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流程的政府采购管理优化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基于全流程的政府采购管理优化措施分析

张军

苏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昆山分中心  江苏苏州 215300

摘要:政府采购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然而,长期以来,政府采购管理存在诸多痼疾,如采购价格虚高、缺乏竞争性、预算管理不力等,导致资金浪费,影响公共服务质量。本文将从全流程视角出发,剖析政府采购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分析问题根源,并提出优化采购管理的对策建议。通过加强采购透明度、完善供应商管理、强化预算约束等综合措施,旨在提高采购效率,杜绝浪费,维护公平竞争,促进政府廉洁高效运转。

关键词:全流程;政府采购管理;优化措施

引言:政府采购管理是指政府机关在执行公共事务时,按照法定程序和程序规定,通过购买、租赁、委托等方式获取各类商品和服务的过程。全流程的政府采购管理优化是指在政府采购活动的全过程中,通过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措施,解决采购价格虚高、采购方式不当以及预算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实现采购活动的高效、透明和合理,提升政府采购的质量和效益。

1全流程视域下政府采购管理的问题

1.1 采购价格虚高

政府采购价格虚高问题的根源往往在于信息不对等和市场垄断的双重作用。一方面,政府采购人员对于商品服务的真实市场价格缺乏充分理解,而供应商则掌握着更多信息,利用这一优势操纵报价[1]。例如,某市政府采购某种设备,由于采购人员对市场价格了解不足,供应商可以将价格提高到市场价的两倍,政府采购人员无法意识到价格被操纵。另一方面,行业垄断使得供应商之间能够相互勾连,操纵价格达到不当利益最大化。例如,某地区只有一家供应商提供特定设备,该供应商与其他竞争者勾结,将价格提高到不合理水平,政府无法找到替代品,只能接受高价采购。这两种情况下,政府采购权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侵蚀和质疑。价格虚高不仅加重了财政负担,更加剥夺了公共资源获得合理分配的机会,引发社会舆论对采购公信力的质疑。

1.2 采购方式存在弊端

目前,政府采购方式缺乏竞争性和透明度,严重制约了采购效率和公平性。采购程序复杂、评审标准不明确等原因导致往往只有少数供应商能够中标,限制了其他潜在供应商的参与空间。例如,某市政府进行办公用品采购,由于采购程序繁琐,只有少数大型供应商具备相应资质和实力,导致中小型供应商无法参与竞争,影响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此外,一些采购活动存在违规审批、暗箱操作等现象,采购过程缺乏应有的公开透明度和监督。例如,某县政府在选定建筑公司进行政府办公楼修建时,存在暗箱操作,未经公开招标程序,导致被选中的公司往往与政府相关人员有不正当关系,损害了公共利益。

1.3 预算管理存在不足

政府预算管理在采购过程中存在着预算编制缺乏科学依据的问题,往往是采购需求评估不足或不准确,导致采购预算编制与实际需求存在较大脱节,造成资金浪费或缺口,影响采购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预算执行缺乏严格监督,容易出现采购活动超支或挪用预算的情况。例如,某些部门为规避预算约束,将采购费用人为分拆列支,或在年底突击花钱消化剩余预算。同时,政府采购缺少预算绩效评估,无法有效评价采购活动是否真正满足公共需求、物有所值,浪费公共资金的风险较高。

2全流程视域下优化政府采购管理的策略

2.1 提高采购透明度

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采购信息公开制度,主动公开采购需求计划、采购过程信息、中标(成交)结果等关键环节信息,并通过政府采购网站、新闻媒体等渠道向社会公众公开,接受全社会的监督[2]。同时,应当建立采购全过程留换制度,对采购需求提出、招标文件制作、开评标、定标、合同签订、验收付款等关键节点留换,保证可追溯和查询。以上海市为例,上海于2020年建立了“上海市政府采购综合监管平台”,实现了采购全流程电子化管理和留换。该平台涵盖采购需求申报、编制采购文件、组织开评标、签订合同、验收付款等关键环节,所有材料文件和操作记录都通过电子方式实时归集存档,确保全程可追溯查询。任何环节的操作都会留下电子数据足迹,防止暗箱操作和违规行为发生。此外,要进一步规范采购程序,制定统一的采购方式选择、评审标准和程序规则,防止暗箱操作。可设立独立的采购工作人员和监督员,相互制衡。邀请公众代表、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列席评标等关键环节,并对监督人员的监督意见做出书面答复。

