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声引导下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临床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在超声引导下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临床应用探讨

万忠文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中医医院  云南 罗平 655800

摘要:目的:探讨在超声引导下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选择于我院接受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研究对象时,将时间范围规定为2022年1月-2024年1月,在确定本研究对象的主要例数时,将80例作为总例数,在确定本研究对象的分组方式时,将电脑随机法作为主要方式,40例为两组平均例数,体表标志物盲穿及超声引导下穿刺为两组患者需要接受的穿刺方式,观察两组的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在比对上述指标后发现,两组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超声引导下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效果。

关键词超声引导中心静脉穿刺置管临床应用效果

    对于危重症患者而言,及时对其实施深静脉置管,能够在第一时间为其输血或输液,以确保患者的安全,为后续治疗争取更多的宝贵时间[1]。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在临床中具有较为广泛地应用范围,通过观察发现,若未能够进行合理的穿刺,则会导致患者出现空气栓塞、血气胸等并发症,从而严重威胁其安全,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穿刺置管[2]。当前在超声引导下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受到医生的欢迎,开始被广泛使用,能够获得理想的穿刺效果[3]。本研究将予以如下的分析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选择于我院接受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研究对象时,将时间范围规定为2022年1月-2024年1月,在确定本研究对象的主要例数时,将80例作为总例数,在确定本研究对象的分组方式时,将电脑随机法作为主要方式,40例为两组平均例数。在确定对照组与试验组的男、女性患者数量比时,分别将25:15、23:17作为比值,在确定两组的平均年龄时,将(57.2±0.3)岁、(57.5±1.3)岁作为规定平均值。

1.2纳入标准:①均接受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②穿刺前需要确保患者知晓穿刺方式。

1.3排除标准:①中途退出研究或失联的患者;②患有血液系统与精神系统疾病。

1.4方法

辅助两组患者保持仰卧位,将头部偏向对侧,并且将颈后部略垫高,以确保颈部能够充分暴露。

对照组接受体表标志物盲穿,医生可依据自身的操作习惯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低位、中位、高位实施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试验组接受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在置管前先使用ALOKA彩色多普勒超声仪与直线探头对颈内静脉实施探查,将直线探头的频率设定至7-11MHz,待位置明确后,于甲状软骨水平做好标记,穿刺针进针角度控制在35o-45o。此时仪器能够将穿刺针在颈内静脉的情况进行清晰显示,使用针管若能够对暗红色血液进行顺利抽取,则表示穿刺成功;之后将导丝置入穿刺针内,然后将穿刺针退出,经导丝放入扩张器与导管。连接注射器可抽出回血,使用肝素进行封管。再使用缝合线将导管与皮肤用进行缝合固定,使用无菌纱布覆盖。

1.5观察指标

①两组的穿刺成功率情况。

②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1.6统计学处理

导入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以率(%)的形式表示,分别使用t与x2方式进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的穿刺成功率比较

在比对上述指标后发现,两组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 1 两组的穿刺成功率比较[n(%)]

组别

1次成功率

2次成功率

3次成功率

对照组(n=40)

22(55.00)

12(30.00)

6(15.00)

试验组(n=40)

35(87.50)

5(12.50)

0(0.00)

x2

11.847

P

0.003

2.2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在比对上述指标后发现,两组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 2 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组别

渗血

皮下血肿

气胸

总发生率

对照组(n=40)

4(10.00)

4(10.00)

1(2.50)

9(22.50)

试验组(n=40)

1(2.50)

1(2.50)

0(0.00)

2(5.00)

x2

1.920

1.920

1.013

5.165

P

0.166

0.166

0.314

0.023

3.讨论

近年来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开始在临床中获得广泛地应用范围,对于需要长期接受输血、输液治疗的患者而言,该种方式能够有效的避免因反复穿刺而产生的病痛,并加强对血管的保护。然而由于该种操作是一种有创性操作,若未能够正确置管,则较易导致患者产生一系列的并发症,因此需要精准置管。

过去临床医生多依据解剖标志进行定位穿刺,通过实践可知,该种穿刺方式存在较大的盲目性,较易导致患者出现血肿、误入动脉、动静脉瘘、气胸等并发症,且无法获得较高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同时对于存在心力衰竭的患者而言,无法保持平卧及良好的体位配合,对于肥胖患者而言,无法清晰的进行颈部动脉触诊,个别患者自身中心静脉解剖的异常,对于存在置管史的患者,有可能存在血管狭窄,正是由于上述因素的存在,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了盲穿的难度。当前医生开始积极运用在超声引导下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在超声引导下,医生能够对静脉位置、直径、有无血栓、内膜是否损伤以及走向等情况进行清晰的观察,且能够使穿刺针与血管的关系进行清晰显示,便于医生精确掌握是否能进针,并对进针方向、角度、深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因而能够有效的降低穿刺风险

[4]。通过结果可知,试验组的1次穿刺成功率明显较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提示该种穿刺方式具有较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在超声引导下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柳,李萍,王花.超声引导在危重症患者中心静脉穿刺置管中的应用[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7,21(5):499-501. 

[2]刘鑫.超声引导在危重患者中心静脉穿刺置管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4):48-49.

[3]周栎,彭熠.便携式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置管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附罕见并发症一例报道)[J].医学临床研究,2021,38(7):1031-1034. 

[4]沈佳,杨波.危重患者重症超声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心理医生,2018,24(36):141-142.

作者简介:

万忠文(1985-04);男:彝族;云南罗平人;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麻醉、疼痛临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