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条件下中学生英语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信息技术条件下中学生英语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张静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312099

摘要:当下是互联网蓬勃发展、网络深度融入生活的时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移动网络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利用信息技术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目前教育现代化的主流趋势。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中学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如今,社会需要学校引导学生顺应信息技术的大环境,利用互联网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其探究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探究学习能力;自主学习

一、探究学习的基础内容和重要性

(一)探究学习的基础内容

探究学习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1]。首先,从探究作为学习进程中的核心要素这一层面来探讨探究式学习的基础内容。探究性学习主张引导学生利用科学方法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在研究过程中实现个人创新实践能力、思维能力的提高以及个人知识架构的独立搭建。其次,通过说明探究式学习对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多元化知识的重要性,论述此项学习活动有助于将人类整体智慧资源有效转化为个体素质力量,并且对培养学生具备持久发展潜力、掌握正确学习方法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培养中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目标。我国英语课堂的传统教学模式是“课堂为主体,教师为主体”,然而这种传统模式与教育的本意相去甚远。也就是说,教育应该以培养学习者自给自足的独立思考能力为目标,为学习者提供未来独立学习所需要的技巧和能力。因此,需要教师主动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向自主性学习、探究式学习的方向转变,以此来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探究学习能力保障了学生的主体性。由于传统课堂的局限性,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的知识和策略都有限。而对老师的过于依赖,也会妨碍学生掌握符合个性的学习策略,难以达到学习目标。所以,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学习个性发展所需要的知识,使人类群体的智力资源有效转化为个体智力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健康的社会情感,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而这些品质都是终身学习社会所必需的[2]

二、信息技术条件下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意义

(一)开发教学资源,优化教育过程

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信息技术条件下,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渠道,为学生提供了资源和环境,有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进行探究学习。信息技术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开发的教学资源如电子版的教案、课件、试卷、电子书、素材、视频课堂等,改变了传统的粉笔加黑板这种单一的教学环境,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设计独特的教学方式和启发、引导式的学习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过程。

(二)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情境包括课堂的场景与学习氛围。创设情境的目的在于通过创设课堂情境使学生注意力更集中,诱发学生产生疑惑、提出问题,从而引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动机和兴趣。借助于课堂情境,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实质,把握知识的内涵,而且还能强化学生的情感[3]。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使用口述及板书的形式来给学生讲解知识,但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来说无可避免会显得枯燥。这是因为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被激发,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过程中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了对知识的探究过程,学生也就无法提高自己的探究学习能力。然而,学习兴趣水平对学习效果有着很大影响,成功的教学需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学习中,设计独特的教学来创设情境,让学生能够全心全意投入学习中。信息技术所具有的趣味性就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来向学习者传达灵活、生动的内容,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拓展学习途径,提高探究学习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了多样的学习工具和丰富的学习资源,通过信息技术的搜索引擎功能,学习者能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来进行自主学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不同的是,这个方法弱化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能够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提高探究学习能力。信息技术的一大优点就是有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开始教学前,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具体的预习任务,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收集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并进行自主预习。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探究学习就是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信息技术条件下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途径

(一)提供学习平台

在信息化时代,掌握获取各类资料和信息的能力已经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是衡量和鉴定学生探究学习能力与水平高低的关键指标

[4]。因此,教师应当担负起的重要职责是为学生创造最有利的信息资源环境,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不断提升学生获取、加工信息的能力。鉴于学生的智力发展状况存在个体差异,传统课本的知识相对单一,难满足所有每一位学生的实际需求。然而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教师得以利用多样化的媒体网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对于存在疑虑的学生,他们可以运用校园网络社区的交流平台和同学或教师进行讨论。阅读、参与线上讨论和线上聊天等途径,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前提和丰富的资源,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够找到匹配自身特点的学习模式。

比如,不背单词APP就会将单词融合真实的语境中,让学生在听读有声例句的过程中不断重复记忆单词,这些有声例句都选自出名的外语电影和书籍,这种情境的营造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通过APP提供的图像来帮助记忆,而且APP还会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提醒学生来进行复习巩固,从而让记忆效益最大化。

此外,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师还能自行制作或从其他渠道收集获取一些课程相关的微课视频以及其他数字化学习资料,并将其上传到班级的英语学习资源库中,设定开放性的作业或架设多媒体及超链接,以此将课堂延展至课外,以便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个人爱好,有意识地挑选学习方法和相关内容,得以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优秀的综合素养。

(二)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构建一个英语教学信息化的制度体系至关重要,是运用好信息技术的首要前提[5]。在构筑信息化教学体系方面,应对如下几个关键领域予以重视。首先,设立适宜的评价标准。应当将信息技术的使用频度以及使用质量等多方面纳入到教师的综合评估之中,以此来提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鼓励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多多运用信息技术,从而激励教师主动掌握更先进的技术工具,持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准。其次,完善信息设备管理制度。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当下,学校有必要配备充足的信息设备。而信息设备需要定期维修与升级,当学校购置大型信息化设备或系统之后,应设立相应的系统管理规范,及时对拥有的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更新,以保证信息技术设备的正常运转,使其发挥应有的价值。最后,创设教师信息化培训机制。教师是信息技术的主要使用者,只有教师具备了信息技术应用的观念和能力,才能够在英语教学中更好地融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们往往需要倚赖于计算机多媒体设备及其他诸多现代教育科技手段进行课程讲授。然而,各类现代化教学辅助工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技术障碍和失误。应对此种情况,教师们必须拥有一定程度上的排除此类问题的能力,唯有如此才能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展开提供可靠的保障。广大教师应该努力提升自身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熟练度,以便能够更好地协调各类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这个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带给教育教学的革命性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驱动力。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中学英语教学的要求,也是语言学习的目标,更是学生未来发展和实现终身学习的关键。因此,学生应该转变观念,拒绝一味的依赖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主动地去进行学习。教师要想充分挖掘信息技术的潜力,必须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掌握新技术技能,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达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达成预期教学目标。


[1]曾功正. 大班额条件下学生物理探究学习研究[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2(2):84-86.

[2]侯海璐. 谈新课程下的高中历史学习[J]. 都市家教(上半月),2011(3):110.

[3]吴平. 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37):145.

[4]闫学龙. 利用信息技术,让听、说、读、写更高效——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策谈[J].甘肃教育研究,2021(03):99-102.

[5]张宏迪. 信息化环境下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科学中国人,2014(23):182-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