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研究

黄海敏

惠州市九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惠州市 516000

摘要: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施工技术智能化和自动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尤其对于电气工程而言,采用自动化技术能够有效地提升电气工程建设的效率,将其控制和管理相结合,从而更好地满足现代工业生产的要求。因此,本文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应用原理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施工技术

引言

目前,电气自动化施工技术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新时期的社会建设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工程建设对电气自动化施工技术的要求也不断地提高,但是从当前的现状来看,这些技术的发展水平还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需要加大对电气工程自动化建设的研究力度,使其真正地提高,从而促进我国电气工程行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概念

从我国电气领域的发展实际情况来看,电气自动化技术具体可分成两大类,即国家维修技术与管控一体化技术。总的来说,电气自动化控制具有非常明显的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在大型工厂设备安装工程中,由于结构相对复杂,需要安装的电气控制系统构造繁多,具有多样化的功能要求,而对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运用可以起到集中管理的作用,借助部分控制,实现对电气系统的整体管控。二是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把设备联动中的压力、温度、流量、称重、液位、计数等现场仪表与设备各种开关联系起来,实现设备相应配套设施的安全保护;执行相应阀门或开关的保护动作;中央控制通过软件系统对系统中各监控点进行监测和设定,并实现数据查询功能,使之成为一个整体,从而有效减轻工程电气系统的控制与管理难度。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的应用原则

2.1.可靠性原则

充足的电力支撑对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各个区域对电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为了确保社会和经济的正常运转,需要确保电气运行等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在电气工程施工中,要做到合理地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就可以在电气建设过程中,适当地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环节,以便对电气施工的各个细节进行及时、高效地管理与控制。

2.2.信息化原则

在信息大爆炸的背景下,信息化已成为社会发展最主要的特征。面对新的发展形势,为促进社会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有效提升,必须做好各方面的努力。在满足用户现有标准的基础上,投标方应充分考虑到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应采用目前国际上先进的主流技术产品,保证前期的工程质量和后续投资的可延续性在这一前提下,想要使电气工程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足够的优势地位,就应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积极提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的适用范围,这也是企业在新时期大放异彩的一种有效手段。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要点

3.1.施工准备要点

首先,在正式安装机电设备以前,要充分了解工程设计图纸内蕴含的信息及用户需求的工艺要求,认真仔细分析其中的内容,确保能对整个施工过程形成准确把握。其次,为防止施工中因为备品、备件、设备等方面的问题而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及进度。在每天开始工程建设之前,务必要认真检查需要用到的各种备品备件及原材料是否与用户需求相符合,确保项目进度及质量不会因此而受到影响。再次,对于工程整体及电气自动化所设计的技术标准、资料与文件,在正式施工之前需要做到全面了解与把握,实现对工程心中有数。最后,在确定施工图纸无误、设备与原材料合格,并对相关技术资料形成全面准确地掌握之后,还应当再次和具体施工人员展开交流,充分做好技术交底。为了不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相关负责人可以分阶段进行技术交底。

3.2.电力系统应用要点

工程建设所涉及的电力系统都是非常庞杂的,想要确保电力系统平稳运转,不仅需要大量的优质电力设备提供基础支持,还需要拥有一套完整高效的软件系统来协调并维持其运行。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各界关注的就是电力供应能否满足人民生产生活的正常需求以及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在电网的电力调度上,实时监控其安全性,统筹规划相关调度工作,并科学分析已发生的电力事故,由此给出合理的改进方案,防止事故再次发生或恶化,有效提升了工作运行效率,降低物力、人力等方面的成本支出。

3.3.安装与调试要点

在所有电气工程项目中,对于设备的安装与调试都属于施工的收尾阶段,这时应当格外注意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具体使用情况,这有助于保障整个电气工程的稳定与安全,并有效提高项目施工的质量与效率。在自动控制设备的安装所提供的应用软件、控制软件及硬件设备,应严格按照模块化的结构方式配置。这种模块化应是系统结构、设计思想、管理体系上模块式的,系统软件功能模块、硬件设备具有可重组性,可根据用户的需要和控制逻辑由用户自行编制组合新的功能模块和控制逻辑,或增减相关的硬件设备。集成系统应为分层式的,满足工程分步实施的要求,方便软、硬件配置的逐步增加、更改和扩充。正常情况下,在安装与调试设备的工作中,控制

系统作为一个开放式的系统,需提供标准的TCP/IP数据通讯接口协议,界面软件接口,应用软件接口,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DCS/PLC和人机界面程序应有备份功能,出现故障时,用户可用此备份独立完成安装,还原到初始时的状态。另外在最重要的线路安装时是对接线盒、配电箱等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因此必须提高对这方面的重视,整齐合理地进行布线,消除因为布线问题而使工程出现安全隐患的可能。再有,若施工是针对民用建筑或者工业厂房进行的,那么必须加强对消防系统的重视,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与施工来使之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火灾。

3.4.主体施工阶段要点

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施工的过程中,主体施工环节是最重要的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对以下方面的施工技术予以严格控制:首先,施工时要尽可能做好对线管堵塞的预防工作,为电气系统的穿线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要尽可能避免破坏主体工程结构,使之维持足够的保护层厚度。在铺设管线时,要尽量把它们统一安排在主体外侧,注意同一位置安排的管线不多于3条,在捆扎线管时,需注意不能简单地将所有线管捆扎在一起。其次,不同管线之间的连接形式与电气系统能否正常运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接线盒是否与各管线形成精密连接则会对电气工程最终能否成功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接线盒与管以及各线管之间的连接必须是密实、可靠且牢固的,并且还要做好相应的防堵塞的准备。最后,想要切实做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设,每个施工环节都不能忽视,特别是对插座与开关的设置来说,其是整个项目中比较关键的一部分,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3.5.材料监管要点

在开始施工前,要注意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可能用到的各种材料都进行严格而全面地检查,保证每个施工环节所使用的材料都充分符合工程建设标准和用户需求上的设计要求且系统配置硬件要求安全可靠性高、故障率低、维护成本低、稳定性好、实用性强、性价比高、技术先进,具有可扩展性,符合国际主流标准。全部设计和选材必需符合合理、适用、可靠、耐用、经济、节能、先进、易操作的原则。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整个项目的建设质量。比如,在具体的电气施工中,一般会经常用到PVC管。对于这种材料,最好使用中型以上的型号。而如果想进一步提高电气工程的建设质量,确保其安全性,还应当尽可能多地使用重型管材。因此,在进行材质选择时,还应当尽可能选择阻燃型的管材。这样不仅能为工程建设增加一层安全保障,同时也有助于工程的如期完成,提升后期使用的安全性,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成本消耗。

3.6.线路设计要点

线路设计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点,与电气自动化施工最终能取得的管控成效密切相关。因此,在为工厂设备进行自动控制施工的过程中,要深入分析每个工程环节的需求,由此设计出最合适的设备控制线路,确保线路可以起到理想的效果。在筛选应使用的信号接收器时,必须严格参考质量、工程需求等条件,尽可能去除施工中不必要的步骤与环节,使线路施工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发展阶段,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个重要保证,有关建设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促进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可以促进工业社会的发展。所以,在未来的电气工程建设中,要注重运用自动化施工技术,紧跟时代步伐,准确地掌握各项技术要点,确保电力工程的稳定、安全和可靠。

参考文献

[1]叶海峰.浅析电气自动化施工技术的主要内容及应用效果[J].技术与市场,2020,27(12):129-130.

[2]钱聪.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运用[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2):113-114.

[3]许德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2):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