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共读共写"策略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师生"共读共写"策略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黄海松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横沟桥镇初级中学,湖北 咸宁 437012

摘要

语文教育一直被视为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核心,而“师生共读共写”策略则是近年来在语文教学中备受推崇的一种教学方法。这一策略以师生共同阅读和共同创作为核心,旨在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初中语文教师开始尝试将“师生共读共写”策略引入到教学中。本文将探究这一策略在初中语文教育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其优势和挑战,提出相应的思考和建议,以期为初中语文教育的改进和提升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共读共写"初中语文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与此同时,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需求。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课堂上扮演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师生共读共写”策略的提出,则为语文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强调了师生互动、学生参与的重要性,促进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一、师生"共读共写"策略概述

师生"共读共写"策略是一种基于合作学习理念的教学模式,旨在促进学生通过集体阅读和合作写作,共同构建知识、理解文本,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在这种策略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和组织者,与学生共同参与阅读过程,并引导他们在集体讨论和合作写作中发挥主动性。通过共同阅读,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阅读技能;而通过共同写作,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合作创作,提高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这种策略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合作性,有助于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师生"共读共写"策略在初中语文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一)选择适宜的文本

根据学生年龄和兴趣选择文本:在师生共读共写的教学活动中,选择适宜的文本对于引发学生的兴趣和促进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至关重要。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精心挑选文本,确保文本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和文学价值。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于生活、情感和社会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年龄相符、内容丰富、情节生动的文学作品。例如,《背影》这样的回忆性散文,以其感人至深的情感描写和简洁明了的语言,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促使他们产生深入思考和感悟。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选择与其喜好相关的文本。比如,如果学生对历史感兴趣,可以选择一些历史小说或者历史故事进行共读共写;如果学生对科幻题材感兴趣,可以选择一些科幻小说或者探险故事进行阅读和写作。通过满足学生的兴趣,可以增强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和参与度。

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文本: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与课程要求相符合的文本。文本选择应该符合教材要求,并能够辅助达到教学目标。例如,如果教学内容是讲述情感表达或者人物性格描写,可以选择一些具有鲜明人物形象和深刻情感描写的文本,如《背影》这样的散文。这样的文本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情感的表达方式,又能够促进他们的情感共鸣和情感体验。

(二)组织有效的共读活动

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理解和思考:在共读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阅读文本并展开讨论,帮助他们理解文本内容、把握文本的主题和情感,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例如,在教学《背影》时,教师可以先简要介绍散文背景和作者,然后通过阅读和解读文本,引导学生探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内容。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比如问学生对于故事中父子之间的情感理解是怎样的,或者询问学生对于作者通过故事想要表达的主题有何看法。

开展交流讨论和互动分享:在共读活动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之间展开交流讨论,并且给予他们充分的发言机会,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观点碰撞。同时,教师也可以适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深度。例如,在共读《背影》时,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针对散文中的不同情节或人物进行深入探讨,然后进行小组间的展示和分享,让学生之间相互借鉴、启发,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互助机制。

(三)引导合作写作

合作构思和策划:在进行合作写作之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构思和策划,共同商讨故事情节、人物设定、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内容。通过集思广益,可以获得更多的创意和想法,丰富故事情节,提升作品的质量和深度。例如,在教学《桃花源记》续写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构思一个桃花源的场景,并且共同商讨如何编排故事情节、设置人物角色,以及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通过合作构思,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升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和参与度。这种合作构思的方式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为后续的合作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分工合作和共同撰写:在合作写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对任务进行合理的分工安排,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完成作品的撰写。例如,在《桃花源记》续写时,教师可以要求每个小组中的成员分别负责不同部分的撰写,比如一个学生负责故事开头的描述,另一个学生负责中间情节的铺陈,最后一个学生负责故事结尾的收束,然后再进行合并和整合,形成完整的合作作品。通过分工合作,可以提高写作效率,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四)提供及时反馈和指导

个性化反馈和指导: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学鉴赏水平和写作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例如,在《桃花源记》续写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和写作水平,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改进方向。对于理解不深入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重新阅读故事,帮助他们理清故事情节和主题,激发对故事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针对阅读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例如提供额外的阅读材料、组织小组讨论等,帮助他们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对于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针对性的写作指导,指出他们在语言表达、情节描写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具体的改进建议。通过引导学生加强语言表达、丰富情节描写,可以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和作品的质量。个性化反馈和指导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写作能力。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其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示范性批改和讨论:在进行共写活动后,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学生的作品进行示范性批改和讨论。通过对学生优秀作品的展示和点评,让其他学生了解优秀作品的特点和优势,并从中汲取经验和启示。同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作品中常见的问题和错误,进行集中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例如,在《桃花源记》续写后,教师可以选取几篇学生作品进行点评和讨论,突出作品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通过示范性批改和讨论,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师生共读共写策略作为一种新颖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已经在初中语文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通过师生共同阅读和合作写作,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其综合素养和创新意识。然而,要想更好地发挥师生共读共写策略的作用,还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相信在不断的努力和实践中,师生共读共写策略将会在初中语文教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艳红.以师生共读共写优化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J].黑河教育, 2022(3):30-31.

[2]朱海玲.个性化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 2022(16):2.

[3]邓林鹃.项目式教学在初中语文"读写共构"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课内外, 2022(28):0031-0033.

[4]刘碧云.群文阅读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语文课内外, 2022(22):0001-0003.

[5]檀艳.互动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 2023(3):24-28.

[6]陈连红.一体两翼,开展共读共写教学活动[J].语文教学通讯, 2022(16):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