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卫生监督对高中生近视防控的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学校卫生监督对高中生近视防控的效果评价

李荣贞

三明市沙县区金沙高级中学,福建省三明市 365050

摘要近年来,随着学业压力的增加,电视机、电脑、智能手机、游戏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导致青少年用眼过度,眼睛近视问题日益突出。防治高中生近视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在未来,学校要做好卫生监督工作,由此探索和研究更为有效的近视防控策略,为高中生的视力健康保驾护航

关键词:学校卫生监督;高中生;近视防控效果

1青少年近视防控现状分析

1.1视力健康状况分析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第一份《世界视力报告》指出,全世界共有10亿多人因无法得到必要的医疗或护理服务来解决近视、远视、青光眼和白内障等问题而视力受损,有8亿多人因为没有眼镜而面临生活不便,预测2030、2040及2050年,全球高度近视患者将达到5.17亿、6.96亿和9.38亿,占总人口的6.1%、7.7%和9.8%。我国近视总人数近5亿,患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显著提前。截至2021年,我国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6%,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这是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不能任其发展[1]

1.2用眼过度

对学生视力的影响分析一段时间以来,中小学生课业压力和校外培训负担太重,长时间看书、写作业,导致用眼过度,对近视发生的影响尤为突出[2]。经常近距离看书、写字和频繁不正确使用电子产品,眼睛的调节就会特别疲劳,形成假性近视,如果长时间调节过度的话,眼睛的睫状肌就不能灵活地伸缩了,从而形成了真性近视[3]

1.3户外运动对学生视力的影响分析

研究表明,户外运动有益于孩子的眼部健康。阳光下户外活动时间与近视的发生率呈负相关关系,但在相当一些家庭中,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成了教育的“盲点”。有的父母认为孩子的学习最重要,学习负担已经够重了,哪有时间浪费在运动上;有的父母认为孩子不生病就可以了,没必要专门花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运动被排斥在家庭生活之外;还有的父母对孩子呵护过度,生怕孩子运动时累着、摔着和碰着,对孩子运动百般限制,导致孩子的文化学习时间较长,运动时间不足,从而引发近视。

1.4视力筛查和干预对学生视力的影响分析

定期的全员视力筛查对于近视防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部分学校因为存在视力检测次数较少、视力健康档案不完善等情况,无法对学生的视力进行长期跟踪和分析,这使得近视防控工作缺乏科学依据和有针对性的措施。部分学生、家长对视力保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关注度不够,当学生出现看东西眯眼睛、模糊、频繁眨眼或者揉眼等视力异常的预警信号时,未能引起足够重视,也未将学生带到正规眼科医疗机构及时检查并实施科学有效的干预,导致了近视的发生和加剧[4]

2高中生近视防控措施分析

2.1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减轻学生学习压力

高强度超负荷的学习是导致高中生近视的主要原因。“双减”工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民生工程,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各地各校应该把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与“双减”工作、高中生手机、睡眠等五项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持续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把学生的近视率作为是否落实“双减”工作的一个“晴雨表”,不折不扣地落实“双减”政策,并提升课后服务质量,落实五育并举,巩固拓展“双减”成果,更多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身心健康、实践能力等,这对近视防控工作十分重要。

2.2开展多种户外活动,确保学生运动时间

开齐开足体育课,科学安排学生校内体育活动时间,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将开展体育活动作为推进高中生课后服务工作落实的重要载体,保障学生每天课后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立足校园,建立全员覆盖、人人参与的常态化校内联赛、校际联赛和选拔性竞赛为一体的大中小学体育联赛体系,吸引更多的高中生充分地参与到户外运动中来,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养成锻炼习惯[5]

