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推拿在治疗胃脘痛中的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中医推拿在治疗胃脘痛中的研究进展

余策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摘要  胃脘痛又称为胃痛,指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常见于多种功能或器质性疾病。目前西医治疗胃脘痛存在着疗效差,病情容易反复等缺点。中医推拿在治疗胃脘痛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本文综合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对胃脘痛的发病机制,中医推拿的理论基础与推拿治疗胃脘痛的作用机理进行综述。

关键词:胃脘痛;中医推拿;研究进展

胃脘痛是指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消化道疾病,具有反复性,规律性、难以根治的特点 [1-2]据相关统计显示,我国胃脘痛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病人群分布在各个年龄阶段[3-4]目前,临床西医治疗胃脘痛多以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和促胃动力剂为主,其效果不佳且存在大量副作用[5],而中医推拿在治疗胃脘痛方面有着显著疗效。本文将综合近十年国内外研究,对胃脘痛的发病机制,中医推拿理论基础与推拿治疗胃脘痛的作用机理进行综述。

  1. 胃脘痛研究概况

1.1胃脘痛病因病机

研究发现,胃脘痛的主要病因是外感邪气、饮食不节、情志不畅、脾胃素虚、或因药物损伤等 [6]。外感寒、热、湿、邪等,可直接损伤胃气,导致胃脘气机阻滞,不通则痛;暴饮暴食、过食肥甘厚味、生冷或饮食不规律等,会损伤脾胃,导致胃气阻滞,进而引发胃脘痛;过度忧思、恼怒等情志刺激,可使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阻滞,引发胃脘痛;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气机不畅,或中阳不足,既易感寒受凉,又易积食停滞,致胃阴亏损而发生胃脘痛。胃为阳土,喜润恶燥,其气以和降为顺,不宜郁滞。因此,胃脘痛的病机可归纳为胃气阻滞,不通则痛;胃失濡养,不荣则痛 [7-8]胃脘痛的病灶虽在胃,但病因与肝脾脏器密切相关,因此,在论治时常从肝脏、脾脏和胃的生理功能着手,生理上肝之疏泄有促进脾之运化作用。而胃脘痛的发生多以肝疏泄太过,肝气横逆,木旺克土;或者肝疏泄不及,肝血瘀阻,胃失滋荣,胃气不通所致。因此,胃病与肝相关,胃与脾脏同居中焦,互为表里,共主升降,故脾病多涉于胃,胃病亦可及于脾[9]

2.中医推拿治疗胃脘痛的理论基础

中医认为,有诸于内,必行诸于外[10],人体的经络内连脏腑外络肢节,当人体脏腑疾患表现为外在症状,可通推拿特定穴位达到调节内脏功能,激发人体的修复能力,实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目的。《素问·血气形志篇》记载:“形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刺。形乐志乐,病生于肉,治之以针石。形苦志乐,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嗌,治之以百药。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这是中医推拿在我国中医古籍上的第一次提出,也是“按摩”这一名词最早的典籍记载[11];《素问·举痛论篇》记载:“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可释义为中医推拿手法通过循经按摩起到活血散瘀,生热驱寒从而达到减轻胃肠疼痛的效果[12-13];孙思邈曾在《备急千金药方》中记录到:若身体某处疼痛,不问穴位,可用手按压痛处,即可缓解,这就是所谓的阿是穴,其机理就是将按压的机械动能转化为热能作用于患处,增加局部皮肤及组织温度,扩张皮下毛细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促进局部代谢产物的转运,从而使局部肿、痛、麻、木等症状得到缓解及治疗。 

