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卫生管理及其对降低院内感染风险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手卫生管理及其对降低院内感染风险的效果

杨佳惠

上海市奉贤区金汇镇泰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1405

摘要:目的:本医院二病区手卫生干预对策,研究其对院内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本医院二病区的10例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1月—2022年12月执行常规手卫生管理工作,纳入对照组,2023年1—12月执行PDCA手卫生循环管理,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的手卫生依从性差异。再将对照组负责的18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研究组负责的180例患者纳入研究组,比较医源性感染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卫生随机抽查通过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卫生管理漏洗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医源性感染发生率为1.12%,低于对照组的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法能够提升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有效提升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认识与执行技能,降低漏洗率,并减少患者医源性感染风险。

关键词:手卫生管理;院内感染;风险;效果

前言:PDCA循环管理法又称为“戴明环管理”,该管理模式分四个阶段,分别为P阶段的“计划”、D阶段的“执行”、C阶段的“检查”及A阶段的“处理”。各项管理依照“P-D-C-A”的流程进行,且P阶段的“计划”与A阶段的“处理”之间可相互衔接、互动,形成一个良好的管理“闭环”,因此得名。手卫生一直是医院全面质量管控的关键,该项工作的开展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医院内部感染的发生风险。考虑到手卫生执行情况的影响因素众多,环节复杂,针对表象问题直接制定对策,管理形式粗放,无法深究问题出现的根源,致使同样的管理问题容易反复发生,治标不治本。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本医院二病区的10例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1月—2022年12月采取常规手卫生管理,纳入对照组,2023年1—12月采取PDCA手卫生循环管理,纳入研究组。医护人员中男2名、女8名;年龄22-58岁,平均(38.45±7.61)岁;医师3名,护士7名;初级职称6名,中级职称3名,高级职称1名。再将对照组负责的18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男111例、女69例;年龄18-92岁,平均(48.62±7.76)岁。将研究组负责的180例患者纳入研究组,男108例、女72例;年龄18-94岁,平均(49.03±7.8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本医院二病区正式在职员工;②学习积极性好;③工作热情;④相关回顾信息存档健全。

排除标准:因突发事件无法全程参与手卫生规培者。

1.3方法

对照组:以开大会的形式进行常规手卫生规培,并设立感染指标,作为各临床岗位的绩效考评内容之一。弘扬新医风医德,端正医务人员工作态度,调动其遵从手卫生的主观能动性等。

研究组:采取PDCA手卫生循环管理。(1)P:成立一支由二病区带队的医院感染防控督导小组,严格检查具体科室手卫生执行情况检查,及时发现不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2)D:通过前期层级配合式的调研发现,导致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工作量大。该次计划阶段发现,工作量大的科室往往手卫生依从性偏低;二是洗手产品危害性大;三是医护人员使用意向低,依从氛围不足。所以,医院要制定好方案,发挥领导作用,确保医护人员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3)C:由科室感控员每月自查科内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执行情况,详细记录于手卫生执行档案,每月上传至感控工作间APP,配合医院感控督导小组每周一次的全院手卫生检查工作;由小组分析各科室手卫生执行情况,总结仍旧暴露出的问题,与上阶段同类型问题进行差异比对。(4)A:新问题思考新对策,并于当下管理阶段正式执行;旧问题比对差异,优化方案循环执行,直至问题彻底消除,若是指定方案无法满足预期,应贯彻落实相关对策,将存在的问题有效处理。

1.4观察指标

手卫生依从性:①手卫生考核得分(编撰手卫生题库,为不同医务人员随机抽题组卷,满分30分,分值与手卫生知识知晓情况成正比)。②随机抽查通过率(由科室感控员不定时抽查基层的手卫生执行情况,并现场演示洗手步骤,两者均合格为通过)。③基于相应医疗文书,回顾医疗操作,每日统计应洗手次数,核实实际洗手次数,计算随机某月漏洗率=漏洗例数/总例数×100%;该月中漏洗事件出现≥3次纳入漏洗例数。④统计两组患者的医源性感染发生情况。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医务人员的手卫生随机抽查通过率和漏洗率比较

研究组手卫生随机抽查通过率高于对照组,漏洗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医务人员的手卫生随机抽查通过率和漏洗率比较[n(%)]

组别

研究组(n=10)

对照组(n=10)

X2

P

随机抽查通过率

10(100.00)

8(80.00)

8.445

<0.05

漏洗率

0(0.00)

2(20.00)

3.156

<0.05

2.2两组患者的医源性感染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医源性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医源性感染发生情况比较[n(%)]

组别

研究组(n=180)

对照组(n=180)

X2

P

泌尿系统感染

1(0.56)

2(1.12)

呼吸系统感染

1(0.56)

5(2.78)

血液系统感染

0(0.00)

4(2.22)

发生率

2(1.12)

11(6.12)

4.281

0.003

3讨论

对医院出现感染现象起到的主要影响的为医护工作者手卫生状况,相关研究表明,要想使得医院的感染状况的到有效的控制与预防,就一定要从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入手,借助培训等形式,提升医护工作者的手卫生意识以及依从性,由此才能使得医护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借助规范的手卫生消毒措施能够使得医护人员的手部细菌得到极大程度的消除,很好的防止了由于交叉感染所导致的医院感染现象的出现。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手卫生考核得分及随机抽查通过率均高于对照组,漏洗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研究组患者的医源性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PDCA管理下,医院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执行质量有显著改善,并同步推动院内感染发生风险的降低。

结束语:

概而言之,PDCA 循环管理法用于提升医院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具备理想的应用价值,可有效降低院内感染发生风险。医方要重视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管理工作,并将其纳入医院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一环,为患者创建理想、安全的就医环境。当然,本研究亦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样本量的纳入偏少,且缺失对患者感染方面的指标观察。未来若条件允许,当进一步扩充样本量,延长研究时间,纳入对患者感染指标的统计学分析,以丰富研究结论,更好地发挥临床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刘付香.环节质量控制在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23,39(35):167-169.

[2]林文斌,陈学勤,黄辉萍,林文华.危重症病区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调查[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3,14(21):158-161.

[3]黄晓如.PDCA循环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23,13(20):172-175.

[4]杨玉敏.保护青少年呼吸系统健康:了解呼吸科疾病院内感染与防范措施[J].青春期健康,2023,21(19):50-51.

[5]蔡春梅.医护人员手卫生教育培训中标准示范与情景模拟的干预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3,27(27):135-137+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