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一体化护理对腹部创伤患者救治效率的提升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急诊一体化护理对腹部创伤患者救治效率的提升评价

张庆丽

东阳市中医院,浙江 东阳 3221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诊一体化护理对腹部创伤患者救治效率的提升评价。方法:任意选择2022年2月--2023年3月急诊收治的90例腹部创伤患者为研究目标,并将其任意分成观察组(n=45)和对比组(n=45)。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组采用急诊一体化护理。比照分析两组急诊病人救治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一体化护理能够有效提升腹部创伤患者的救治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急诊一体化;腹部创伤;救治效率

在当代医疗实践中,腹部创伤因其复杂性和高危性成为急诊科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1]。快速有效的救治不仅能够挽救患者生命,还可以显著减少后续并发症的发生率。近年来,急诊一体化护理作为一种创新的管理和治疗模式,受到了广泛关注[2]。该模式通过整合跨专业团队的专业技能,优化诊疗流程,实现了对腹部创伤患者救治效率的显著提升[3]。本文旨在探讨和评价急诊一体化护理在腹部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一体化护理对提高患者救治效率、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医疗成本及改善患者预后的具体贡献,以期为未来的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筛选出了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90例腹部创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照患者患病将其分别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此研究经受审核批准。其中对照组中有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在22到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34±1.16)岁。观察组包括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范围为20至68岁,平均年龄为(48.30±1.19)岁。

1.2方法

对比组病人接纳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采用急诊一体化护理:

(1)快速评估与分诊制度:建立一套针对腹部创伤患者的快速评估和分诊系统,确保患者能够迅速得到分类管理,根据伤情严重程度优先级安排救治,以最短的时间实施有效干预。

(2)多学科团队协作:形成一个跨专业的医疗团队,包括急诊医生、外科医生、麻醉医生、护士及其他相关医疗人员,确保从患者入院到手术、恢复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专业和高效的处理。

(3)标准化救治流程:制定一套标准化的腹部创伤救治流程,包括伤口清理、止血、手术准备、术后恢复等步骤,以指导实践,减少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风险。

(4)实时信息共享系统:建立一个实时的医疗信息共享系统,保证患者信息、治疗进展、医嘱等关键信息能够在医疗团队成员间实时共享,以提高决策效率和协作效率。

(5)个性化护理计划:针对不同患者的伤情和个人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涵盖饮食、活动、伤口管理等方面,旨在促进患者的快速恢复。

1.3观察指标

(1)急诊救治成功率:此指标反映了腹部创伤患者接受急诊一体化护理后,能够成功稳定病情并进入后续治疗阶段的比例。救治成功率的测量采用百分比形式表示,其中100%为满分。分数越高,说明救治效果越好,患者病情稳定的速度越快,能够更快地进入恢复期或进行后续的治疗。

(2)并发症发生率:该指标衡量的是腹部创伤患者在接受急诊一体化护理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比例。并发症发生率同样采用百分比表示,理论上0%为最佳状态,表示没有患者出现并发症。分数越低,表明护理质量越高,患者出现并发症的风险越小。

1.4统计分析

分析选用软件SPSS25.0,计量材料选用标准方差(え±s)来表明,用t检测。P<0.05,说明具备统计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急诊救治成功率、并发生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急诊救治成功率优对比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比较急诊救治成功率、并发生发生率

组别

急诊救治成功率

并发症发生情况

感染

创伤性休克

器官功能减退或衰竭

发生率

观察组(n=45)

95.00%

1

1

1

6.67%

对比组(n=45)

77.78%

5

3

2

22.22%

X2

6.154

4.406

P

0.013

0.036

3讨论

腹部创伤,无论是由外力直接冲击还是由于锐器、弹道等因素造成,均可能涉及到腹腔内多个器官,其复杂性和紧急性要求医疗团队迅速、精准地作出反应,以减少患者的死亡风险和并发症[4]。然而,传统的急诊护理流程往往因为流程分散、多学科协作不足等问题,导致救治时效和效率不佳,不能充分满足腹部创伤患者的急救需求[5]。在此背景下,急诊一体化护理的实施显得尤为必要。它通过快速评估与分诊、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合作、标准化的救治流程等方式,大大缩短了救治时间,减少了不必要的等待和转诊,同时还优化了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6]

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实施急诊一体化护理前后腹部创伤患者的救治数据,明显观察到救治成功率显著提高,同时并发症的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这一变化归因于急诊一体化护理模式的引入,它通过优化救治流程、加强跨专业团队间的协调与合作,实现了对腹部创伤患者更为迅速和精准的救治。具体而言,该护理模式强化了从患者入院之初的快速评估、紧急处置到后续全面治疗的每一环节,确保了医疗资源的有效分配和利用,减少了救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时间延误。同时,个性化护理计划的制定针对患者具体情况,有效避免了一些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此外,通过持续的质量监控和评估,该模式还能够不断优化更新,确保救治措施的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白锦珠,邱淑萍.无缝衔接一体化式护理在急诊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4,22(07):174-176.

[2]张晓春.一体化链式护理对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的影响[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4,39(02):163-165.

[3]李贝贝.一体化护理模式在急诊腹部创伤患者院前院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24,41(01):94-95.

[4]梁晔桦.基于应急预案的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23,21(25):174-177.

[5]张远正.急诊一体化护理在腹部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3,21(18):120-123.

[6]丘桂连,张燕.腹部创伤伴有高血压患者急诊手术的护理配合效果观察及满意度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2,12(09):33-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