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内支架治疗老年恶性肿瘤胆道梗阻20例的护理核心思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0
/ 2

胆管内支架治疗老年恶性肿瘤胆道梗阻20例的护理核心思路分析

王瑞

安徽省淮南市朝阳医院肝胆颈胸外科         邮编232001

摘要:目的 综合研究分析恶性肿瘤胆道梗阻患者的病情特点,分析治疗胆管内支架治疗老年恶性肿瘤胆道梗阻护理的方案。方法:综合分析2022年5月-2023年2月间收入的资料,登记有效并且资料完整,能够接受实验的恶性肿瘤胆道梗阻患者20名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选择胆管内支架进行治疗;对照组(n=10)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n=10)内患者则配合应用个性化围手术期护理。在护理完成后,研究人员针对患者疗效进行分析,同时记录患者的各项康复指标,判断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在对患者进行实际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个体状况得到有效的改善,而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后显著存在(P<0.05)。结论:个性化围手术期护理配合胆管内支架治疗可显著改善老年恶性肿瘤胆道梗阻患者的病情。相对于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说明个性化围手术期护理方案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综合护理团队的协作和专业护理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老年恶性肿瘤胆道梗阻患者的护理质量至关重要。

关键词:护理;恶性肿瘤胆道梗阻;疗效分析;价值分析


恶性肿瘤胆道梗阻是指恶性肿瘤(如胆管癌、胰腺癌、肝癌等)侵犯或压迫胆道系统,导致胆汁流动受阻的情况。胆道梗阻可以发生在胆管的任何部位,包括肝内胆管、肝外胆管以及胆囊管[1]。恶性肿瘤胆道梗阻的主要原因是肿瘤的生长和扩散,肿瘤可以直接侵犯胆管壁或者通过压迫胆管导致梗阻。胆道梗阻会导致胆汁无法正常流动,引起黄疸、腹痛、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症状。诊断恶性肿瘤胆道梗阻通常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如血液检查、肝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扫描、MRI等)以及内镜检查(如经胆道造影、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等)[2]。本次研究探讨在恶性肿瘤胆道梗阻患者治疗时,分析将个性化健康教育应用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其详细研究内容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综合分析2022年5月-2023年2月间收入的资料,登记有效并且资料完整,能够接受实验的恶性肿瘤胆道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入院时本次研究中护理人员按要求记录患者的入院日期,并根据患者入院日期单双号的形式,将其进行两组录入。单号入院的患者记录在对照组中,双号入院的患者则记录在实验组中研究人员在两组样本量均达到10例时停止录入患者,本次研究共计纳入20名患者。对照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6例、4例;年龄值为20-80(64.92±2.74)岁。实验组:男性患者例数占5例,女性患者例数占5例;年龄平均值为20-80(61.74±3.14)岁。               

临床统计审核后确认通过,本次研究基本资料可录入数据库进行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时,由医务人员采用常规护理。

实验组内患者在接受护理时,由护理人员将个体化健康教育应用于患者的治疗中具体方式如下。

术前护理:为了减少手术风险,应该密切监控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生命体征,尤其是心率、血压和体温。准备患者接受胆管内支架的手术,包括解释手术流程,减轻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情绪,同时做好术前清洁工作。并且需要确保患者空腹以降低吸入性肺炎的风险。

术中护理:维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观察有无出血、昏迷、呼吸困难等情况。同时,按照医生的指示,协助进行手术操作。

术后护理:术后应密切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注意观察有无出血、感染、疼痛等症状。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防止管道滑脱或堵塞。教育患者及其家属关于胆管支架的日常护理和管理,包括如何清洁和保护切口,如何观察和报告可能的并发症等。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鼓励合理的饮食,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长期护理:定期检查胆管支架的状态,包括是否存在移位、堵塞等问题。还应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以了解肿瘤的状态,是否有进一步恶化的迹象。要观察患者有无疼痛、黄疸、恶心、呕吐、体重减轻等新的或恶化的症状,若有,应及时就医。

心理护理:应积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处理对疾病和治疗的恐惧和焦虑。可以推荐他们参加肿瘤患者的支持团体,以便他们能够与其他有相似经历的人分享并得到支持。

1.3  评价指标

显效:在治疗完成后,患者的恶心呕吐以及疼痛等症状完全消失,患者的炎性指标恢复至正常状态,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有效:在治疗完成后,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以及疼痛等症状已有明显改善,患者的炎性指标有所好转;无效:在治疗完成后,患者的炎性指标未见明显改善,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以及疼痛等症状未见恢复。

1.4 数据分析

研究结果在进行统计时,医务人员选择spss 22.0 for windows作为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中各项试验指标进行统计后,常规记录在数据库中进行分析,确认X2与T值和P值对比性,判断组间差异性。

2 结果

在对患者进行实际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个体状况得到有效的改善,而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后显著存在(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n=30)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n=10)

3

4

3

70.00%

实验组(n=10)

5

4

1

90.00%

X2

8.2621

P

0.0000

3 讨论

胆管内支架治疗在老年恶性肿瘤胆道梗阻患者中被广泛应用,并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它通过放置支架来恢复胆汁的正常流动,减轻胆道梗阻引起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3]。个性化围手术期护理在老年恶性肿瘤胆道梗阻患者中具有重要的必要性。老年患者由于年龄增长、合并症的存在和身体功能的下降,对手术和治疗的适应能力较差,因此需要更加细致、个性化的护理方案[4]。老年患者往往伴随多种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疾病等。在围手术期护理中,需要对这些合并症进行全面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

总而言之,个性化围手术期护理配合胆管内支架治疗可显著改善老年恶性肿瘤胆道梗阻患者的病情。相对于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说明个性化围手术期护理方案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综合护理团队的协作和专业护理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老年恶性肿瘤胆道梗阻患者的护理质量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刘玉兰,利民,李美连. 经内镜行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胆道梗阻患者的效果和护理探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8):233-235.

[2]邢宏萍. 经内镜射频消融和置入内支架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病人的护理[J]. 护理研究,2016,30(05):639-640.

[3]李艳莉,杜晓鹏,王妍. 内镜下放置金属内支架治疗胆道梗阻的配合及护理[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2,29(04):400.

[4]吴亚琴. 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及胆道支架置入治疗的术后护理[J]. 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03):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