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中现场工程管理的创新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工程管理中现场工程管理的创新管理

张国辉

泰安市天泽自然资源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山东 泰安   271000

摘要:在所有工程开展建设中,现场施工管理作为确保整体项目工程质量的关键要点,对项目全过程管理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就当前的企业管理来看,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现代化项目,管理的内容也不断被填补,管理的广泛性与包容性相较之前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时现场工程管理渗透在项目建设工程始终,若仍按传统管理模式进行程序性把控,不足以适应现下企业管理工作的需要,因而就要求在工程项目开展建设中,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不断地对现场工程管理进行创新,这是现代化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使管理理念更加符合现代化施工要求,提升施工效率与质量。本文主要以现场工程管理创新管理为题展开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工程管理;现场工程;创新管理

前言:建筑工程现场管理需结合科学管理模式与先进管理思想,通过对施工现场的合理安排,针对工程项目现场各个环节要素与施工细则作出有序安排与配合。这时就可根据工程的实际状况,制定出相应的施工现场管理方案,借此来推动工程低耗、优质性、文明性地进行生产,同时又能达到施工现场管理的总体目标。伴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许多工程都要求进行大跨度的建设,在建设工业化水平越来越高的今天,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对现场施工管理水平,进行持续地改进与创新,从根源上促进现代化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确保工程可以在期望施工进度内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1创新管理理念

施工管理理念创新,就是将新思想、新方法引入到传统施工管理模式中,从而实现提高施工效率,确保工程质量,缩短施工周期的管理方法。以下是一些现有的施工管理理念创新:第一,信息化施工管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设计、施工、监督及质量管理各环节整合在一起,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数字化管理,大大提高了施工的准确性与效率。第二,智能化施工管理——将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新兴技术,与施工现场实时监控、智能分析、自主决策相结合,可自动识别并预测问题,降低管理人员工作强度,提高施工安全性与稳定性。第三,协同化施工管理——借助信息化平台实现项目管理团队,施工单位以及专业承包商三者之间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可实时跟踪掌握施工进展及质量,及时配置资源,突破瓶颈。第四,精益化施工管理——对施工中浪费大、效率低的现象,导入精益思想,减少不必要环节,优化工序,并强调长期、持续地改善。该模式中施工单位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工艺设计与管理创新,做到“精益求精”。总之,这些施工管理理念上的革新,给我们带来了更科学、更高效、更有质量的施工管理,有利于增强建设项目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2创新建筑企业管理体制

建筑企业构建科学、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施科学化管理,明确项目建设中各职工职责,做好项目管理间关系协调,优化和改进工程管理体制中的不足和弊端,同时建立企业内部机构职责体系,形成新产权关系、法人财产制度法人治理结构等方式,提高建筑企业独立法人的地位,加强法人控制股权重要性。通过强化建筑企业内部管理,建设优良内控环境,最大限度的规避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发生,加大工程项目施工合同履行力度,增强工程管理能力。

3创新管理模式

当前,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发展,项目管理模式选择也越来越多,如何选择适宜建筑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至关重要。具体模式分析如下:第一,BOT模式:在个人资本基础上实施融资和有关建设工作,实行建筑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在部分区域建筑市场发展中打破长久封闭局面,当达到特许期限以后,建筑企业将工程向当地政府部门进行移交,由政府部门负责后续管理。第二,CM模式建筑企业通过聘请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的专业单位督促其参与到建筑工程管理活动中,针对工程项目实行持续性的全过程检查和综合监管。第三,EPC模式实质上,该模式可视为设计与施工相结合,具体到项目总价合同来说,就是招投标合同依据,所以,建筑项目施工建设成本需通过项目总包商来管理。

4创新管理技术

就现场管理工作而言,要想达到技术上的创新,就是要把一些新型的设备、技术和新工艺高效地运用于现场工作当中,确保能够运用新型的管理方式来推动技术含量和发展价值得到提升。企业要想在市场发展过程中强化自身市场地位并发挥整体价值,也必须要结合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定位,确定相关流程与技术并推动技术模式创新性使用。将技术创新工作落实到施工管理工作当中,同样能够保持现场管理工作活跃开展,同时还能够将施工工作的质量,成本和进度进行把控,从而促使经济效益的实现。与此同时,工程管理工作也要以技术为中心,促使技术得到充分的发挥,确保企业的市场竞争地位能够得到切实提高。要想在技术方面取得创新性,还要推动结构和机制上的革新,确保能够对其进行有效地保障,推动工程现场施工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5推进施工机械安全监理工作

施工机械进场前,

监理人员需要严格检查机械生产制造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以及资质检测单位检测报告等材料,明确其是否和进场机械设备型号相匹配,检查每一台机械设备是否满足相关标准要求,保证这些条件满足要求后,才能投入工程项目施工当中使用。监理人员对大型机械设备书面验收记录进行建立归档比如塔吊人货两用梯等,同时在塔吊施工物料梯拆卸前批准施工单位上报的专项施工方案。从事塔吊、施工电梯和物料提升机拆卸工作者需要在获得起重设备安装工程资质之后才能开展相关作业。监理人员需认真检查现场操作技术人员是否与施工单位上报的上岗证是否一致。物料提升机检验项目需包含架体制作、限位保险装置、架体制作稳定性、钢丝绳、楼层卸料平台保护、吊篮、安装与验收、架体制作、传动系统、联络信号、卷扬机操作棚及避雷。塔吊检查项目有:力矩限制器、限位器、保险装置、附墙装置及夹轨钳、装拆、塔吊指挥、路基及轨道、电气安全、多塔作业及安装验收。

6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检查

在建筑施工现场中,安全管理问题始终处于首要地位,因此应该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各项标准,从而加强每个职工的安全意识,在需要的时候对职工开展安全管理培训和教育。为了预防安全事故的出现,应该在平时的工作中评估全体职工的安全管理意识,防患于未然,将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里。在日常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施工,不能在施工现场吸烟、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不能出现乱搭乱建的现象,同时还要做好安全检查工作,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中,从而有效保障建筑施工的正常进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化企业制度的不断深化,建筑工程管理作用日益突显。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目标控制在四个指标方面有所体现,即施工安全、施工质量、施工工期和施工成本,立足施工现场角度,需做好现场管理工作。创新现场工程管理一种复杂性、创新性活动,同时又是新构想、新观念形成与应用的过程。项目施工管理的高效运行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命所在,只有创新才能够让建筑施工企业生命之树长青。

参考文献:

[1]李育连.浅谈现代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创新管理模式[J].散装水泥,2021(04):36-38.

[2]刘国栋.工程管理现场的创新管理分析[J].地产,2019(11):88-89.

[3]俞建尧.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创新管理模式[J].住宅与房地产,2019(15):134.

[4]郭将.谈如何做好施工现场工程管理创新与实践[J].工程技术研究,2017(11):184+203.DOI:10.19537/j.cnki.2096-2789.2017.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