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7
/ 2

国有企业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探究

夏星1唐俊成2

1长沙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0

2长沙市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0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的飞速发展,国有企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思想政治工作是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迫切要求,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强保障,是激发全员活力、提升队伍精气神的重要举措。国有企业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应当做到全面收集各类信息、掌握第一手资料,建立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注重选树典型榜样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强化节点履责评价。

关键词:国有企业;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

引言

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正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思想政治工作对国有企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基层党组织必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在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同时营造风清气正的内部管理环境,为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国有企业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

1.1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迫切要求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作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更要打通思想政治工作“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生命线”和“传家宝”作用,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发展注入强劲精神动力。

1.2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强保障

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作为能源领域的“国家队”,要始终牢记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指示,面对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员工队伍思想呈现出的“三多”特点,即思想状态多变、心理期盼多样、文化需求多元等,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打通思想政治工作“最后一公里”,在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基于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保障。

1.3是激发全员活力、提升队伍精气神的重要举措

企业改革调整过程中,管理体系、组织机构、管理方式等发生了较大变化,员工的思想状况随着认知程度、利益诉求、岗位调整及外部环境变化而不断变化着,尤其是随着外闯市场、业务承揽等工作的推进,员工思想观念、利益诉求等呈现多元多样,对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的承受能力有所不同,迫切需要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前沿阵地”作用,落实好“两抓一带”职责,精准施策,做好一人一事思想政治工作,打通“最后一公里”,最大限度地凝心聚力,营造心齐气顺劲足家和的良好局面。

2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不足

2.1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和格局不够清晰

一些基层企业党组织对思想政治工作说得多、做得少;说起来显得很重要,做起来却未摆到突出位置。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在年度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思路,更没有工作规划来统筹推进,缺少“怎么干得更好”、“干到什么程度才是好”的衡量标准;按部就班、零敲碎打;工作计划性不够、系统性不强。一些基层党务工作者对思想政治工作主要目标、基本任务把握不准,片面将思想政治工作理解为“做事”的工作,主动宣传“做人”的工作意识不强,面对职工还存在“不太敢讲、不太愿讲、不太会讲”的情况。

2.2思想政治队伍素质和能力不够过硬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呈现“老龄化”“低龄化”并存现象。年轻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片面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不像企业业务工作那样效果来得快、见得到,对做思想政治工作缺乏信心,不够专心和安心。部分基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大多是兼职,主职业务忙,政治理论水平不高,思想政治专业技能不强。部分一级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深入基层企业频次少,了解基层不够,在工作推进上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

2.3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和方法不够丰富

一些基层企业党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目前大部分还局限在宣传展板、横幅标语、书本资料的传统“老三样”上,形式简单生硬,方法传统粗放。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大多以说教师的思想灌输为主,忽略了情感深度交流,在形式单一的情况下导致受众体验感不佳,对员工的吸引力不足、影响力不大。有的党务工作者不主动适应阵地形式的变化,不熟悉线上宣传规律,“新瓶装旧酒”,不善于在线上利用各种信息化手段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新阵地应用质量和效果不好。

3国有企业创新思想政治的工作方式

3.1全面收集各类信息,掌握第一手资料

坚持把全面收集掌握员工各类信息作为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全面摸清家底、找准症结,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一是建立员工信息档案,全面了解员工个人及家庭的情况,通过分析个体差异,制定“一对一”引导预案,确保能够精准提供“点对点”专属服务。二是完善网上网下信息收集,采取查看员工的朋友圈等,及时了解员工思想动态,及时帮助员工解决问题。三是充分利用好跟班劳动,针对当前工作量大、人员紧张实际,坚持与员工同行、同劳动,通过井场恳谈、饭桌拉家常等形式,全方位了解员工所思所想所需,增强信息掌握的精准性。

3.2建立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资本运营事业部把思想政治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企业人才战略的重要项目,以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基本导向,不断优化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一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始终,跳出固有思维,更全面、多样、有针对性地引进技术、管理、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秀人才,抓好梯队化队伍建设。二是加强“任务教育”,增强新进人才的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通过入职教育、日常宣讲等形式,引导新进人才牢固树立“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意识,努力打造一批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了解企业实际的人才队伍。

3.3注重选树典型榜样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一是摒弃“典型榜样领导定”的思路,用“基层职工的眼睛”去发现先进,基于工作业绩突出、具有良好精神面貌的员工作为典型,在恰当的宣传机制下,树立良好榜样。二是尽量避免“大张旗鼓讲模范”而造成基层员工的心理落差,整理形成“成为模范榜样的N种模式、N条道路”成长路径,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发布,让每一个基层职工都能摸准成为模范榜样的“脉门”,成为企业责任感和荣誉感的承担者,真正做到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3.4强化节点履责评价

组织开展党小组长述职评议,从组织力、执行力、创新力三方面评价党小组长“担当”素质,从重要性、成效性两方面评价党小组长“作为”实效,全方位检视履职素质和关键业绩。同时,推行党小组长考核评比,将表现优秀的党小组长作为后备干部重点培养,并作为党内先进的人选进行推荐。打造示范带动、奖优罚劣、动态管理的新平台,将党小组长履责情况纳入生产过程、经营管理、基础管理、党建质量等风险管控责任考核,对考核项全年指标总分排名第一的组室、党小组长进行绩效工资奖励,让党小组长更清楚地了解日常需要做什么、重点需要抓什么,激励党小组长互学比拼,促使党小组长责任落实实现由“虚”到“实”。

结束语

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精神文明、职业道德建设工作是应对时代变革,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必然选择,属于企业软管理方式的范畴,是企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把握其相互的关系,在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中探索企业建设的新方法,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精神文明、职业道德建设的相互促进,是企业管理者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也是推动企业整体稳固、长远发展及驱动人才活力的重要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闫军堂.强化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推动乡村有效治理[J].共产党员(河北).2020,第004期.

[2]池生金,罗风玉等.打通基层党建“最后一公里”——福建海运集团打造党建升级版侧记[J].国企管理.2015,第017期.

[3]王学勇、欧阳小抒等.智慧党建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J].云岭先锋.2021,第006期.