,这一向后的拉力通过唇弓和牙导面传至整个上牙弓和上颌,使其向前发育受抑制;与此同时,下颌本身虽受到向后的拉力,但其位置被固定,导致髁状突和关节窝产生适应性改建,下颌综合长度增加。该矫治器只须在夜晚戴用,不会影响患者白天的学习和进食,因此,患者易于配合。对于Ⅱ类错

患者,消除错表现,改善面型,activator 确实是一种有效的矫治方法。

参考文献

[1]  吴飞俊.  MRC肌功能矫治器治疗替牙期安氏II类1分类错的疗效分析    [J].  中国农村卫生,  2021,  13  (02):  37+36. 

  [2]  尹雪莲,    正畸治疗对安氏II类错颌畸形患者口腔颌面部的影响.  河北省,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2020-08-01.  

  [3]  陈空,朱明会,王凯云,等.  正畸治疗中活动矫治器矫治技术的临床应用    [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8,  5  (34):  56-57+61.  DOI:10.16269/j.cnki.cn11-9337/r.2018.34.031.

  [4]  周鹏,王振兴.  Twinblock矫治II类I分类错的临床应用    [J].  井冈山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28  (05):  78-79. 

    [5]    周必泰.    Activator在安氏Ⅱ类错合治疗中的应用[D].    大连医科大学,    2007. 

  [6]  毛峻武.  Bionator矫治器矫治Ⅱ类1分类错的软硬组织变化    [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7,    (01):  28-30. 

  [7]  徐建平,刘建,俞贤江.  Herbst矫治器治疗安氏II类错牙合的应用研究    [J].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06):  56-57+70. 

  [8]  刘鑫,段银钟,刘岚,等.  活动斜面导板在成人安氏II类下颌后缩深覆牙合治疗中的应用    [J].  中国美容医学,  2004,    (01):  71-72+135. 

  [9]  刘岚,刘鑫,惠光艳,等.  改良Twin-block矫治器在正畸矫治安氏Ⅱ类错11例    [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2,    (24):  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