2.3定期开展视力检查,及时科学干预

推动近视防控关口前移,做到早监测、早发现、早预警和早干预。严格执行《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2021年版)》,学校每学年开展1次健康体检,每学期至少开展2次视力普查,并在获得学生及其监护人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健康体检机构于2周内以个体报告单形式向学校反馈学生个体健康体检结果。学校及时将视力异常或下降的情况,以合适的方式及时反馈给监护人,提醒其尽快带学生到正规眼科医疗机构复查并开展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为做实做细视力监测和信息报送工作,学校指定专人负责视力筛查、登记、上报工作,每学期都会邀请眼科专家到校开展视力筛查,及时向家长反馈筛查结果,并将视力数据通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网进行录入和上报[6]

2.4积极宣传健康教育,构建家校合力体系

教师应该充分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不仅要在课堂上教授用眼卫生等相关知识,更要通过学校宣传栏、校园广播、主题班会等方式,潜移默化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用眼姿势。学校要积极开展近视防控知识宣讲,狠抓高中生良好用眼行为习惯养成,把正确的坐、读和写姿势作为课堂教学常规和班级管理常规的基本内容,并纳入教师优质课评选标准。同时,学校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委会、告家长书,明确家庭在视力健康保护中的主体责任,提高家长指导孩子用眼卫生的能力,营造有利于孩子视力健康发展的家庭视觉环境。引导家长学习掌握眼健康知识,并且以身作则树立良好榜样,带动高中生形成受益终身的良好用眼习惯,积极组织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高中生在家时每天接触户外自然光的时间达60分钟以上,保障孩子充足的睡眠和均衡的营养,控制使用电子产品,减轻课外学习负担,正面管教孩子用眼卫生,改变“重治轻防”观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2.5坚持以劳促教理念,形成五育并举模式

劳动不仅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劳动教育更是五育并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贯彻落实五育并举的教育模式下,要坚持以劳促教的教育理念,切实做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将学校的劳动任务分配给学生,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思想品德,还能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缓解高中生眼部疲劳,对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要形成五育并举“一盘棋”的教育教学模式,将教育与管理进行充分衔接[7]

2.6学校做好卫生监督制度工作

强化制度保视力,学校制订常规制度,设立用眼“警戒线”,保证学生 视力健康。每学期第一个月设立“学生读写姿势大赛”,规范学生读书、写字姿势;制订“五不”规则:不在 强烈阳光下看书,不在昏暗灯光下看书,不在晃动车厢中看书,不在走路时看书,不长时间玩电子产品;签订 “电子产品使用承诺书”,要求学生使用电子产品每次不超过15分钟;确立每日眼保健操制度,每日进行两次眼保健操,大队巡查,教师抽查,保证眼保健操实效;每学 年检测视力,评选“亮眼班级”并给予奖励打造学习“好眼力” 在日常教学中,学校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证学生用眼卫生,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教导处规范作业布置,班主任每天统筹作业量。同时,教师合理使用白板课件,规范课件背景颜色,减少对学生眼部的刺激;设置课间“亮眼”时刻,每节课下课引导学生看窗外“亮眼点”,缓解眼部疲劳。班主任每学期 举办“保护小眼睛”主题班会,引导学生科学保护自己 的视力。学校每年6月份举办“爱眼日”系列活动,提升高中生对爱眼、护眼的关注度。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中生的视力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学校要构建定期视力筛查制度、加强近视相关的健康宣传,并减少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良好的“亮眼”习惯是至关重要的。保护视力,就是保护学生光明的未来,就是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学校启动“亮眼”工程,家校共育,以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全面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近视防控工作需要各方协同并建立长 效工作机制,从而助力学生拥有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赵爱霞.小学生近视防控系列校本课程的开发路径[J].甘肃教育,2022,(11):32-35.

[2]冯俊超.山东省中小学近视防控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22.

[3]李国峰,张晨光,张秀红,等.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学生近视流行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22,38(05):408-413.

[4]袁益民,彭秀,张萌,等.体育教学中防控近视的睫状肌训练频次研究[J].体育科研,2022,43(03):19-23.

[5]石佳鑫.湖南省常德市某校小学生近视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