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防跌倒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9
/ 2

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防跌倒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邹蓓蓉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东惠州,516000

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防护中相关护理干预措施的开展情况。方法:将2023年3月~2023年12月作为试验对象-有跌倒风险的住院患者筛选范围,总共从我院神经内科中计入72例,通过黑白球盲摸的方式形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36例/组,对应提供常规护理干预、PDCA循环模式干预。收集两组相关干预效果指标,完成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对防跌倒相关指标掌握情况无组间对比差异,P>0.05;护理后明显观察组评分更高,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防护中,不同护理干预效果呈现存在差异,PDCA循环模式的应用可提升患者跌倒防护认知度,使其更主动的进行自我预防,减少跌倒发生率。

关键词:护理干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预防效果

神经内科是专门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的科室,包括大脑、脊髓、周围神经系统以及肌肉疾病等,而神经内科所收治患者都是存在神经功能异常者,这些异常可能导致跌倒风险,加之一些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可能会引起头晕、乏力等副作用,使得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的可能性提升,为此进行相关护理干预很关键[1]。常规护理主要是进行疾病相关治疗辅助,缺乏对跌倒预防的针对性干预,以此导致其在住院患者防跌倒方面的效果不明显[2]。近几年我院逐步落实PDCA循环模式相关干预工作,在临床护理中的成效较好,为验证其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防跌倒中的干预情况,本文进行了相关对照试验,并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23年3月~2023年12月作为试验对象-有跌倒风险的住院患者筛选范围,总共从我院神经内科中计入72例,通过黑白球盲摸的方式形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36例/组。两组基础信息比较中未见组间差异,P>0.05。见表1。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均为神经内科相关疾病患者,且需要住院治疗;存在跌倒风险;对试验知情了解,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危急重症者;符合出院条件者;精神疾病者。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s/%)

组别

例数

性别

(男/女)

年龄均值

(岁)

需住院天数均值(d)

高中及以上/高中以下学历

观察组

36

21/15

56.28±10.79

15.82±2.13

20/16

对照组

36

17/19

56.36±10.81

16.09±2.22

22/14

t/x2

-

0.892

0.031

0.527

0.229

P

-

0.345

0.975

0.600

0.633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针对本组中存在跌倒风险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定期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跌倒风险的动态变化,进行适当的住院环境干预,确保走廊的通畅,床旁装有把手,可提供辅助工具,如拐杖、助行器等。此外,依据患者疾病情况指导康复训练。

1.2.2 观察组:针对本组中存在跌倒风险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提供PDCA循环模式护理。(1)Plan(计划):明确护理干预的目标,例如提升患者防跌倒依从性,以减少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跌倒风险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干预计划,包括评估方法、干预措施和监测指标。明确执行护理干预计划的责任人,并确保团队协作。(2)Do(实施):根据制定的护理干预计划,实施针对患者的各项干预措施,如评估跌倒风险进行分级防控,并辅以改善环境、提供辅助工具等措施,确保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及时性,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沟通,确保他们理解和配合护理措施。(3)Check(检查):定期评估患者的跌倒风险和干预效果,包括运动功能、平衡能力、药物管理等方面的变化,收集数据并分析结果,评估护理干预的实施情况和效果,发现问题和改进空间。(4)Act(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和数据分析,及时调整护理干预计划,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提高护理质量和效果。持续监测患者的情况和跌倒风险,根据反馈信息和实际效果调整护理干预措施,实现持续改进。

1.3 观察指标

1.3.1 基于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应遵守的相关要求,以及实际基础护理干预内容,设定防跌倒知识掌握评估量表,里面涉及自我预防、依从、反馈等方面,总分值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掌握越多,依从性越高。

1.3.2 统计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出现跌倒事件的例数,并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25.0为本次各项数据资料处理工具,(±s)、[n(%)]分别予以呈现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计数两种类型数据,t、x2值为对应数据资料的检验值,仅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防跌倒认知度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对防跌倒相关指标掌握情况无组间对比差异,P>0.05;护理后明显观察组评分更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防跌倒认知度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t

P

观察组

36

63.25±8.06

93.85±1.03

22.595

0.000

对照组

36

63.30±8.12

86.51±1.12

16.989

0.000

t

-

0.026

28.943

P

-

0.979

0.000

2.2 两组住院期间跌倒率比较

在两组住院期间跌倒患者统计中,对照组有7例,占比19.44%;观察组有1例,占比2.78%。可见观察组住院期间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5.063,P=<0.05。

3 讨论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受其自身疾病影响,极易存在跌倒风险,而一旦出现跌倒则可能导致患者受伤,包括骨折、擦伤、头部损伤等,轻则延误治疗和康复进程,严重的情况甚至可能导致患者的死亡,为此进行及时的预防管理至关重要,但常规护理未必能充分考虑到每位患者的具体跌倒风险因素和需求,缺乏个性化的干预措施[3]

PDCA循环模式是一种持续改进的管理方法,目前被尝试应用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管理中,相较于常规护理,PDCA循环模式强调持续改进和循环执行,能够帮助医护团队系统性地评估、实施和改进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反馈信息调整护理方案,实现个性化护理,更好地预防和管理跌倒风险。此外,PDCA模式强调定期评估和监测,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行动,有效降低患者跌倒风险,提高护理效果[4]

本次试验中,护理前两组患者对防跌倒相关指标掌握情况无组间对比差异,P>0.05;护理后明显观察组评分更高,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防护中,不同护理干预效果呈现存在差异,PDCA循环模式的应用可提升患者跌倒防护认知度,使其更主动的进行自我预防,减少跌倒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杨阳.综合护理干预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在改进护理工作中的价值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22,51(09):1057-1059.

[2]黄飞娜,欧阳新勤,陈旭梅,等.品管圈在降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中的运用[J].现代医药卫生,2020,36(21):3470-3472.

[3]龚喜燕,张翠翠,钟英,等.CATCH模型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预防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23,39(01):141-143+147.

[4]王红娟,郭卫丽.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降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应用效果[J].贵州医药,2023,47(07):1170-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