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GA铁氧体磁性微球制备工艺的正交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3

PLGA铁氧体磁性微球制备工艺的正交设计研究

1刘兴2王绥和

海口市制药厂有限公司 海南省海口市 570100

【摘要】目的:对PLGA铁氧体磁性微球制备工艺的筛选、优化。方法:通过溶剂挥发法制备PLGA铁氧体磁性微球。正交设计优化PLGA铁氧体磁性微球制备的处方工艺。以微球的平均粒径大小、载药量和包封率3个指标作为微球质量的评价标准。判断最佳处方工艺。结果:以PLGA浓度为6.0mg/ml,明胶的浓度为 0.5%,油水相比值为1:4,作为最佳处方工艺,此时PLGA铁氧体磁性微球综合质量最佳。结论:3个因素中,PLGA浓度对微球质量影响最大,油相水相比值以及水相中明胶的浓度对其影响次之。

【关键词】正交设计;PLGA[4];铁氧体;磁性微球

前言

微球(microsphere)是指药物溶解或分散在高分子材料基质中形成的粒径为1~40μm的微小球状实体,而粒径在10~1000 nm之间的通常称之为纳米球(又称毫微球、纳米粒)[5]。目前有关微球应用的报道很多,很多微球产品已经进入市场,包括米诺环素可吸收性微球、美国Genetech公司的生长素、日本武田公司的亮丙瑞林微球、Gavini等[3]用乳化-喷雾干燥法制备了用于治疗眼部严重感染的多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PLGA微球等[6]

本研究的目的是制备磁性微球。磁性微球(magnetic microspheres)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磁性微球可以将药物载至预定的区域,提高靶区药物浓度,从而达到靶向给药的目的。Karmer等用人血清蛋白将柔红霉素盐酸盐与基嘌呤包成磁性微球,试用于胃肠肿瘤,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8]。微球的包封率和释放是评价微球制剂的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其好坏直接决定了微球制剂的成败。

本研究以PLGA即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glycolic acid)为高分子原料,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磁性微球。通过正交设计来对PLGA铁氧体磁性微球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和筛选。本研究选取3个因素包括:油相/水相比值、混合相中明胶的浓度以及PLGA的浓度;每个因素设3个水平,选用L9(34)正交设计[1]表对磁性微球处方进行优化。为对微球的质量进行准确评价,拟选用头孢哌酮做为载体药物,并以其载药量和包封率做为微球的评价标准。这将为制备高效、速效、低毒的新型制剂提供理论依据。

1.仪器与试药

1.1仪器与试药

 JJ-1精密增力电动搅拌器(江苏神科仪器有限公司)、AA-67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Y50医用磁铁(表面磁场5000G,上海杰灵磁性器材有限公司)、CK2倒置相差显微镜(Olympus)、低温高速离心机(美国Beckman)、PSS380型激光散射粒度分析仪、UV-2201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BP211D型电子天平(瑞士梅特勒)。

镁铁铁氧体(MgFe2O4,10nm,北京化工大学无机教研室惠赠)、PLGA(50/50,分子量20000,上海医药工业研究所)、明胶(Sigma公司)、Tween80(广州南方化玻公司,进口分装)、头孢哌酮钠原料药(哈药集团制药总厂,批号 B200706313)、水为蒸馏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方法

2.1PLGA铁氧体磁性微球的制备

2.1.1磁性微球的制备

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磁性微球。精密称取一定量的PLGA和头孢哌酮溶于二氯甲烷液中,待其全部溶解澄清后作为溶剂相。将此溶剂相滴入含有Tween80、明胶及MgFe2O4的水相,在60℃水浴中,通过电动搅拌(1500r/min)除去二氯甲烷。混悬液置于磁铁之上出去未包封的磁铁,低温高速离心(15000rpm/min),沉淀即为磁性微球,并用蒸馏水反复洗涤沉淀,冷冻干燥,即得。

2.1.2正交设计优化磁性微球的制备工艺

根据单因素试验,影响的磁性微球粒径大小、包封率和载药量的主要因素有PLGA的浓度(A)、明胶浓度(B)、溶剂相/非溶剂相体积比(C)等,在一定范围内对以上3个因素各取3个水平进行筛选(见表1),按正交设计表L9(34)(2)进行试验。

1 正交设计因素、水平表

水      平

因    素

A

PLGA浓度(mg/ml)

B

明胶浓度%(v/v)

C

有机相:水相

1

2.0

0.25

1:4

2

4.0

0.5

1:3

3

6.0

0.75

1:2

2.1.3优化指标的选取和测定

参照文献[2]介绍的统计方法,以粒径140μm之间的粒子分布百分数、MNP的载药量(DL)、药物包封率(DTE,3个指标作为优化技术的评估指标,通过如下公式确定单个指标的优化指数和总优化指数(DF,MNP制备工艺进行综合考察。

代表3个指标的实际测量值,代表可接受的最大和最小值,其选取以实验结果或经验为基础,代表单个指标的优化指数,当。当由每一个值确定,后者由每个和认定的求出。MNP140μm)分布百分数的80%10%

MNP的载药量(DL)的95%10%。药物包封率(DTE)100%20%

表2正交设计L9(34)实验表

No.