3中医推拿治疗胃脘痛的作用机制

推拿作为中医外治法之一,用于治疗各种疼痛类疾病[12],相较于西医镇痛,中医推拿具有安全、经济、副作用少、疗效显著的优点。近年来,中医推拿镇痛机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将机制作以下阐述:①推拿是将点按、按揉、推、拿等机械外力作用于皮肤表面,随着力量的渗透,深部组织会发生相互挤压,局部血液循环往复,为受损组织提供营养成分,促进周围炎性及有害物质的吸收和代谢,加速组织修复,从而达到减轻疼痛的作用。②推拿治疗脏腑疾病注重经络辨证,主张“推穴道,走经络”[15],推拿疗法作用于穴位、经络,通过良性刺激促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从而影响经脉气血在脏腑的输注、运行调和脏腑阴阳,改善脏腑的病理状态,恢复生理平衡的目的。③推拿始终秉持调整阴阳的基本原则,阴阳可以概括人体内部的一切变化,贯穿疾病发生的始终。推拿手法用于特定穴位,可改善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状态,达到疏经通络、补虚泻实的作用,继而调和阴阳之偏性,以平为期。王冰言推拿对阴阳的调节作用:“夫按摩者,所以开通闭塞,导引阴阳。”因此,推拿可治疗脏腑阳气虚衰、机能失调所致的胃肠不适症[16-18]。④畅气机以推动脏腑机能“气”的不断运动推动脏腑功能正常活动,《修昆仑证验》指出气畅则疾愈:“凡百病症,皆以气血为主……不论大小内外病症,果能揉之,使经络气血通畅,则病无不愈者。”周运峰教授在背部循经推拿以畅全身气机从而治疗失眠[19]。背部推拿主要调理元气、营气、卫气。

4小结

当今社会,精神压力大,加之长期饮食不规律,胃脘痛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人们的生活质量有很多不便影响

[20]。在推拿简便易行且疗效确切,能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在胃脘痛日常保健中,嘱患者规律饮食,既要重视脾胃气机的调节,也要重视情志的调节,可适当选用艾灸、捏脊、针灸、中药内服等联合疗法,在缓解疼痛的基础上,达到治病固本、调理脏腑气血,预后防复的目的。目前,关于推拿手法治疗胃脘痛临床研究文献量较大,然而其对于临床疗效评价的标准不一,作为参考其文献数据的客观、权威性有待商榷。本研究综合近几年国内外文献,对胃脘痛及中医推拿的相关方面做出综述,以展示推拿手法在临床的应用价值,为胃脘痛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与帮助。

参考文献

[1]梅莉.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研究[J].系统医学,2018,3 (16):21-23.

[2]周晓元.中医辨证治疗胃脘痛临床效果分析[J].系统医学,2020,5(6):132-134.

[3]姜德友,李皓月.胃脘痛源流考[J].河南中医,2017,37(8):1319-1323.

[4]石天红.中药参附黄蒲汤治疗脾胃虚寒证胃痛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05):107-108.

[5]魏晓凡,杨会香,牟作峰等.改良式艾箱灸装置在脾胃虚寒胃脘痛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21,19(10):1351-1354.

[6]傅帆. 不同频率一指禅推法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

[7]王长洪.董建华教授运用通降法治疗胃病的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2(7):2-5.

[8]张伯礼,吴勉华.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156-157.

[9]黎琮毅,林才志,胡乃强,等.基于“五脏相关性”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 [J].辽宁中医杂志,2019,46(5):961-964.

[10]张东.基于古今文献探讨推拿手法治疗痛症的作用机制[J].[2023-07-30].

[11]黄帝内经素问,南京中医学院.黄帝内经素问译释,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9:194.

[12]刘志凤,焦谊,于天源等.中医推拿的镇痛机制近十年研究进展[J].环球中医药,2022,15(03):526-530.

[13]黄宇光,徐建国.神经病理性疼痛临床诊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9.

[14]王居易.王居易经络医学概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5,46.

[15]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32.

[16]李绘娟,黄倩怡,李玉军.从扶阳论脊柱相关性疾病[J].中医临床研究,2011,3(1):65-66.

[17]周月倾,张院宝.论推拿手法的补泻作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127.

[18]潘广喜,荣亮均,雷龙鸣.雷龙鸣教授运用推拿治疗郁证临床经验[J].亚太传统医药,2019,15(10):95-97.

[19]周斌,马亮亮,周运峰.周运峰三部推拿法调气治疗失眠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10):5028-5030.

[20]岳红梅,曾自珍.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温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0,38(9):19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