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视角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激励机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新时期视角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激励机制研究

汪淑华

水富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中心 657800

摘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统筹城乡发展、保障群众利益、维护社会和谐的利民惠民政策。相比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统筹层次较低,基金抗风险能力较弱,在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大趋势下,基金的支出需求逐渐增大。文章研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发展现状,分析相关机制问题,给予针对性优化对策,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乡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激励机制;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民生工程的不断发展,我国老龄化问题也日趋严重,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在“十四五”规划中已经详细表明社会应当更加关注老龄人口问题,并为其建立多层次的保障体系,提供稳定收入来源,可根据参保者自身能力进行等级选择,为未来的老年生活提供更高品质的服务。

1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机制问题分析

1.1城镇化率增长对城居养老持续参保缴费的影响

近年来,成都市出台的购房资格、积分入户、子女入学等政策均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挂钩,对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参保,这是一个正相关激励,但对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则产生了负相关刺激。因此,城镇化率增长速度加快,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意愿提高,同时也导致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意愿降低。

1.2转移接续政策对城居养老持续参保缴费的影响

在相关政策下,部分经济困难的适龄人员可以选择先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而后再补差转移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新政策的出台把经济困难人员挡在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门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持续参保缴费率。

1.3缴费方式差异对城居养老持续参保缴费的影响

城居养老保险缴费标准与上一年度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有关,连续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5年的居民缴费总额低于到龄后一次性趸缴缴费,其个人账户金额总额低于到龄一次性趸缴金额,导致个人账户养老金低于到龄一次性趸缴个人账户养老金。此外,受收入不稳定等因素影响,适龄人员倾向于选择到达退休年龄时采取一次性趸缴方式,导致持续缴费率降低。

2新时期视角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激励机制优化措施

2.1调整缴费激励机制和补贴激励

在新时期视角下,想要发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激励机制的作用,首先需要从激励政策角度加以优化,务必做到正确引导城乡居民参保并缴费。在实际落实中,可进一步加强养老金和缴费之间的关联性,这一方面可借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确定方式。在到达退休年龄后,能够根据当地上年度岗位月平均工资和缴费工资平均值作为基数,满一年发放1%。针对城镇退休职工养老金,大部分地区缴费满一年,月增2元,这一办法成效显著。因此,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中也可实施此项制度,对超过15年缴费期限的城乡居民,也可以开展挂钩制度,按月增加2元养老金。目前该市对增加的养老金部分常常秉持忽略不计的办法,想要进一步发挥激励效果,可以参照以下办法:

(1)以全部缴费年限为基准,保证养老金,同时按照缴费年限给予相关补贴,如在每月增加5元,按30年后可增至150元。

(2)针对基础养老金部分需要保证定额统一增加。如每人每月增加X元,需要考虑年限问题,在定额基础上满一年后,每月可增加1元,如此一来,基础养老年在缴费30年后可增加30元。

由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时间较晚,从新农保阶段起算,已经有很多保险缴费得到返还。根据我国的现代化强国战略的落实,未来国民经济水平仍处于高度发展,将基础养老金与缴费年限挂钩这一办法的执行和推广必然也会赢得居民信任,有利于带动居民长期参保,实现高质量发展。

2.2加强政策宣传,渗透供给侧改革理念

从供给侧改革角度来看,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激励机制方面,需要提高其供给效率,针对现有制度设计中无效制度和效率不高的制度进行调整,避免过多的成本浪费,保证供给精准。在落实补贴机制的过程中,需要渗透压供给侧理念,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梯度,避免造成补贴浪费,真正发挥养老保险机制的辅助作用,实现精准服务。以我国某省为例,采用新农保个人缴费与集体补助结合方式提供险服务,从最开始的100~500元没有档划分、缴费上限低的情况,近年来已经得到改善,在100~500元又划分350元这一档,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的选择。但对更高档的范围中,档次相对较少,跳跃性过强,可适当进行档次划分,有助于高档激励。

目前部分城乡居民对养老保险政策的态度和认知程度,需要相关机构再度加强宣传,深度概括此项政策内涵及社会意义。总体来看,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机制的建立属于便民利民工程,能够给予居民更多补贴,提升生活水平,这对他们来说是一项很好的社会福利。但由于居民认知问题,相关举措效果不佳,需要政府部门大力宣传,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城乡居民思维引导,使其主动缴费并延长缴费期限,提升养老保险保障水平。

2.3加强部门协作,实现便民利民

加强与民政、残联等部门沟通,确保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缴费困难群体应保尽保;强化与税务部门交流,妥善处理因税务信息系统数据传递不稳定而造成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到账滞后及参保信息传递不及时的问题;深化与银行合作,推广贷款参保政策以及利用耕地保护基金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方法;探索与公安部门建立协同机制,以公安户籍数据为参考,精准掌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情况,对未参保人员进行情况排查。持续优化社保缴费服务。畅通线上线下缴费渠道的多元化,推广城居参保缴费就近办、容易办、掌上办,提升参保人缴费满意度。

2.4加强政策宣传,提高政策知晓度

线上通过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及时发布缴费信息及缴费通道,线下通过社区(村)宣传栏张贴海报、印制发放宣传缴费单等方式,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知晓度。聚焦群众对切身利益的关切,在政策宣传工作中着重突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实惠性,切实提高居民参保积极性,进一步促进持续参保缴费。

2.5利用互联网进行宣传

利用互联网进行宣传,实现结构互联,完善各个层级机构之间的平台搭建,保证每个部门都能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共享,及时了解政策、参保信息变动,实现部门间的通力合作,对户籍、资产进行精确审核。同时,还可利用信息化平台实现缴费激励,大力宣传网上缴费方式的便利,为更多群体提供便捷服务,节省缴费时间和相关成本。

结束语

综合来看,我国在城乡居民保险缴费激励建设方面任重而道远,需要从政府财政、地方以及个人多角度加强管理,完善相关机制,同时维护机制落实情况,切实关注新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为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奠定基础。为了让城乡居保制度有效发挥其作用,需要长期关注相关问题,跟踪居民参保情况,结合社会环境进行跟进研究,促进制度长效落实。

参考文献:

[1]王承坤.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山东省聊城市为例[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21(12):37-38.

[2]李文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和领取待遇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沁水县为例[J].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21(18):40-42.

[3]史岩,王金曼,徐伟丽,等.统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研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1(10):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