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社区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9
/ 2

探析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社区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朱增英

南京市浦口区江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摘要目的:讨论社区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在我院就诊并被诊断为脑卒中后遗症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并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护理,而实验组(30例)则接受社区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的 MBI 评分、QLI 评分、SAS 评分和 SDS 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借助社区康复护理的方法,增强患者对康复的引导和精神援助,能够向患者提供更全方位、个性化的服务,从而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质和恢复程度。

关键词脑卒中后遗症;社区康复护理;干预效果

脑卒中属于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神经系统问题,其症状频繁、死亡人数众多以及残疾风险极大。尽管医学科技的持续发展使得脑卒中患者的生存几率有所增加,然而许多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仍然可能产生各类副作用,这对他们的生活品质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社区康复护理作为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观察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通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康复情况以及心理状态三个方面进行评估,讨论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社区护理的观察效果,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60例从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样本,患者均符合其原发疾病的诊断标准,且都取得了患者家属的同意。两组患者被随机划分,对照组包含17例男性和13例女性,他们的年龄介于35岁到65岁,平均年龄是(52.36±3.15)岁;实验组包含16例男性和14例女性,他们的年龄介于34岁到65岁,平均年龄是(51.86±2.98)岁。两组患者的基础信息,例如性别、年龄等没有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研究。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患者需要保持健康均衡的饮食,不宜剧烈运动,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患者需要稳定情绪,过于激动容易使血压上升。在脑卒中患者进行生活护理时,需要注意对皮肤的清洁,勤换衣物,以免引起褥疮。遵循医生的医嘱服用药物,如果感到任何不适,立即就医。

1.2.2 实验组

30例实验组患者实施社区康复护理,首要任务是全面评估患者的康复需求,包括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认知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基于患者的评估结果为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提供一系列综合性的康复护理服务,包括:①心理支持与情绪管理: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常常伴随着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社区康复护理应提供心理支持和情绪管理服务,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团体治疗等方式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提高康复的信心和动力。②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是帮助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回归社会的关键步骤。通过训练,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如穿衣、洗漱、进食、行走等。训练过程中要注重实用性和趣味性,激发患者的参与热情,促进生活质量的提升。③肢体功能训练:肢体康复功能训练一般先以大关节松动训练为主,渐进性进行肌肉抗阻训练,帮助改善肢体关节强直、肌张力较高的状态。通常先对四肢关节进行屈、伸、内收、外展、旋转等动作,注意此类动作应由专业医生操作。后期逐渐配合进行小关节功能训练,主要训练手腕、脚腕、手指等部位的关节。④语言障碍康复训练:脑卒中患者出现语言交流障碍,临床先要通过语言评估,明确失语类型,再根据不同类型进行相应不同干预方法,会针对物件,通过视觉、触觉,甚至味觉,比如给他一个苹果,嘱其触摸、视物、品尝,告诉他这是苹果,使其不断地学习、强化,加上家属的配合,日常生活中把所教的内容,通过跟家人交流过程中不断重复,直到掌握这个名词。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精神健康状况,使用焦虑自我评价量表和抑郁自我评价量表来衡量,总分是100分,分数的上限是50分和52分,分数越高,意味着患者的精神健康状况越糟糕。mbi是衡量患者日常生活技能的指标,其得分为100,得分越高,其技能就越出色。选用生命质量指数量表(QLI)来衡量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得分为10分,分数越高,质量就越优秀。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4.0软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并以(±s)的形式展示了计量信息。运用t检验来获取计数信息,而x²检验则是用于获取计数信息的百分比(%)。统计结果p<0.05,这表明差异是有意义的。

  1.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实验组的心理健康、日常生活技能和生活品质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种差异是显著的,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请参见表1。

观察指标评分对比(±s,分

组别

n

SAS

SDS

MBI

QLI

对照组

30

43.10±2.85

47.13±3.98

37.32±3.58

6.38±0.57

实验组

30

29.65±1.38

31.25±1.05

58.10±2.95

8.58±0.59

t

14.2754

17.9852

17.3742

11.1950

p

<0.05

<0.05

<0.05

<0.05

    1. 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脑血管疾病,其后遗症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常见的后遗症包括运动功能障碍、认知障碍、心理障碍等,这些都需要长期、持续地康复护理。社区康复护理利用社区资源,为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康复服务,这种模式强调患者的主动参与,以及与家庭和社区的紧密合作,旨在促进患者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全面恢复。

    这项研究表明,实验组的心理状态、日常生活能力、生命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社区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康复中具有明显优势。

    综上所述,社区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效果。与传统护理相比,社区康复护理具有更好的连续性和便捷性,能更好地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曹巧林,雷永革,魏妮萍.社区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 16(020).

    [2]祝瑛姿.社区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 24(4).

    [3]承娇.康复护理对于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饮食科学, 2019, 0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