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探讨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

王景林

210225197608010231

摘要:本文结合建筑工程实际,以清水混凝土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清水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材标准、配合比方案设计等关键问题,并给出了具体施工过程中针对清水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为清水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0引言

清水混凝土又称装饰混凝土或饰面混凝土,主要用于结构的外观装饰,该型混凝土可一次性浇筑成型,浇筑过程中无需考虑水化反应的热量控制等问题,施工过程简单,经清水混凝土浇筑后,无需额外做饰面工程,也不需要涂装或外挂瓷砖,整体观赏性极佳。为进一步推广清水混凝土在建筑装饰工程中的应用,本文重点阐述了清水混凝土的制备和施工工艺,这对加快清水混凝土的应用普及具有重要意义。

1清水混凝土原材料选择

1.1原材料选择基本要求

1)清水混凝土拌和原材料与普通混凝土类似,主要原材料包括:水泥、拌和水、细粒径集料、各类外加剂等,其中,水泥是主要的胶凝材料,细粒径集料以提供清水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通过合理调整不同原材料的配比,能够制备满足不同工程需求的清水混凝土材料;

2)相较于普通水泥混凝土,清水混凝土具有重度低、稳定性好、速干、密实性好等诸多优势,非常适用于建筑装饰工程。

1.2水泥

1)水泥是清水混凝土中的核心材料,关系到清水混凝土的胶凝特性和强度,工程上一般选用42.5级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原材料制备清水混凝土;

2)为保证同一项目所用清水混凝土质量的均一性,水泥应同批次供应,且水泥的标号、厂家、品牌等参数应保持一致;

3)结合本项目中对装饰用清水混凝土的强度要求,综合比选后,确定选用强度等级为5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和清水混凝土。

1.3集料

1)清水混凝土中涉及的集料以细粒径集料为主,以保证饰面的平滑性和观赏性,细粒径集料主要以级配碎石、小粒径砾石为主,集料的含泥量不能超过1%,且片状碎石占比不能大于15%

2)为保证清水混凝土的品质,一般选用河砂作为天然的细粒径集料,本项目选用的河砂要求细度模数不低于2.6,且含泥量不能超过1.5%

3)砾石级配设计需满足连续级配要求,粒径范围介于5mm-20mm之间,片状含量不超过8%,含泥量应低于0.4%

1.4掺合料

1)为提高清水混凝土的施工和易性,同时降低水泥用量,可掺入一定比例的矿物掺合料,通常选用粉煤灰、矿粉等;

2)所选的掺合料类型不能超过2种,且同一类掺合料应保证生产批次、粒径范围、生产厂家保持一致。

1.5外加剂

为降低水泥水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最大限度减少拌和用水量,应掺入一定比例的减水剂,本项目拟采购由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四代JM-PCA高性能聚羧酸型减水剂。

1.6

清水混凝土拌和可直接使用自来水。

2清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配合比设计要以满足强度、耐久性、抗渗性等要求为导向,以保证清水混凝土的各项指标能够满足设计及施工要求;

2)配合比设计前应进行试配,通过调整试配方案,给出最佳的配合比设计方案;

3)本项目为高层住宅项目,建筑结构外墙装饰拟采用清水混凝土,随着建筑层高的增加,为避免清水混凝土因强度不足而掉落,本项目中13层及以上区域,清水混凝土的设计强度需达到C45以上,经优化后的配合比方案为水泥:细粒径集料:水=15.620.48

4)本项目中清水混凝土的用量较大,为降低成本,拟采用厂拌形式,根据项目地址,综合考虑运距、地形、气候等因素,合理确定厂拌地点。

3清水混凝土施工及质量控制要点

目前,清水混凝土在国内用于装饰工程的普及率远不及发达国家,为进一步推广清水混凝土在建筑装饰工程中的应用,本文结合住宅外立面装饰工程项目,就清水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具体研究:

3.1施工方案评审

清水混凝土饰面工程施工前,应编制详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并交由专家组评审,按照评审意见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完善,以形成适用于本项目的清水混凝土施工方案。

3.2清水混凝土模板施工控制

模板施工是清水混凝土施工的前提和基础,模板施工应遵循材料合格、尺寸达标、工艺过关的基本原则。

3.2.1清水混凝土模板选材

1)为保证浇筑外形满足设计要求,应重点控制模板抗变形刚度和模内平整度指标;