因          素

DF

A

B

C

1

1

1

1

0.1375

2

1

2

2

0.1563

3

1

3

3

0.2512

4

2

1

2

0.4654

5

2

2

3

0.3123

6

2

3

1

0.3292

7

3

1

3

0.8725

8

3

2

1

0.8311

9

3

3

2

0.8929

K1

0.5450

1.4753

1.2977

K2

1.1069

1.2996

1.5145

K3

2.5964

1.4733

1.4360

R

2.0514

0.1757

0.2168

2.2包封率(DTE)和载药量(DL)的测定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哌酮含量,在200400nm波长范围内扫描,绘制吸收图谱(图1)。结果表明,头孢哌酮钠在206nm230nm260nm处均有吸收峰,因260nm为头孢菌素类的特征吸收峰,故选260nm为测定波长。精密称取头孢哌酮钠10mg10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1mg/ml的储备液。取上述头孢哌酮储备液适量,加水稀释成系列浓度4.08.016.024.032.0μg/ml的溶液,以水为空白,在260nm处测定头孢哌酮吸收度。

取磁性微球混悬液适量,于4℃15000rpm/min下离心30min,沉淀用蒸馏水水洗3次,合并上清,混匀,分别测定混悬液中头孢哌酮的含量(W1和合并液中游离的头孢哌酮含量(W2,磁性微球中头孢哌酮的含量W=W1-W2,按下式计算包封率(DTE和载药量(DL:

DTE=(W1-W2)/W1×100%                  

DL=W/(W+WPLGA)×100%                  

式中WPLGA为加入的PLGA的量。

2.3分散性和磁响应性考查

3.结果

3.1正交试验

根据正交设计的结果(表2)分析[7]3个因素对磁性微球影响的大小依次为A>C>B,PLGA的浓度对磁性微球的质量影响最大,油水相的比例次之,明胶的浓度对其影响相对较小。再结合实验结果及成本因素综合考虑,最佳实验处理为:A3B2C1,其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87%和95%。

3.2优化工艺的确定

精密称取60mgPLGA溶于10ml二氯甲烷液中,待其全部溶解澄清后作为溶剂相。将此溶剂相滴入含有1%Tween800.5%明胶及0.01%MgFe2O4的水相,在60℃水浴中,电动搅拌作用下将此有机相注入(60/s)水相中,30min后待二氯甲烷全部挥发,所得混悬液置于磁铁上静置30min,除去未包裹MgFe2O4和较大粒子,上清即载药磁性微球的溶液,将此溶液4℃15000rpm/min离心30min,弃去上清液,沉淀用蒸馏水洗3次,除去未包裹的游离药物,冷冻干燥,即得(图2)。

3.3分散性和磁响应性

取冻干磁性微球粉末能较快分散于生理盐水液且无聚集,将该溶液置于磁铁之上,待溶液澄清时所需时间为190s,说明该溶液的磁响应性强。

取冻干磁性微球粉末适量,置于玛瑙研钵内,使均匀分散,用普通的磁力搅拌子在其表面扫过,即有粉末吸附其上且出现定向排列,表现出磁性(图3)。

图2 制得的铁氧体磁性微球                  图3微球磁性测试

3.4头孢哌酮线性关系考察

260nm处测定头孢哌酮钠吸收度,吸收度(A)对浓度(C)的回归方程为:A=0.027C-7.71×10-3(Ⅰ),r=0.996,回收率试验结果:平均回收率为101.1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7%n=5

图1头孢哌酮紫外吸收光谱

4.结论

当试验温度控制在60摄氏度、搅拌速度在1500r/min、加入1%Tween80条件下,随着PLGA浓度(也称黏度)下降,微球粒径变小,包裹率降低,原因是当PLGA浓度降低时,微球沉淀速度减慢,从而减慢了药物包裹,增加了药物降解、外流等损失的可能性。而对载药量的影响则使PLGA浓度降低,在微球中的相对比例减小,载药量相对增加。综上所述,在保证载药量和包封率的前提下,当控制油相/水相比值,PLGA浓度以及混合相中明胶的浓度这三个因素时,使PLGA的浓度适量小、明胶的浓度小、油相/水相比值小时,PLGA铁氧体磁性微球成型效果最好。

【参考文献】

[1] 李瑞雪.主编·均匀设计在药物研究开发中的应用[A].成都:四川科学出版社,2000.7-285.

[2] Chen W,Lu DR.Carboplatin-loaded PLGA microspheres for intracerebral

injecttion:formu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J-Microencapsul,1999,16(5):

551-563.

[3] Gavini E, Chetoni P, Cossu M,et al. PLGA microspheres for theocular delivery of a peptide drug, vancomycin using emulsification/spray-drying as the preparation method:in vitro/in vivostudies[J].EurJPharm Biopharm,2004,57(2):207-212.

[4] 苏焱, 王继麟, 薛红刚, 等. 聚乳酸/ 聚乙醇酸可生物降解微球的制备及其对RNP 的佐剂作用[J ].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0, 13(4) : 224

[5] Feng L, Qi XR, Zhou XJ,et al.Pharmaceutical and immunologicalevaluation of a single-dose hepatitis B vaccine using PLGA micro-spheres[J].J Control Release,2006,112(1):35-42.

[6] 钱军民.张兴.吕飞.等.聚合物徽球的制备及在药物缓释/探释中的应用[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2.3:22-27. 

[7] 杜丽娜,郭庆东,刘燕,梅兴国.牛血清白蛋白—PLGA微球制备的单因素考察 [A] (2005)05-0049-02             

[8] 马秀玲,黄丽梅,郑思宁,等.磁性微球的制备及研究进展[J].广州化学,2003,28(3):5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