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传染病预防知识

/ 2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知识

王俊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幼儿园   四川攀枝花  617061

随着春季的到来,幼儿园中的孩子由于自身抵抗力较低,所以患上传染病的概率较大。为了让孩子们茁壮成长,我们有必要对幼儿园传染病的预防知识进行深入了解。本文将向大家介绍幼儿园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希望可以帮助家长和老师们更好地保护孩子们。

一、幼儿园常见传染病有哪些呢?

在幼儿园这片充满欢声笑语的环境中,孩子们正在经历他们成长的关键年龄段,这一时期的幼儿由于身体发育没有完全成熟,免疫力较低,所以在春季对于各种传染性疾病的抵抗力较为薄弱,极容易受到病毒的侵害。而这些常见的疾病如:水痘、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和腹泻等等,就像是潜伏在暗处的“坏蛋”,时刻威胁着孩子们的健康状况。这些传染病在传播过程中可谓各有方法。流行性感冒可以通过空气中的飞沫,让孩子在日常的玩耍中不知不觉的就被病毒感染;而手足口病仅仅通过人与人的接触就满足了传播条件,容易让孩子们患病;水痘的传播更为狡猾,它可以通过皮肤接触和空气中的飞沫来快速传递,让孩子们的免疫系统“防不胜防”。

二、幼儿园传染病会带来哪些严重后果呢?

一旦幼儿园出现相关的传染病且没有得到及时的预防和控制,后果将十分严重。首先,由于孩子们的免疫力较低,所以传染病的扩散范围就会无限的扩大,使他们的身体健康面临较大的威胁。同时,一旦部分孩子们感染上了传染病,也会导致他们自身体质急剧下降,进而诱发心肌炎、肺炎等诸多并发症。这些病症一旦恶化,就会影响到孩子们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传染病的爆发也将给幼儿园的正常教学秩序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如果幼儿园内出现了传染病的病例,管理人员为了防止病情的扩散,相关工作人员就会采取紧急的隔离措施,甚至不得不暂时关停幼儿园。而一旦采用了这种方式,虽然能够遏制传染病,但是也会打乱孩子们日常的生活和学习计划,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发育。最后,由于传染病的扩散,还可能会为社会和家庭层面带来一定的不安情绪,部分家长可能会因为担心孩子的健康水平而出现焦虑,使得因传染病的扩散事件陷入紧张氛围,这不仅会加重家庭和社会的心理负担,还会对社会的稳定造成不良的影响。

三、幼儿园传染病应该如何预防呢?

(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减少幼儿患上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幼儿园中,我们要经常提醒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不仅局限于饭前洗手和饭后漱口等基础性操作。而是要求幼儿每次在外出活动或触摸公共设施后,都需要使用肥皂或洗手液结合正确方法进行洗手。只有这样,才能将病菌和病毒全部清洗掉。此外,也要在吃正餐或者课间食品时,确保食物全熟之后才可食用,不允许吃半生不熟或不饮用不卫生的水源。另外,教师还要定期的对幼儿修剪指甲和勤换衣物的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这些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二)做好环境消毒

定期开展环境卫生工作是预防幼儿园传染病的有效途径。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按照科学的手段定期给公共区域进行消毒,对:休息室、教室、活动室和食堂等区域定期开展大消杀和大扫除,确保将公共区域的病毒消杀干净。此外,相关人员还要定期通风,减少环境中病毒滋生的机会。最后,还要做好细节工作,把公共设施的各个位置都及时清理,将水龙头、门把手、走廊等位置一一清理,让孩子们能够在幼儿园健健康康的成长。

(三)增强幼儿体质

孩子们自身免疫力的高低也对患病的情况有着较大影响。身体素质好的孩子能够有效的抵防病毒侵袭。所以,相关工作人员要在饮食上多下功夫,为孩子们准备营养丰富、可口的食谱,增加孩子们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入,通过荤素搭配的形式给孩子们提供身体发育时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以此提高孩子们的免疫力。此外,充足的睡眠也能够帮助孩子们提高自身身体素质,避免因为熬夜所产生过度疲劳。

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情

作为一名合格的保健医,也要及时的关注身边孩子们的身体状态。如果发现孩子们身体出现异常,出现:流鼻涕、咳嗽、发烧、过敏等传染病的潜在症状,就要第一时间响应,将出现症状的孩子第一时间隔离,并通知孩子的家长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检查。与此同时,还应该与家长取得密切联系,随时了解幼儿的身体状态。如果发现儿童已经患有传染病,就要严格按照当地卫生医疗部门的要求对孩子进行隔离与治疗,防止病情扩大化。

四、提高健康意识

另一方面,还要采取相应得当的措施,来深入的普及家长和孩子们的健康意识。从疾病的防治角度来看,积极的预防比患病后的治疗更有作用。所以要想更好的预防传染病,就要保健医定期的通过网络、板报、家长群为家长和孩子讲授传染病的危害及其预防的措施。通过开展健康讲座,让家长和孩子全面的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症状特点和预防手段等,让孩子们更好的保护自己。此外,也可以通过向家长发放宣传资料,在幼儿园内张贴健康小标语等方法,让孩子们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五、加强日常保育工作

除了要做到上述工作之外,幼儿园的教师还要注重孩子们的保育工作。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除了教授孩子们各个学科知识以外,还要注重保育工作的开展。这是因为身体健康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所以在幼儿园阶段,要科学、合理的安排孩子们的作息,保证孩子们定时休息,定时活动。在各类的活动安排中,也要充分的考虑孩子们的身体发育阶段和生理特点安排活动。在上午阶段,可以趁着良好的天气组织大量的户外活动,让孩子们在舒适的环境中成长。而在午休的时候,就要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安静、温馨的午休环境,能够让孩子们安心的入睡,更好的补充精力,增强免疫力。此外,还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例如:体操、拍球比赛、跳绳比赛、儿歌比赛等方式让孩子们在活动中锻炼身体,降低患病的风险。最后,还要注重对不同性格孩子们有针对性的培养,通过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让孩子们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点,使他们切身的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和精彩,进而养成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好习惯。这样,即使在幼儿园之外,孩子们也能够自发地进行运动,保持身体健康。

结论和展望:

总的来说,幼儿园应加强对传染病正确的认识,对于潜在传染病风险进行有效认识和预防,加强日常的保育工作,合理安排孩子们的作息时间,保证孩子们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最后,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活动,增强孩子们的体质和免疫力,降低患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