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护理技术对学龄前儿童中医体质类型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推拿护理技术对学龄前儿童中医体质类型的影响

                      马有霞   陈静

          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   750021

摘要:目的:研究推拿护理技术应用对学龄前儿童中医体质类型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2月-2023年9月之间在我院小儿中医特色外治门诊就诊的56名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判断研究对象的中医体质且将研究对象以随机方式分为一般组与研究组,前者应用常规护理方式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以学龄前儿童中医体质类型为依据应用不同推拿护理方式,统计两组学龄前儿童一个月后两个月后体质变化有效率及健康状态。结果:研究组学龄前儿童体质变化有效率高于一般组学龄前儿童且研究组学龄前儿童健康状态水平优于一般组学龄前儿童,两组学龄前儿童数据之间差异存在对比性(P<0.05)。结论:推拿护理技术应用可有效改善学龄前儿童中医体质及健康状态,且应用效果随着推拿时间延长而提升。

关键词:推拿护理;学龄前儿童;中医体质

引言:学龄前儿童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间,且学龄前儿童受到自身年龄限制体质发育尚未成熟,中医体质类型可以学龄前儿童实际状况为依据将其详细划分为偏颇体质,而偏颇体质儿童出现疾病的概率较正常体质儿童更高,同时,偏颇体质状态直接影响学龄前儿童发病后病理变化、症状等问题,中医学中认为学龄期阶段儿童处于体质可控时期,应用推拿疗法可以刺激儿童身体穴位的方式,实现改善偏颇体质的目的。现阶段小儿推拿护理主要以辩证推拿、辨病推拿为主,缺少以中医体质学为基础的推拿研究[1]。基于此,本文主要以2023年2月-2023年9月之间在我院小儿中医特色外治门诊就诊的56名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推拿护理技术对学龄前儿童中医体质类型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择2023年2月-2023年9月之间在我院小儿中医特色外治门诊就诊的56名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判断研究对象的中医体质且将研究对象以随机方式分为一般组与研究组,每组28人,一般组中男童16人,女童12人,其中包含湿热体质、阴虚体质、平和体质、痰湿体质、气虚体质、气郁体质类型儿童,年龄3-6岁,整组平均年龄为(3.26±0.63)岁,研究组中男童15人,女童13人,其中包含湿热体质、阴虚体质、平和体质、痰湿体质、阳虚体质、血瘀体质类型儿童,年龄3-6岁,整组平均年龄为(3.05±0.52)岁,两组学龄前儿童年龄、性别中医体质类型之间对比不存在差异性(P>0.05)。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医体质判断标准的儿童;年龄在3-6岁之间

排除标准:服用激素类药物的儿童;存在其他重大疾病的儿童

1.3方法

对一般组学龄前儿童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饮食护理、健康知识宣教等。

对研究组学龄前儿童则需实施推拿护理干预:对于平和中医体质学龄前儿童在其平肝经、清肺经、补脾经处按照顺时针顺序各按摩五分钟;对于湿热中医体质学龄前儿童在其清天河水穴、清补脾经、清小肠经、顺运八卦穴出按揉5分钟;对于阴虚中医体质学龄前儿童在其清补脾经、二人上马穴、取天河水穴及涌泉穴各按揉5分钟;对于痰湿体质学龄前儿童在清补脾经、四横纹穴、按揉中脘穴各按揉5分钟;对于气虚体质学龄前儿童在补脾经、四横纹穴、膻中穴、肺俞穴各按揉5分钟;对于气郁体质学龄前儿童在其顺运八卦穴、气海穴、阳陵泉穴、涌泉穴、各按揉5分钟;对于阳虚体质学龄前儿童在其二人上马穴、肾经、气海穴、涌泉穴各按揉5分钟;对于血瘀体质学龄前儿童:在其曲池穴、四横纹穴、顺运八卦穴、三阴交穴各按揉5分钟,本次推拿护理需在光线充足,且湿度温度适宜的环境下进行,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需定期清洁手部,控制自身力度,及时发现与处理学龄前儿童存在的异常问题[2]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学龄前儿童在1个月及2个月后体质变化有效率:以中医体质分类及判定为依据判断两组学龄前儿童中医体质变化有效率,偏颇体质转化为平和体质即为变化有效、仍旧属于偏颇体质但症状较护理前有明显改善即为变化效果一般,体质仍旧属于偏颇体质且症状有加重趋势即为变化无效,分别计算1个月及2个月内体质变化有效率。

观察两组学龄前儿童护理1个月后健康状态:从中医的角度入手制作健康状态评价表,其中包含睡眠、面色、脉搏、食欲、舌象等因素,综合评价两组学龄前儿童健康状态并进行评分,将其详细划分为健康状态较好、健康状态一般及健康状态较差三种且计算两组学龄前儿童健康状态评价表平均得分。

1.5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行独立t检验,干预前后行配对t检验;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两组学龄前儿童1个月及2个月后中医体质变化有效率对比

研究组学龄前儿童1个月及2个月后体质变化有效率均高于一般组学龄前儿童,两组学龄前儿童中医体质变化有效率数据之间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见表1。

表1一般组与研究组学龄前儿童中医体质变化有效率对比

组别

例数

1个月后中医体质变化有效率

2个月后中医体质变化有效率

一般组

28

15.63%

23.63%

研究组

28

45.23%

65.25%

t

3.634

4.526

p

0.001

0.001

2.2两组学龄前儿童健康状态对比

研究组学龄前儿童护理1个月后健康状态优于一般组学龄前儿童,两组学龄前儿童健康状态数据之间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见表2。

表2一般组与研究组学龄前儿童健康状态对比

组别

例数

健康状态较好人数

健康状态一般人数

健康状态较差人数

整组健康状态评价得分

一般组

28

12

9

7

72.15±3.63

研究组

28

22

3

3

86.53±4.52

t

3.632

3.052

4.523

6.325

p

0.001

0.001

0.001

0.001

  1. 讨论

中医学中认为体质属于可调节的存在,学龄前儿童受到外界环境或日常调护不当的影响出现偏颇体质的概率较高。小儿偏颇体质的出现从根本上来看是儿童亚健康状态的体现,与平和体质健康儿童相比,偏颇体质儿童所表现出的疾病证候存在差异性,应用护理干预的方式可使偏颇体质儿童向平和体质转化,从而改善此类儿童的健康状态,减少其出现疾病的概率。推拿护理干预方式的应用以学龄前儿童实际体质为依据,选择不同功效穴位按摩,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学龄前儿童1个月及2个月后体质变化有效率均高于一般组学龄前儿童;研究组学龄前儿童护理1个月后健康状态优于一般组学龄前儿童,两组学龄前儿童健康状态数据之间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由此可见, 推拿护理技术应用可明显改善学龄前儿童偏颇体质及健康状态,预防学龄前儿童在成长发育阶段出现不良疾病,且推拿护理效果随着时间延长而提升值得医学行业相关人员深入研究[3]

参考文献:

  • [1]王琦,王雪峰,赵霞等. 儿童中医体质特征及调护专家共识 [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3, 15 (04): 277-282.
  • [2]黄柯策,卢慧娜,杨婵娟等. 推拿护理技术对学龄前儿童中医体质类型的影响 [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 19 (22): 3459-3462.
  • [3]刘卓勋,杨京华,许尤佳. 儿童中医体质量表研制的思考及建议 [J]. 中医杂志, 2022, 63 (22): 2122-2126.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