2.2 强化供应商管理

建立统一的供应商资格审查标准和入围制度,降低准入门槛,扩大有资质供应商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参与范围。可以建立供应商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定期收集和评估供应商在产品质量、交货及时性、服务响应度、诚信记录等方面的数据,并结合供应商资质、履约记录等因素进行打分和分级。以采购办公用品为例,可根据每次采购后的验收结果、供货及时率、售后服务评价等数据打分。同时结合供应商的资质证明、过往违约记录等情况综合评定其信誉等级。对于评级较高的优秀供应商,可适度放宽资质门槛,提高其中标机会。对于恶意违约、产品质量低劣的不诚信供应商则实施一定期限的入围禁止

[3]。在具体采购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公开招标的程序规则操作,确保评标环节公平公正,为所有供应商创造平等参与机会。通过这一动态评价和分级管理,可以持续优化供应商队伍,促进良性竞争,不断提升采购质量和效益。在评标环节,应坚持按照事先公开的评审办法和标准进行。针对大宗货物和服务类采购,可考虑分包分批实施,为中小微企业创造更多入场机会。同时,对于高度专业化的采购项目,可设置合理的门槛,避免过度侵蚀服务质量。

2.3 完善预算管理

预算编制上,要进一步健全采购需求的评估和论证程序,充分调研了解实际需求情况,编制科学合理的采购预算。预算批复后,要严格执行,不得随意调整和超支。加强对采购活动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对超预算支出、挪用资金等违规行为严惩不贷[4]。另外,需要建立健全预算绩效评价制度。以政府采购计算机设备为例,在采购完成后,组建由使用部门人员、采购经办人、财务人员、计算机技术专家等组成的评价小组。该小组需审核采购过程是否合法合规,如招投标、验收等关键环节是否执行规范;检查采购的计算机硬件设备是否符合要求的型号规格及质量要求;通过实地检查或用户反馈,评估采购的设备是否真正满足了部门的办公需求。评价小组将形成书面评价报告,对采购过程中的问题、设备质量、使用满意度等方面提出明确意见和改进建议,并及时反馈给采购单位和预算编制部门。采购单位要认真研究并采纳合理建议,对于发现的通病,在下一年度的预算编制和采购实施时做出整改,不断提高采购效率和质量,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益。通过建立这样的绩效评价机制,不仅可以回顾总结本次采购经验教训,而且可以为未来类似采购提供重要参考,持续改进,形成正向激励,从而有效提升政府采购的公信力和质量水平。

结束语:

总的来说,建立全流程政府采购管理体系,优化采购透明度、供应商管理和预算管理等关键环节,是提升采购效率、维护公平公正、防止浪费腐败的关键。政府应主动公开采购全流程信息,建立全程留换制度,规范采购程序,并邀请社会各界监督。同时要建立科学的供应商管理机制,评估供应商绩效,优胜劣汰,为各类供应商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在预算管理方面,编制科学合理预算、强化预算约束、实施绩效评价将有效控制采购成本、发挥资金效益。

参考文献:

[1]郝帮滔.广东省广州市财政局政府采购监管处一级调研员、处长刘锋:破解采购需求管理难题从五方面发力[N].政府采购信息报,2024-03-18(014).

[2]修霄云.天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政府采购服务处处长丁炜:引导翻译补漏协助采购人做需求管理获称赞[N].政府采购信息报,2024-03-18(015).

[3]市财政局.打造政府采购“数据融合”直通车[N].德州日报,2024-03-12(A04).

[4]柏玲,董莹.政府采购“小切口”推动企业大作为[N].政府采购信息报,2024-03-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