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病例讨论的专题讲座在骨科带教中的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基于病例讨论的专题讲座在骨科带教中的效果研究

赵泉来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安徽省芜湖市, 241000

摘要:骨科专业性非常强,涵盖的知识面丰富,范围也十分广泛,是外科教学中最为抽象和复杂的学科,同时还涉及到放射学、外科学、解剖学、病理学、生物力学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在骨科带教中将病例讨论作为专科讲座内容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帮助医学生顺理骨科理论知识,也能帮助学生分析临床实践内容和技能,是一种有效训练学生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全盘思维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骨科专业;病例讨论;专题讲座

一.引言

    医学院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临床科室实习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要进行有效的输出,转化为实践性专业技能,同时也是医学生逐渐转变角色的过程,在各种实习中学生实现了医生角色的跨越。这个过程是是一个带教过程,其目的就是引导医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最终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医生。骨科是医学学科教学中最为复杂和专业性最强的学科直译,涉及到的知识面很广,例如放射学、外科学、解剖学、病理学、生物力学等方面的知识内容。为了培养出高水平专业的骨科医生,各级医学院级教学医院都在不断探索有效可行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带教教学法就是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其中基于病例讨论的专题讲座效果较好。骨科专业性强,学科特点十分明显,涉及到的医学内容很广泛,验证、外伤和肿瘤临床疾病,同时也涵盖了临近骨组织的病理生理和解剖等方面基础知识。骨科专业的医学生要掌握骨科相关知识,在实践中准确判断诊疗和治疗疾病极其不容易。目前在带教中教师以理论讲授为主,将知识点系统传授给学生,这种教学法优点十分突出,但是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枯燥复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抽象难理解的知识点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动力,因此这种带教方式直接影响了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以病例讨论角度出发的专业讲座能很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热情,在案例分析中能将理论知识有效的应用到实践中,培养了学生

严谨的医学思维和认真对待病患的态度。

二.病例讨论的专题讲座在骨科带教中的应用

     基于病例讨论的专题讲座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

(一)典型病例资料整理分析

带教过程中,教师需要收集典型病例以便在专题讲座时展开应用。收集典型的骨科病例,其中包含患者的病案基本信息、治疗过程、辅助性检查临床资料、

病例变化、临床表现等。例如一名65岁女性患者,具体发病原因是患者本身有骨质疏松,几天前在家洗澡时不慎滑倒,导致股骨颈骨折,前期辅助检查有 CT 扫描、X 线片等专科体格检查资料。在这个病例分析专题讲座中,带教老师要教给医学生整理病例资料信息的方法,并将这个案例收集好便于课堂教学中当作案例分析。

(二)讲座理论结合实践

骨科理论学习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系统输出,在开展病例讨论的专题讲座时可以先梳理一下相关理论知识,然后结合学生学习水平进行问题提问,使得学生能积极参与进问题的讨论及回答中。例如:患者发病机制是什么?具体发病的原因及临床症状表现是什么?可以将住院区患者做对比分析,对比病例患者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思考并做出对疾病的鉴别和诊疗判断,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分析能力。例如在骨肿瘤专题讲座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呈现不同案例,

将骨巨细胞瘤和骨肉瘤病患案例进行相似性对比,让学生分析病例的病因、病例改变,从而做出自己的判断,然后教师就学生的判断进行分析点评,最终让学生获得最佳病例分析结果。

(三)临床见习讲座

医学生临床见习十分重要,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过渡期,能让医学生逐步转换角色,最终成为医生。在临床见习讲座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很关键,以学生为课堂中心的优势要发挥出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才是最好的。在临床见习讲座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养成记录病例临床症状表现、具体发病原因、临床诊断、疾病治疗等信息,在讲座中教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积极展开总结性发言,教师正确引导,给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纠正,最终对学生分析的病患进行病情评估、疑难释、诊断公布,并启发学生一起制定下一步治疗、检查方案以及预后评价等。然后给学生布置作业,以病例讨论内容为主撰写报告,按照指定日期上交。

三.基于病例讨论的专题讲座在骨科带教中的效果

   以病例讨论为主的专题讲座效果事实证明是有效的,讲座内容能够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的运用能力,还能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积极参与讨论病例在临床上的表现、疾病历史、就诊历史,同时还能结合病患辅助性检查资料等信息展开分析判断,确定治疗方案,从而得最终的临床诊断结果。以病例讨论为主的专题讲座更加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临床操作技能的运用和掌握,这种方式也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养成诊断性思维,学会病理分析全过程,能针对不同病患展开诊断要点涉及,或能针对病患情况进行资料查找,培养学生对病患资料信息进行系统化、整体化的分析归纳,从而对临床思维进行有效培养。病例讨论专题讲座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引导学生发现平时容易被忽略的细节,甚至是一些误以为正确的操作行为。例如在一例病例分析中,患者前臂骨折,医院进行了手术治疗,治疗后患者自诉前臂旋转明显不够便利,受到某种阻力影响。医院对患者进行了X光拍片后发现患者合并近端桡骨小头脱位,这在手术前检查中实际上是一个检查遗漏点。把这个案例放在专题讲座中,作为案例讨论专题,让医学生能很好的了解漏诊。另一个案例就是病患髌骨骨折,诊疗过程中也很容易发生髌骨纵行骨折的漏诊,这是因为常规髌骨骨折诊断中,通过影像学检查膝关节,很容易发现髌骨骨折线。但是一旦患者发生的是髌骨纵行骨折,在影像学图像中几乎完全是阴性的,侧位X线无法发现髌骨纵行骨折线,而正位X线检查结果也由于股骨阻碍视野,很难发现骨折线,这是该病极易发生漏诊的主要原因。将这些病例进行专题讲座,能极大的帮助医学生学会诊疗过程中漏诊的危害。

四.结束语

在临床医学中骨科学非常重要,学科实践性很强,如果只是通过课堂教学输出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学效果也不够理想。通过病例讨论为主的专题讲座既能梳理理论知识,又能提高学生对病例接触的密度,还能提高他们的病例分析、思考和总结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东,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探讨,中国病案[J],2019,09,87-88
  2. 肖万安,病例讨论在医学生实践中的应用,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学报[J],2023,02,34-36

作者简介:姓名:赵泉来,性别:男,出生年月:1986年01月,籍贯:安徽省当涂县,民族:汉族,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脊柱微创及椎间盘退变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