2)模板选材应兼顾工程特性和经济性,在满足刚度和平整度指标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取造价低廉的材料作为模板主材,本项目拟确定采用竹胶板为主、钢模板为辅的选材方案;

3)用于清水混凝土浇筑模板的竹胶板和钢板,厚度统一为6mm,除剪力墙、门窗洞口等应力较大或容易出现应力集中的区域采用钢模板外,其余位置一律采用竹胶板。

3.2.2清水混凝土模板设计

1)清水混凝土模板设计标准应兼顾支模容易、拆模便捷的基本原则;

2)结合住宅建筑墙体、门窗洞口等位置的尺寸参数,准确标注分割线,确保模板支设与建筑立面设计参数相吻合;

3.2.3清水混凝土模板拼接缝设计

1)为避免清水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渗漏病害,应优化拼接缝设计,在模板拼接缝内注入密封玻璃胶,以提高拼接缝的密封性能;

2)在结构的阴角位置出现拼接缝时,应布设止水橡胶条,以提高隐蔽位置拼接缝的密封性。

3.3钢筋工程施工控制

1)钢筋骨架入模前,应彻底清理模内环境,避免影响钢筋入模精度和后期清水混凝土的浇筑。

2)合理设计清水混凝土中钢筋的保护层厚度,结合工程所处的环境优化厚度设计参数,避免出现浪费;

3)钢筋骨架绑扎、连接、入模等关键施工环节,应加强现场监理,保证钢筋工程施工质量满足设计及施工方案要求;

4)钢筋骨架入模后,应再次校核钢筋保护层厚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避免出现后期清水混凝土饰面结构的露筋病害;

3.4 清水混凝土浇筑工程施工控制

1)施工前,对运输至施工现场的清水混凝土进行抽检,坚决杜绝不满足设计要求的清水混凝土进场施工;

2)住宅项目施工现场应根据当天的气温、湿度等因素,合理调整优化当天的清水混凝土配合比,并及时反馈至拌和厂,确保当天生产的清水混凝土能够满足施工条件;

3)加强施工现场的清水混凝土性能指标监测管理,重点控制塌落度指标,确保施工前清水混凝土的塌落度处于140mm-180mm范围内;根据工程进度合理划分浇筑标段,尽可能保证连续浇筑,避免因长时间中断浇筑而出现冷接缝病害;

4)针对大体积浇筑工况,建议采取分层浇筑模式,单层浇筑有效厚度不超过5m;单层浇筑厚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及时检查浮浆有效深度,并做好清理;

5)加强清水混凝土浇筑后的养生控制,制定科学合理的养生方案,明确养生条件、养生龄期等关键指标,根据项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洒水或覆膜保湿等养生方式,避免清水混凝土后期出现开裂、色差等病害。

结论

综上所述,清水混凝土作为一种装饰用混凝土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工程实践表明,清水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等均会不同程度影响其性能和外观,因此,为了发挥出清水混凝土的性能优势,必须做好其施工控制工作。本文以住宅施工项目为研究案例,给出了适用于本项目实际的清水混凝土配合比方案,并重点从施工方案评审、清水混凝土模板施工控制、钢筋工程施工控制、清水混凝土浇筑工程施工控制等方面给出了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以期为清水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推广应用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范立,伍爱强,周钦,王林,崔朝威.内置管线的小净空清水混凝土空腔双墙施工关键技术[J].施工技术,2023,49(11):130-132

[2]汪焱卫,许必强,孙青山,陈建军,洪光,张吉荣.脱模剂和自密实混凝土在清水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住宅,2022,24(11):123-125

[3]俞青,范立,伍爱强,崔朝威,王林.大跨度自由双曲面清水混凝土密肋梁壳体结构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20,49(11):127-129

[4]徐洪华,姜海福.澳门口岸管理区项目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J].中国港湾建设,2019,39(02):60-64+74.

[5]付建国,戴公强,王宁宁,张玉奇,张奇,刘明,杜泽鸿.常州地铁2号线高架区间清水混凝土墩柱施工技术探究[J].混凝土,2018(11):90-9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